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来说,古蜀三星堆人的陶器制作水平,与青铜器、金器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很多点。似乎三星堆人的心思一股脑儿地只在祭祀用器上,没分半点儿给生活陶器。
唯独这件陶器,似乎独得青睐。此器已经残破,但幸运地保留下了其独特的造型:圆圆的脸圆圆的身,圆圆的眼圆圆的鼻,还有两个圆圆的鼻孔~哎呦,这不是小猪吗?身后还有卷卷的小尾巴呢,正在深沉思考,实在呆萌可爱。

图片来自网络
陶猪长9厘米、高9.5厘米、宽5厘米,拳头大小,表面光滑,内部中空,上部有管口。
准确地说,当初它是一个猪形陶罐,可惜破了一半,陶罐的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三星堆博物馆里,在一众金玉铜器中,这只残破的小陶猪显得非常忧伤。放眼看去,它很难找到同类,也很难找到同乡。
三星堆博物馆里的绝大多数文物出自三星堆遗址,但这只小猪不是,它的故乡是“联合遗址”。

联合遗址,南距三星堆遗址约8公里,是当时三星堆古城周边的一个聚落。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三星堆遗址里住的是城里人,而联合遗址里住的是乡下人。

这只小猪向我们展示了古蜀乡下人也有着非凡的创造力。
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后期,出土于三星堆联合遗址,藏于三星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