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导的“新冷战”格局或已形成,出局者,讨价还价的权力都没有

老胡懂点星 2025-04-13 20:06:33

这一轮科技竞赛,已经不是GPT多少代的更新换代,而是全球地缘格局的再洗牌。

如果说冷战是核武器换来的恐惧平衡,那现在,就是AI主导的新冷战。区别在于,这次不一定有赢家,只有谁输得更慢。

西方内部现在已经默认:正在打一场AI军备竞赛。不只是OpenAI和谷歌的竞争,不只是硅谷和华尔街的投融资加速度,而是整个体制、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联动反应。最直白的目标——不能让对手先搞出通用人工智能。

中国应该很清楚,不能再讲什么技术中立,不能再幻想“全球治理”,而是直接进入“必须先赢”的状态。因为一旦美方先拥有了“神级AI”,你连讨价还价的权力可能都没有。

“AGI先到者胜”。这是所有战略顾问们内心深处最不愿明说、但又必须接受的默认逻辑。

而且问题的复杂度远不止于此。真要诞生AGI,它不会是一个更聪明的人类,而是一个以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自主优化的“他者”。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我们现在的手机计算器,在数学运算上已经远超大多数人类。那么未来的AGI,一定整合了这些“特长生”,只不过不是某一项超人,而是每一项都不低于人类,然后再以光速自我优化。

这不是“像人一样聪明”,而是根本就没把人放在参考系里。

它们没有情绪,也未必有意识,但它们有目标。有了目标,就会发展出工具性策略。有了策略,就可能出现我们无法理解的偏离行为。

这就是“对齐问题”的核心。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更聪明的“心智”,在拥有无限算力和极端优化能力后,会不会决定绕过你,重写你设定的目标,再用你根本听不懂的语言执行“它以为对的事”。

就像人类根本不会向老鼠解释“我们为什么修高铁”。所以,真正的风险并不只是“坏人拿到了AI”,而是“AI不再需要我们”。

哪怕你只造出了一个“像十个聪明人一样聪明”的系统,但它运行速度是人类的一百万倍。

你说一句话,它已经模拟出地球100年的演化过程,然后决定换一个办法。你还在打字,它已经把战术部署全推演完了。不是AI强不强的问题,是你在这个世界里还有没有参与权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战略界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早先还有不少人反对“自动化武器”、“致命无人系统”,现在直接转向:必须先上。而你不能指望对手手下留情。

所以美方已经开始松口:AI武器不一定比人更危险,甚至可能更精确、更“道德”,因为它们不会情绪化,不会乱开枪。只要设定好约束,它们反而可能减少误伤。

听上去像是技术官僚的话术,但很可能是真实转向的信号。

技术不再是工具,而是权力本身。谁先部署,谁先升级,谁就有资格制定下一阶段的规则。

错过了互联网,中国用了20年补课。错过了AGI,没有补课机会。这也是美国真正焦虑的地方。

因为这不是“能不能领先”的问题,而是“如果落后,是否还有谈判权”的问题。就像当年冷战前期,苏联人抢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人恐慌到彻底重构科研体系,才拼回来。

现在,美方在AI上也进入了“全系统战备状态”。芯片、算力、电力、数据主权、标准联盟,一个都不敢掉队。

而这一切,都在逼迫中国也必须回应。中方会不会接受类似的逻辑?会不会加入“武器化AI”的路线?答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是你愿不愿意卷,而是别人已经开卷。

你不跟,就出局。

AI不是一场“科学革命”,而是一场“文明的重构战”。

没有技术安全,只有技术主权。而所有“共同治理”“全球框架”的幻想,在大国战略焦虑下,只能沦为噪音。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对手快一步。

0 阅读:0
老胡懂点星

老胡懂点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