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志愿军伤亡惨重,陈赓紧急入朝,见到彭德怀便抱怨:太不争气

时光里的顾事 2024-12-19 21:14:45

1950年11月29日晚,一架飞机缓缓在北京降落。

彼时已经入冬,再加上是黑夜,拂过的微风令人感到极其不适,仿佛每一寸肌肤都要结上层厚厚的冰霜。

从南方归来的陈赓更是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北方的寒冷。

在今天之前,他还是云南军区司令员、兼云南省政府主席,然而此时此刻,中央的一封电报让他身上再也没有半点职务。

军区司令员的职务被李达代替,而省政府主席也由周保中代理。

虽然一下子知道了“无官一身轻”究竟是何种滋味,但陈赓的反应却平淡如水,因为他始终认为毛主席和中央做这样的安排,其中一定饱含深意。

前来接机的几名工作人员也听说了陈赓被免职的事情,所以在面对他时不苟言笑,生怕刺激到对方。

然而,“乐天派”的陈赓却故意找话题,绞尽脑汁跟他们开玩笑、逗乐子。

但发现无论自己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得到对方的回应之后,陈赓只能用力裹了裹披在身上的大衣,自言自语道:“北京的天气真冷,在云南我都不用穿这些”。

当天夜里,陈赓就被带到了中南海,并畅通无阻地走进了菊香书屋。

房间内的灯还开着,毛主席就坐在窗口处的那张办公桌旁。在他的右手边,有一支钢笔、还有一封电报,左手则夹着一支已经点燃了的香烟。

穿过那缭绕的烟雾,陈赓瞥了一眼墙上的钟表,马上就要到午夜十二点了,而看毛主席如此忧愁的模样,定然跟手边的那封电报有些关系。

既然看出了事情的端倪,素来快人快语的陈赓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地向前走了几步,伏腰伸手便要去拿,嘴里笑着说道:“主席,这电报上写的是什么啊?”

就在他的手即将摸到电报的边缘时,毛主席却一把将其抽了过去。

陈赓的手停在半空中不知所措,脸色也显然一怔。

毛主席则故作神秘地说道:“想知道写的什么,你得猜,总要猜个八九不离十嘛!”

两人虽然上下有别,但几十年的革命情谊摆在那里,彼此之间也时常开开玩笑。

话音落下,陈赓自顾自地搬来一张椅子坐下,向前顺势俯身将胳膊搭在了桌角上。

只见他的眼珠时不时地转着圈,沉吟了片刻后竟笑出了声来。

“主席,我猜肯定和朝鲜那边有关系吧?”

短短一句话、一针见血,毛主席也颇为欣慰地点了点头。

“确实和朝鲜战场有关系”。

随后,他话锋一转,紧接着说道:“中央军委已经讨论过了,想让你去朝鲜走一遭,带着第三兵团一起去,你有什么意见?”

闻听此言,陈赓立即收起了原本嬉皮笑脸的模样,面庞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要知道,不久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时,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总兵力达到了近40万人。

现如今,又要让自己率领第三兵团共计10万人入朝参战,可见那里的形势并不容乐观。

想到这里,陈赓当即问道:“主席,朝鲜那边究竟出了什么事?”

那么,毛主席为何如此急促地将陈赓从大西南召回北京,要他率军入朝呢?

作为志愿军的最高统帅,彭德怀遇到了哪些棘手的难题?

陈赓入朝之后,又是如何协助彭老总披荆斩棘的呢?

1950年11月,朝鲜半岛上已经飘起了鹅毛大雪,而敌人不断发起试探性的进攻和骚扰也让彭老总忍无可忍。

他最终下定决心,让副司令员邓华下达了命令:“通知全军,准备发起新一轮的战斗,必须在打击一下美国佬的嚣张气焰!”

