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司马炎得从他爷爷司马懿说起。
说汉末曹魏正始十年也就是249年,魏少帝曹芳拜谒魏明帝曹叡之墓高平陵,老狐狸司马懿瞅准时机发动政变掌控曹魏朝堂。
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轮番行废立之事,司马昭更是逼曹魏小皇帝为其加九锡封晋王,独揽朝堂,司马炎就是司马昭的嫡长子。
司马懿
传说司马炎发长到地双臂过膝,一副帝王之相。即便司马炎是司马昭嫡长子,又长着非人臣之相,但他被立晋王世子之路还是不太顺畅,至于为什么,就还得回溯上一代。
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虽有雄才大略,却偏偏没有儿子,司马昭儿子多啊,就把其中一个过继给了司马师,就是司马攸,但司马师临终前将权利棒交给了司马昭,没有传给过继来的司马攸。
司马昭多次表达司马氏的天下是大哥司马师打下的,跟我没半毛钱关系,理应把这一切交还给司马攸。司马攸也挺争气,声名不错,尤以孝闻名。司马炎一看这不成,于是就开始拉拢亲近司马昭亲信,终在司马昭死前被立为世子。
265年,路人皆知的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晋王独揽朝纲,司马炎所用之物规格几乎等同于皇帝,而后曹魏皇帝曹奂下诏禅位于司马炎。
自古禅让之事都得来一番即兴表演,司马炎生在精于此道的司马家,演技自是不用担心的。
反复推辞不受是惯用伎俩,急于立下拥立之功的群臣那叫一个积极,恨不得你司马炎再不登基我们就不活了,烂戏该收场了,司马炎勉为其难的登上龙椅昭告天下西晋立国,群臣山呼万岁,一片其乐融融。
至此汉末曹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曹丞相表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分封,司马诸王遍天下俗话说三十而立,司马炎篡魏恰巧三十,强如雄才大略的爷爷伯父父亲没做到的我完成了,刚上台的司马炎那是要干一番事业的,吸取前人经验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司马炎分析得出,曹魏之所以被爷爷司马懿成功掌权,司马氏越做越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宗室不行,出个事都没人能发兵勤王。有此结论后司马炎开始大肆分封同宗同族为王为侯,委以宗王兵权出镇要地。同时他认为汉末乱世地方军权过大是一要因,那就大量裁减州郡地方军队。
司马炎很清楚自己怎么上位的,这些曹魏时期司马昭身边的贵族亲信那是出了大力的,刚得天下可得好好维系一番。司马炎承袭曹魏九品中正选官制度,致使重职多为功勋贵胄后代,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
同时司马炎设立太宰太尉等权倾朝野的八公,并把开国重臣石苞、裴秀、贾充等人予以要职,利用外戚、大族维系统治。
这几项基本国策,也彻底把西晋拉入了无底深渊。
说帝王,人常把司马炎列为昏君一类,但其实笔者以为有失偏颇,最起码来说司马炎绝非无能之主,执政安排确有不明之举,但反过想亦属无奈,打下这底儿了。司马炎很清楚曹魏,更了解司马氏圆梦之路,前人栽下的树,后人能乘到什么样的凉,那就要看真本事了。
立长还是立贤,千载难题一道难题摆司马炎面前,那就是身后事。
早年司马昭过继给司马师的齐王司马攸,这时又成了太子障碍,原因是司马炎的长子早死,嫡次子司马衷是个智力低下的傻子,百姓饥荒,这位爷整一句“何不食肉糜”。而自己这个齐王弟弟深得人心,总有大臣旁敲侧击告诉司马炎应立齐王。
