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企挣钱的“渠道”来了!

镐京笔记 2023-06-06 19:03:35

“我没见到过这么宽领域和这么精准的行业方向指引,可以说是震撼式的!”中国-中亚峰会签署上百条各领域合作文件,构架起中国与中亚五国真正走实走细的系统性方案。“我认为这次成果清单不是简单政治表态,所包含的共识和行业多了、门类多了、经贸人文双主线全部看到了。”

在与《镐媒体》交流时,深度见证中国-中亚峰会的哈萨克斯坦陕西商会会长、陕西陕哈集团董事长何诚,难掩激动心情。

世界多极秩序里,中国与中亚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产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机会。事实上,这种“机会”,此前已开始爆发——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

陕西作为中国-中亚峰会举办地,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无疑能够享受更多便利,机遇空间广阔。但与此同时,陕西与中亚地区在产业供给、贸易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还需要企业更敏锐、更积极。

何诚举例说明,“我参与了中哈商品展,有十几个企业签约,中方都是新疆、北京公司,只有一两家陕西公司,包括陕粮农,陕西份额少。”

谈峰会:震撼到我了!

镐媒体:中国-中亚峰会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的峰会,您从始至终参与其中,感触最深的有哪些?

何诚: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五个独立的主权国家,30多年来,他们与中国合作越来越呈现出规模大、领域宽、层次高的特点。

原来是中哈“一带一路”合作计划、中-乌兹别克斯坦等,中国-中亚峰会是第一次提出在中国“一带一路”引领下,以中亚为整体进行会晤,这样会打消各国之间的一些顾虑,更加强化突出大利、共利,从而形成合利。

中亚重点突出的是能源立国,原来有亚西亚、东南亚,就是没有中亚这个地理称呼,随着世界能源需求及价格走高,中亚五国被列入新兴国家体。而世界的多极秩序里面,其他国家比我们动手更早,中亚英语叫Central Asia,所以把他们叫5C,比如俄罗斯+5C,美国+5C,日本+5C等,韩国也在酝酿。

中国与中亚五国第一个外交部长级的合作是2019年实现,第一次有中国加中亚外交部长会晤,2022年在西安进行了第二次会晤,我是参与者,直到现在的元首级。中国加中亚,一个大C加5个小c,时势已成。

反过来说,中亚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彰显,全球都在关注,寻找和中亚的合作机制。

镐媒体:中国-中亚峰会签订的诸多成果中,您对哪些印象更深刻?

何诚:好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以前是从写意画走向工笔画,这次我的感受是,从工笔画走向绣花活。

首先,这次成果清单从大的分类看,有合作共识和倡议、多边合作平台类,签署了很多多边合作文件,这三者分别在方向上、如何去干的工作机制上,和确定约定并签署的原则立场上,我觉得全部实现了,所以构架起了一个真正走实走细的系统性方案,这是在元首外交引领下才实现的。

其次,国家最高层面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是非常精准的。提到中国与中亚关系,大家会想到外交、军事、交通和经贸等,但此次成果,我一直反复看,从共识角度来讲:第一,重点优先合作领域要成立部长级会晤,就是长期推动解决;第二,列出了电子商务合作对话;第三,看到了贸易结构多元和简化贸易程序,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多大的力量。

而且,成果里提到考古、旅游线路、中医药,其实我国好多行业头部企业和有先见之明的人早先就注意到了,但是自己力量微薄,推不动,如今签约成果里终于提到了。再加上城市现代化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等,这次全提出来了。

另外,此次合作机制上有外长、经贸部长、产业投资部长、农业部长、应急管理、交通部长、教育部长、能源部长、海关署长,政党、行政院校、地方合作论坛等,没见过有这么多,不同级别都有,就等于事事有对口。

所以,我认为,这次成果清单不是简单政治表态,所包含的共识和行业多了、门类多了、经贸人文双主线全部看到了。基本对每个行业都有直接的回应,希望哪些行业加强,我没见到过这么宽领域和这么精准的行业方向指引,可以说是震撼式的!

谈合作:代表性企业少

镐媒体:峰会期间,很多中亚企业跟了过来,他们怎么看这次峰会?

