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荣趎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
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
荣趎曰:“唯”。
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
南荣趎惧然顾其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
南荣趎俯而惭,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
老子曰:“何谓也?”
南荣趎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
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女亡人哉,惘(wǎng)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
南荣趎请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复见老子。
老子曰:“汝自洒濯(zhuó),熟哉郁郁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夫外韄(huò)者不可繁而捉,将内揵(jiàn);内韄者不可缪(miù)而捉,将外揵。外内韄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乎!”
南荣趎曰:“里人有病,里人问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犹未病也。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也,趎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
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háo)而嗌(ài)不嗄(shà),和之至也;终日握而手不掜(niè),共其德也;终日视而目不瞚(shùn),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
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
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冰释者能乎?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撄(yīng),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翛(xiāo)然而往,侗(dòng)然而来。是谓卫生之经已。”
曰:“然则是至乎?”
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儿子乎?’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
南荣趎带着充足的干粮,历经七天七夜的艰辛跋涉,终于抵达了老子的住所。
老子一见到他,便问道:“你是从庚桑楚那里来的吗?”
南荣趎恭敬地回答:“正是。”
老子打量着他,似笑非笑地说:“看来你这次带了不少人啊,和谁一起?”
南荣趎一愣,急忙回头查看,却只见空无一人。他这才明白,老子是在点化他,于是羞愧地低下头,长叹道:“我现在心中满是疑惑,连自己原本的问题都忘记了。”
老子看着南荣趎忧愁的神情,知道他的心中充满了困惑和负担。他轻轻地说:“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和那么多人一起来?”
南荣趎有些茫然地说:“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太愚蠢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知道一些东西,但又会因此感到困扰。不仁会伤害别人,仁却让我自己感到困扰;不义会伤害他人,义也让我自己感到困扰。我该如何逃避这些困扰呢?我希望能从您这里找到答案。”
老子听后,微微一笑:“你刚才的神情,我已经明白你的困惑了。你就像那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在茫茫大海中举着竿子寻找方向。你迷失了,真的很迷失!你想要回归本性,却找不到途径,真是让人心疼。”
南荣趎听后,心中更加焦虑,于是请求进入老子的住所,希望能在那里找到答案。他试图去除自己所厌恶的,但十天后,他发现自己仍然被烦恼所困,于是再次去见老子。
老子看着他,温和地说:“你看起来很忧郁,但心中仍有执念。外在的东西,我们不必过于执着,应该向内寻求;而内在的东西,也不能混乱地追求,应该向外寻找平衡。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不应被道德束缚,更不应放弃道德而盲目行动。”
南荣趎内心愁苦不已,外在行为又在好与坏之间打转。这就将自己与事物隔绝了,还怎么修道?因而老子告诉他,去除外部的束缚(指智、仁、义),要靠约束内心不执著,而不能用把捉的方式;去除内心的束缚,要靠约束耳目等感官,而不能靠禁止不想。这是告诉南荣趎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循序渐进,才可能悟道。不可操之过急,妄图一步登天,将内部与外部的问题同时解决。
南荣趎说:“村里有人生病,村里的人问他,病人能说出他的病,但是他的病本身,还没有病。像我听到这些大道理,就像吃药加重了病,我只希望听到保持健康的方法。”
“卫生”就是保卫、护卫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体,使我们能够延年益寿,起码是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经”,就是常道,就是日常生活之中的基本原则。我们现在天天说讲卫生,仅仅限于清洁方面的理解。
老子说:“保持健康的方法,能保持一致吗?能不失去吗?能不占卜就知道吉凶吗?能停下来吗?能结束吗?能放弃别人而寻求自己吗?能轻松吗?能简单吗?能像婴儿一样吗?婴儿整天哭泣但喉咙不哑,和谐到了极点;整天握着东西但手不累,因为他的德行;整天看东西但眼睛不眨,因为他的注意力不在外界。行动不知道去哪里,居住不知道做什么,与事物随波逐流,这就是保持健康的方法。”
南荣趎说,听了老子的话还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如同服药后反而加重了病情一样。因此,他只好退而求其次,不指望能得道,仅仅希望求得养生之道。实际上,能养生就需要领悟道,不领悟道哪能养生?
南荣趎说:“那么这是至高无上的德行吗?”
老子说:“不是。这是所谓的像冰融化一样自然的人。至高无上的人,与大地共享食物,与天空共享乐趣,不因人和事物的利益而烦恼,不相互奇怪,不相互谋划,不相互做事,轻松地去,简单地来。这就是保持健康的方法。”
南荣趎说:“那么这是最高的境界吗?”
老子轻轻摇头,悠然说道:“你所追求的,尚非最高境界。真正的境界,宛如婴儿般无知无识,无欲无求。他们行动无固定目标,身体仿佛枯木,心灵似死灰般寂静。若我们亦能如此,便能超脱人世纷扰,避免诸多灾祸。”
老子强调成人的思维常被纷繁复杂的外物所牵绊,过度分析导致迷失于假相之中,难以窥见事实真相。相较之下,婴儿的状态自然且淳厚,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独特而单一,不受纷扰与算计所累。”
在老子眼中,婴儿的无知无识并非缺陷,反而是他们接近“道”的纯真表现。他们不会过度剖析事物,亦不为外界所动摇,仅以本真、自然之心感受世界。这种纯真状态使他们能够洞察事物本质,不被表面假象所迷惑。
老子倡导我们应学习婴儿的自然状态,摒弃过多分析和算计,以更直接、自然的方式感受世界。唯有如此,方能真正领悟“道”之真谛,达到人生之最高境界。
成语:【翛然而往】描述的是一种超脱世俗、无拘无束的境界。在庄子的哲学中,它指的是一种超越生死、忘却喜悲的境界
【心若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冰解冻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眉睫之间】在眉毛和睫毛之间,比喻极近的距离。
【不相为谋】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用户10xxx05
这个庄子玩的是虚无主义吧。想学哲学,要学会辨认真正的哲学和伪哲学。真正的哲学,比如道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它都是一脉相承的。伪哲学比如佛家佛教。那真正的哲学是追求真理真相和科学方向是一致的。那伪哲学那纯粹是为了骗人是为了搞宗教迷信的,玩的都是虚无。
用户10xxx05
庄子的认知没那么高,假大空虚无主义,小心越学越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