在志愿军入朝之后的第一次战役中,虽然大获全胜,取得了歼敌1.5万余人的战绩,但终究没有把敌人打痛。

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还嚣张地表示,要在不久之后发起总攻势、一雪前耻。

当然,在发动总攻势之前,他还是十分谨慎地安排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的进攻,一旦遭到志愿军的反击就退缩回去。

敌人如同苍蝇一般嗡嗡乱叫,直性子的彭老总自然不会惯着他们,决定诱敌深入、打一场大歼灭战。

第二次战役打响后的第三天,毛主席也发来了电报,字里行间极其赞成他的这一作战方针。

“志愿军应争取在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两个仗,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一线,以利于长期作战。”

长津湖,朝鲜境内的第二大湖泊,处于盖马高原的东北部,此时已经普降大雪,气温也已经骤降至零下二三十度。

此处山高路窄、地形复杂,鲜有人烟,成为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

就连当时参加过此次战役的美军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都曾坦言:“这里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连成吉思汗都不会想着去征服它”。

然而,成吉思汗做不到的事情,志愿军却做到了。

由20军、26军、27军组成的第九兵团刚刚入朝,就被彭老总安插到了这里。

由于行军仓促,战士们甚至连御寒的棉衣都没来得及准备,就翻山越岭地赶到这片冰原,进入到预定的战场。

在这冰天雪地里,不仅衣着单薄的战士们受罪,就连手中的武器也开始纷纷“罢工”,

枪栓被冻得结结实实,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拉动之后,才发现扳机也扣不动了。

摆好阵仗的迫击炮,一次次投进炮弹,却一次次成为哑炮。

反观对面的美军,一个个裹着棉衣棉裤、宛如狗熊一般,还优哉游哉地喝着咖啡取暖,看那模样并不像是来打仗的,反倒像是来这片冰天雪地度假。

从11月27日到12月24日,第九兵团的将士们打退了敌人上百轮的进攻,并最终实现了局势的逆转,将敌人彻底驱逐出了朝鲜东北部。

经此一战,我军虽然取得了歼敌3.6万余人(其中歼灭美军2.4万人)的战绩,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在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战斗伤亡1.9万人,冻伤2.9万人,因严寒天气牺牲在战场上的达到了4000余人!

从这组数据就可以看出,第九兵团将士们在长津湖战场上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以至于战争结束后,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回国前特地到这里走了一遭,向沉眠于此处的英灵们深深鞠了一躬。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长津湖战场上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将士们的心头。

夜深时,那些从战场上回来的人们经常会梦到被冻成冰雕的战友,他们手握钢枪,就算是牺牲时也保持着随时准备冲锋的姿态。

一时之间,这种紧张的氛围很快就从第九兵团蔓延到了整个志愿军队伍,经过两次残酷的战役下来,战士们的精神也已经紧绷到了极点。

要说此时身心俱疲的那个人,非彭老总莫属。

他是志愿军的最高统帅,每一次战斗、每一次调兵遣将,他都小心谨慎、反复斟酌,争取用最小的伤亡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虽然入朝之后的两次战斗都达到了预期结果,但看着一个个年轻的战士们倒在战场上,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彭大将军也于心不忍。

他也曾独自一人落下眼泪:“那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他们每个人都有爹娘,有的还有妻子儿女,可是……他们再也没办法和家人团聚了……”

悲痛的情绪,让彭老总在那段时间里性情大变。

志司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参谋长解方等人,都多次遭到彭老总的训斥。

对此,众人并没有怨言。

因为他们知道,彭老总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不分昼夜地做兵力部署、分析敌情,已经让他的精神紧绷到了极点,总需要有个地方发泄吧。

事情很快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

按照毛主席的想法,陈赓是要被派到朝鲜战场的,但并不急于一时。

可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陈赓越早入朝,越有助于稳定军心,于是在1951年4月25日率领第三兵团跨过鸭绿江。

抵达朝鲜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陈赓就察觉到了会场气氛的微妙。

参会的所有将领微低着脑袋,眼神注视着面前的笔记本,显得极其沉默。

而彭老总则挨个点名,怒批着每个人在战斗指挥、或者是日常工作上的失误。

看到众人挨着批评、大气都不敢出,陈赓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等过了一会儿,见彭老总的怒火撒了一半,他这才站起身来,假装恼火地说道:“太不争气了!”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吸引了彭老总的注意,他把目光移到陈赓身上,微蹙着眉头问道:“什么不争气?”

