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俄乌冲突会成为中俄两国合作关系进一步升级的一个大契机,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中国这边也向俄罗斯敞开了市场。
不过现在两国的贸易额增长似乎下降了,今年前八个月,中俄贸易额仅有1584.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水平增长1.9%,可是在去年的前八个月边贸易总额可是增长了32%。
而俄罗斯的部分专家认为,问题在中国身上,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两国能源贸易发展进入瓶颈期首先两国贸易额的增长率,从一年增长32%降到现在一年只增长1.9%,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两国的贸易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瓶颈期。
两国的贸易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达到了2000亿美元以上,但这样的发展模式其实是会隐藏风险的。
那么现在两国双边贸易额的增长率局部放缓,也算得上是对现有贸易系统的一种稳定。
两国的双边贸易额稳定在每年2000亿美元以上,然后再缓缓的图发展,这本身就是正确的。
其次就是目前两国的贸易还是主要集中在能源贸易上,中国大量的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俄罗斯甚至成为了中国主要的能源贸易合作伙伴。
但问题是中国在能源贸易层面上搞的是多元化策略,也就是说同时与多个国家进行合作,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形成单一依赖,这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选择。
所以在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量,已经达到了对单一国家依赖的上限以后,我们肯定会选择缓慢发展,只给那么多订单来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
最后就是目前两国之间的交通系统也就决定了,想要进一步推高能源贸易是比较困难的。
搞能源贸易无非就是通过海运、陆地运输以及管道运输,但中国和俄罗斯很明显没办法搞海运,虽然北冰洋航线正在逐渐被开通,但是这个航线尚不稳定。
而陆地运输的话,从俄罗斯的核心产油区把资源运到中国境内非常费时费力,这个运输成本太高了。
这也是明明中俄两国是邻国,但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两国的能源贸易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限度内的根本原因。
当时的俄罗斯把自己生产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运到欧洲,成本确实要更低。
现在对于中俄两国来说,想要扩张双方的能源贸易总额,最好的方式就是构建更加快速、更加安全的能源贸易系统。
比如说构建一些能够源源不断长期输送的基建设施,也就是能源运输管道设施,但是想要修建这种基建设施,本身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就比如说中俄两国的西伯利亚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预计在今年才正式开工,想要建成通气,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也限制了两国贸易的增长,当然这都是客观原因。
对于某些俄罗斯专家来说,他们认为两国贸易额增长的放缓,和中国国内发生的一些事情有关。
与中国有关一些俄罗斯的军事专家现在是这么看的,目前两国双边贸易总额发展速度的明显放缓,也和中国有关。
首先就是中国国内的消费似乎没有之前那么有力度了,导致相当数量的俄罗斯产品在中国市场很难卖得出去,那么自然而然两国的贸易额也就下去了。
其次就是两国的双边贸易结算,似乎出现了不通畅的情况,今年就有多家媒体报道过,中国的金融机构正在拒绝俄罗斯那边的企业搞贸易结算。
客观来讲这两个情况都是存在的,首先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国内的消费都已经降级了。
而且很多的中国人也在新冠疫情期间,领悟到了存钱的重要性,所以不仅仅只是海外的产品卖不出去,一些国产产品的销售量都不高。
只有度过了这个经济转型期,重新走向消费升级的道路,中国对各种消费品的消费量才会进一步增长。
然后就是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结算有些不通畅,也是客观事实,这与美国有关。
美国近一年时间内为了阻止中俄合作,想了很多办法,就比如说威胁要对中国的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进行连带,给中国金融机构所带来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虽然俄罗斯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但我们要承认,目前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也就是2000多亿美元。
与此相对的是,我国与美欧国家的贸易总额明显要更高,并且大多数一流的中国金融机构,也确实在美欧市场都有商业活动。
一旦美国对这些中国金融机构搞连带制裁,就会给他们自身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决定国家关系的永远都是利益,总不能要求中国的金融机构,就为了和俄罗斯的贸易,就放弃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商业合作吧,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这种金融上的不通畅,的确会造成问题。
如今两国的企业在进行贸易结算的时候,只能够使用其他的一些手段,就比如说进行离岸中转结算。
说白了就是先把用来结算的货币,运输到一些不会受到美西方国家针对的地方,就比如说中东的一些国家,乃至于我国的香港。
但是这种并非直通式的结算模式,会造成结算成本的增高,因为肯定是得给负责中转的国家、地区和当地的金融机构好处费的。
而这个费用可能占到了结算总费用的10%左右,这样的话就会直接抬高中俄两国贸易的成本。
要知道在两国贸易的时候,很多中国企业的利益率都不一定有这么高。
那么现在中国和俄罗斯,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
推动本币结算互设金融机构其实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也在为未来的双边贸易发展打基础。
为了进一步推高两国的贸易额,并且规避掉美国的制裁,中国和俄罗斯也想了很多手段,比如说在一些海外没有什么利益的地方金融机构,来进行贸易结算。
前段时间总理在访问俄罗斯的时候,也和俄方达成了一些关键共识,比如说未来中国和俄罗斯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会在对方国内设立金融机构,而这些金融机构就将专门负责两国的双边结算。
并且中国和俄罗斯也会进一步推动,在两国贸易中的本币使用比例,俄罗斯那边会增大对人民币的承认范围,同时我国也会继受更多的卢布。
这种完全不使用美元的双边贸易系统,对中国和俄罗斯来说都有利无害。
中国作为工业大国,俄罗斯那边收回来人民币,不用担心这些钱花不出去。
理论上来讲,俄罗斯可以使用人民币在中国市场买到任何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对中国来说,收回来的卢布又可以反向向俄罗斯购买他们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矿物资源。
同时俄罗斯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远东地区的开放程度,允许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工作中,这对推动中俄两国贸易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因为远东开发出来以后,远东区域就能够成为俄罗斯的新经济中心之一,并且这里也能够大量消费中国的产品。
俄罗斯远东距离中国又很近,我国的商品只需要通过中俄两国东北地区的边境线,就可以运输到俄罗斯境内,这样的话就极大降低了两国的运输成本。
同时随着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当地的基建水平也会增长。
那么更好的基建就能够有更大的运力,成为俄罗斯核心领土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中转枢纽,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双边合作还是很有未来的。
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贸易上也的确高度互补,俄罗斯也是有着上亿人口的国家,俄罗斯向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企业自然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外贸订单。
同时,俄罗斯的资源又能够成为中国工业生产的补充,俄罗斯生产的各种产品也能够销往中国。
中国可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市场,能够吃掉相当数量俄罗斯出售出来的产品。
双方甚至有能力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闭环,补上对方的缺口,这是两国合作会不断升级的底层逻辑。
结语:客观来讲,现在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增长的确是放缓了,而这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
就比如说之前两国贸易发展速度太快,现在需要一些时间来巩固现有的贸易市场;再比如说因为某些国家的连带制裁,也影响到了两国的金融结算,但这都只是暂时的。
随着现有的贸易系统逐渐稳定下来,以及中俄两国可能真的在对方国内互设金融服务机构,以后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超过3000亿美元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