何诚:企业很高兴,中亚五国并非都跟中国接壤,中亚板块400万平方公里,将近7000万的人口。中国只跟中亚东部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有直接的边境关系。中欧班列能够遍布中亚五国,但是遍布里面很多是过境的方式。

举个例子,土库曼斯坦2022年引进了中国首列回程的中药材干草,对方一直苦恼,他想看中国市场,要途经乌、哈、吉、塔四国,客商一直觉得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有点间隔,因为国境没有天然接壤,这次峰会,他们觉得中国对整个中亚的政策同一性了,你们想要什么,我们积极提供。

再比如,哈萨克斯坦有些棉纺想向中国出口,但他们棉花产地还在吉尔吉斯坦境内,原来脱节着,是哈国去谈怎么采购棉花,再跟中国谈怎么出口棉纱。现在是在地理上把整个产业链链条巩固,串得更加紧凑。这次峰会五国领导人共同行动,让中亚的客商更大胆放心发展。

镐媒体:陕西企业表现怎么样?

何诚:我参与了中哈商品展,有十几个企业签约,中方都是新疆、北京公司,只有一两家陕西公司,包括陕粮农,陕西份额少。换句话说,最近接受采访很多,因为在本地想找代表性企业太少了。

当然,也有可喜的变化,通过这次峰会,认识了很多中亚各个地方的陕西乡党,比预期中多,吉尔吉斯坦有秦商会,陕西人在当地干养猪场、办方便面厂,陕西有开采企业和工程队在塔吉克斯坦帮人开采有色金属。而且一些企业已经有走出去的想法,但是没有好契机,这次峰会增加了他们走出去的决心。

镐媒体:2023年一季度,陕西与中亚五国进出口值同比增长54.1%,陕西主要向中亚地区出口哪些产品?

何诚:这得结合中亚五国的资源特点谈,主要是地下的油气资源丰富(石化经济),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铜、金储量排世界前十;地上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待开发潜力大,风、光、水等自然能源丰富。以哈国为例,陕西向哈出口的品类主要有陕重汽、比亚迪汽车、光伏等。

镐媒体:这些是陕西的优势产业。

何诚:我们在哈建的水电站,所有部件制造都在湖南四川,只是把税务和报关数据放在了陕西;我们现在出口布料是浙江的,陕西的这些行业不属于中国龙头地区,也不属于产业集群带,你不管在价格和制造上都没有优势。做企业也不能说对家乡好,把家乡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弄过去,所以有时候觉得也是一种悲哀。

谈短板:俄语人才太缺

镐媒体:中国-中亚峰会之后,会对陕西会哪些深远的影响?

何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增效,提高了陕西的国际传播力,现在我们出去,加一个我们是中国-中亚峰会的举办地。我想这么一句话,可能比我再多补充说明四五十句话都给力。而且通过这次峰会,展示了西安的市容面貌、文化底蕴、先进产业等。不管是从概念上讲,还是从具体的某一事务上讲,这是陕西的新机会。

镐媒体:目前陕西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交流、互联互通等方面,还需要哪些提升,可以从细节谈谈?

何诚:想谈的很多,首先,陕西国际宣传影响力没有考虑小语种国家,针对性不强。我们都有直航了,但我们在飞机上的安全提醒、社会上各种文宣都没有俄语,俄语现在是互联网上,仅次英语的第二大交流语言。

而乌鲁木齐、新疆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好,新疆的机场呼唤中亚地区的人都是用俄语。而我们的一些历史景点介绍,包括企业只注重往欧美走,有英语版介绍而没有俄语版。

其次,陕西进出口行业对于俄语地区国家从报关、运输、语言等体系了解太少,所以大家好多都委托新疆公司去报关,缺少对中亚贸易操作形式、细节等方面的钻研。

再次,缺少产业贸易上可交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陕西作为全国培养俄语的四大基地之一,俄语人才太少,95%都是女孩,最终走向俄语翻译的不到三成。另外,我们产业投资方面主要是机械工科型人才,缺乏语言人才、复合式人才,谈到工、商、税、法等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我们就卡壳了。

陕西经常有高档次外事活动,但高级政治俄语翻译太少,还有高精尖的行业企业对话,有时候需要请大学的俄语专业老师来救场,当翻译,但是即使老师,很多专业方面也搞不懂。

陕哈集团俄语翻译有37个人,除了司机和财务不懂俄语外,所有人的第一外语必须是俄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俄语人才仍然不够,还补给了30%的员工,都是哈萨克斯坦在陕西留学毕业的学生。

最后体现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陕西要把优势转化为赋能,提升对外经济合作交往。

比如,2022年“长安号”占中欧班列总发行量近30%,西安是第一大站,运载量提高20.8%,但陕西贸易去年才提升2%。数据显示,我们对外国有助力,但外国对陕西本身的外贸体量规模并没有助力,所以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

(图片源于视觉中国、陕哈官网)

0 阅读:22
镐京笔记

镐京笔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