鸟浪
这篇文章是总结以前自己的几个观点。在以前的几篇文章中,反复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传统的拍鸟模式越来越难了。
什么是传统的拍鸟呢?就是用镜头抓取鸟类飞翔的瞬间。换句说法就是,单纯地拍摄鸟类的照片。
为什么说这里摄影越来越难了呢?总结以往的说法,有以下四点原因吧。
首先,静态的鸟类拍摄,比不过短视频的拍摄。一张好的鸟类照片,所要付出的努力,是无法和拍摄短视频相比的。你花上一天的时间也未必能够拍摄出一张。比较满意的照片出来。但拍摄短视频就不一样了。起码一天之内。你可以拍出一到两段。这些视频放到网上去,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有鸟类动态的影像,再加上可以后期的剪辑,同时加上悦耳的音乐,或者和相关的画外说明。这样都还是比较有观众来看的。但你说要拿出一张能让大家点赞的照片出来,那就要花上更多的功夫。
其次,拍摄鸟类照片也比不过鸟类记录。现在很多观鸟人,主要是记录自己观察到的鸟。他们也会拍摄一些影像。既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短视频。然后把一天内观察到的鸟的种类,作为一篇贴子或者小文章发布到网上去,给大家很多的新奇感,受众也很多。可对鸟类精彩照片的欣赏。相对来讲还是小众吧。
第三点原因。就是拍鸟类照片的投入成本,越来越高了。这不仅包括你需要购买高质量的相机和镜头,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也包括你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金钱这个东西咬咬牙,还是能够解决掉的。但精力和时间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一些人有金钱,同时也有精力和时间。所以呢,就会去拍很新奇的鸟类。或者呢,不是野拍了,而是到鸟点儿去,拍出很精彩的照片出来。而一般来说呢,很多人是没有这个实力的。有钱买了设备,就没时间出来拍摄。或者也不可能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跑到鸟点儿去。所以拍摄出来的照片,肯定也比不过那些投入大,精力和时间多,有条件到鸟点儿去拍摄的人。
最后呢?就是大家的水平都拉的差不多了。因为现在的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了。拍摄鸟的时候,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设备决定了你能不能准确的捕捉到鸟类精彩的瞬间。这样也就决定了很难出现差异化。同一个场景下,大家拍摄的可能都是大同小异的东西。这也就让一些人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技术派是占很大的上风的,经验派已经明显的比拼不过了。
当然这些只是粗略的一个总结。如果仔细地琢磨起来,可以说的还有许多。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坚持自己的爱好,执着的还要进行传统拍摄的人,确实是很值得尊敬的。也正是因为大家的这种坚持和执着吧,也让我们能够看到,拍摄鸟类是展现大自然美好景象的一种方式,是我们每一个传统拍鸟人美好内心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