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茶暴雷给我们什么启示?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虎山评茶 2024-02-11 09:16:25

近期广州芳村的一起金融茶暴雷事件刷爆茶圈,这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金融茶这个话题。

“金融茶”是指一些茶品牌和产品被一些茶商和炒家当成投资品种,通过期货交易的方式进行炒作,从而抬高茶叶的价格,赚取差价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广东,广州的芳村有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被称为“茶叶华尔街”。

说起金融茶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其在国内的成型与大益吴远之关联颇深。2004年,吴远之收购了勐海茶厂,买下央视黄金时段广告,以马帮进京为契机,宣传茶文化、突出茶的收藏价值,并进行限量发行,打造爆款,赋予茶很强的金融属性吸引投资者。

类似股价的普洱茶价格变化曲线,便来自吴远之打造的大益茶价格指数。在“大益行情网”的小程序,每个茶就像一只股票,拥有自己的代码和K线等元素,上万元一提的茶随处可见,一提上百万的茶在这里也真实存在着。

虽不是股市,但普洱茶的二级交易市场形成了一套闭环的运作模式,参与者包括发行方(厂家)、投资者、经纪人、经销商等,“涨跌幅、K线、大盘指数、多空对决”等股票交易用词也是普洱茶行情交流话术。普洱茶主要的交易、交流平台有找找茶、大益行情网、东和茶叶网、闲品茶等,运营公司注册地址也多在广州。

在中国嘉德2020秋季拍卖会上,两筒(共14片)的“88青”青饼的拍卖成交价达到了172.5万元,刺激了普洱茶市场的投资情绪。如今,“88青饼”“六星孔雀”等已经成了普洱茶炒茶的风向标,一片据称是2003年的“六星孔雀”在行情下跌的情况下,仍旧要60万元/片。

如今金融茶的炒作已经从普洱茶、黑茶蔓延到了岩茶、白茶、甚至绿茶的范围。普洱茶的炒作由主要为大益系向更年轻更小众的品牌扩散。金融茶门槛大大降低。以致出现前期的斗记以及如今的昌世。

现如今金融茶以及不在乎茶叶品质如何,甚至不对外销售,只作为礼品或赠品赠送或发放给客户、经销商、合作伙伴等。这类完全金融化的茶叶炒作已经基本与茶无关。

期货交易本身就具有特殊的金融属性和较高的风险属性,把茶叶当作股票、期货在未经批准的金融茶交易市场去炒作,很容易出现操纵市场的情况,在一些案例里不光本金赔光,还可能要倒赔。

历史上普洱茶的炒作也出现多次崩盘现象。2007年普洱茶炒作就迎来了寒冬,仅在东莞就积压了30万吨的库存。一款当时是价格风向标的普洱茶先是几年内累计涨了几十倍,然后从2.2万元/件的点位高台跳水,短时间快速跌至8000元。2007年年底,普洱茶价格更是全线崩盘。彼时因为普洱茶损失几百万的小茶商比比皆是。

而普洱茶本身流通盘较小,击鼓传花的模式在茶行业的交易中是难以持续和推广的。茶叶永远是消费品,任何摆脱消费品属性的做法都是违背整个市场根本发展逻辑。

作为消费者,我们能做的就是远离金融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