司马炎也是数次测试司马衷的能力,认为司马衷做个守成之君问题不大,私心作祟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何况还有卫瓘、贾充等大族势力拉扯,于是将弟弟司马攸赶回封地。
司马攸一病不起难以启程,司马炎派去看望司马攸的御医回来都说其没病,司马攸不得已整理衣冠,强挺身躯抱病辞行,启程不久司马攸吐血身亡。
司马衷智力能力都有问题,但却有一个聪慧的儿子司马遹(yù),这是司马炎一个很大的考量,看着这个很像自己爷爷司马懿的小孙子,司马炎略感宽慰(哪曾想有一个恶毒儿媳贾南风)。
至于司马遹到底是司马炎的孙子还是儿子的情色故事,这里就不再说了。
伐灭江东,太康之治此时晋代魏,但东吴还依靠着长江天堑苟着呢,司马炎想要整点拿得出手的政绩,灭东吴一统华夏那是势在必行的。
于是打上任司马炎就精心筹划灭吴战略,分派羊祜(hù)、杜预、王濬等多任名将,历经十多年终在280年攻破吴都建邺(今南京),吴主孙皓束手投降,至此天下归晋。
霸业已成司马炎兴奋至极,岂知神州陆沉弹指之间。
就在晋廷南线与东吴战事期间,河西一带连年大旱,民众苦不堪言,当地官员高压治理,于是乎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司马炎多次派兵平叛,终在灭吴前夕剿平叛乱。
这场历时近十年的外族动乱,成为三十年后胡狄遍地的开胃菜。
司马炎执政前期结束乱世,兴修水利鼓励农耕,推行占田,减免徭役,使得西晋成为封建社会租赋最低的朝代之一。
司马炎还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大臣向其献昂贵的奇装异服,司马炎在早朝之上直接把衣物烧掉,以示节俭决心。西晋在司马炎时期出现短暂的太康盛世。
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晋书》
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天下已定司马炎很得意,于是南郊祭天告慰祖宗,司马炎装腔作势问刘毅:“卿以为朕可与汉代哪个皇帝相比?”刘毅说:“可与桓、灵相比。”
司马炎说:“朕虽不如先贤圣人,但也是克己为政,又伐灭江东统一天下,比作桓灵是不低了点。”刘毅说:“桓灵卖官钱入国库,陛下卖官入自己腰包,这么一看还是不如桓灵。”司马炎尬笑道:“桓灵二帝听不到这些话,我有如此直臣,和桓灵还是不同的。”
当年灭亡东吴,司马炎把孙皓后宫佳丽全部收为己有,达成后宫妃嫔上万成就。幸福的烦恼也伴随而来,这么多临幸哪个?思来想去司马炎决定整个羊车,坐在上面在后宫中游荡,羊车停在谁的宫门就宠幸哪个嫔妃。为求皇帝到来,这些久居深宫的美女们把竹枝插在门上,盐水洒在地上,以吸引羊车停下舔食。
尘归尘,土归土司马炎执政晚期愈发奢靡,西晋朝堂政风黑暗,贪赃枉法比比皆是,社会风气逐渐败坏。289年,声色犬马多年的司马炎终是搞坏了身子,即将走向生命尽头。司马炎老丈人杨骏与皇后杨芷掌控朝堂,决定搞一场外戚弄权,禁止百官入宫看望司马炎。
病入膏肓的司马炎偶然清醒一下,发现杨家在搞鬼,下令让叔叔汝南王司马亮前来辅政。到此时诏书还哪传的出去,杨皇后奏请杨骏辅政,司马炎点了点头,杨皇后写下遗诏给司马炎看,司马炎看后没说话,也许是司马炎病的张不开嘴,也许他已知无力回天,不再多言了。
两天后司马炎驾崩,享年五十五岁。临死前司马炎强撑着病体还在打听汝南王来了没有。一国之君,晚景如此何等凄凉。随着司马炎的撒手人寰,他的帝国也轰然崩塌,八王之乱大幕徐徐拉开,终极乱世接踵而来,狼烟四起胡狄遍地,民不聊生北地苍凉。
司马炎是一个执政较为温和的君主,善待禅位的曹奂,养着吴主孙皓,被类比昏君一笑而过,臣子争功不予惩处,大名鼎鼎的石崇斗富事件中,即便石崇砸了司马炎给其舅舅的御赐珊瑚,司马炎也没有问罪于他,终其一生基本没有用屠杀来解决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