此刻,陈赓严肃的脸上突然露出笑容,伸手抚着肚子道:“司令员,我说我的肚子不争气,一到饭点就叫唤”。

见是陈赓发话,彭老总先是一怔,随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手一挥道:“饿了就吃饭吧,吃完饭会议继续”。

虽然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志愿军的众多将领们也意识到,陈赓说话的分量。

尤其是他接人待事不拘一格、十分幽默,总是逗得人哈哈大笑,大家也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开心果”。

和他熟悉的人也纷纷扒起陈赓的“老底”,玩笑道:“他可是敢和毛主席抢水喝的人”。

原来,1943年夏天,陕北召开了一场军政干部大会,毛主席在台上讲话,台下的众人则正襟危坐,仔细听着内容。

可就在会议举行到一半的时候,座位上的陈赓却突然站了起来。

他越过众人,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小跑到了主席台。

正在讲话的毛主席满脸疑惑,而陈赓则自顾自地拿起他面前的水杯,“咕嘟、咕嘟”一饮而尽。

放下水杯后,陈赓还不忘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主席,天气太热,借口水喝,报告完毕!”

看着对方那副一本正经的模样,毛主席被逗笑了,只好无奈地摆了摆手,让他赶紧回到座位上。

当然,此次毛主席和中央派陈赓到朝鲜战场,绝对不只是为了让他去缓和部队氛围的。

美军仗着武器装备先进、火力强的优势,动不动就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炮火打击,甚至还多次发动空袭,导致战士们伤亡极大。

而陈赓抵达前线之后,当即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对彭老总说道:“当初抗日的时候,咱们就和敌人打游击战、地道战,现如今对付美国佬,以前的经验同样奏效”。

陈赓的建议就是前线部队不要只挖战壕,因为没法有效地躲避敌人的火炮和空袭,而是要挖一些“猫耳洞”,战士们进入洞中,既能躲避敌人的侦查、还可以防御炮火。

其实在此之前,彭德怀就想过这个办法,只不过未能实现。

因为这里的冬天格外寒冷,土壤被冻得格外结实,根本就凿不动坚硬的冻土层。

得知这个难处,陈赓便直接找来一队工兵连,拿着炸药包将冻土层炸得粉碎,随后铲掉那些碎土、修一修边幅轮廓,猫耳洞便造好了。

很快,这个方法便在前线部队中普及开来。

在之后的数次战斗中,“联合国军”对志愿军阵地发起猛烈的炮击之后,地面部队便迅速发起冲锋。

在敌人的眼中,就算志愿军战士有多高的战斗力,也绝对顶不住一轮又一轮密集的炮弹轰炸。

然而,等到他们毫无防备地冲上阵地之后却傻眼了,因为并没有发现志愿军战士的尸体。

就在敌人迷惑之际,潜藏在猫耳洞中的战士们从四面八方一拥而上,将敌人团团包围。

直到放下武器投降的那一刻,那些原本还嚣张至极的美国大兵们也猜不透,志愿军究竟是如何做到躲避炮击之后、还能够发起反包围的。

后来,志愿军战士们经过改良,通过挖地道、战壕的方式,将一个个独立的猫耳洞连通起来,既可以实现快速的兵力移动,还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转移物资、伤员。

战后志司曾做过记录,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将士们挖了近1300公里的地道、6000多公里的战壕,极大减少了作战伤亡。

从这一点来说,陈赓功不可没。

毛主席更是毫不掩饰对他的欣赏,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知战、善战、好战。

0 阅读:187

时光里的顾事

简介:时光里的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