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司令员降为军长,1955年拟授少将,毛主席:低了,他必须是上将

法客聊社会 2025-01-29 21:12:38

平静的长沙起义拯救了这座历史名城,首功陈明仁受到毛主席的大力表彰。

然而三年后,他的部队接受整编,他由之前第21兵团司令下调为军长,毛主席怕他有想法致电安抚。

军队开始授衔后,陈明仁被拟授少将军衔,毛主席得知后,当即致电评衔委员会负责人彭德怀:“给陈明仁评的军衔太低了,他必须是上将。”

面对别人的质疑,毛泽东开玩笑说:“他可是打败林彪的人!”

攻打四平

1947年3月吉林四平战役打响,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在林彪统帅下势如破竹,将外围国军的据点,逐一拔出,至6月份联军集结十几万兵力对主城发起总攻。

守成之将为黄埔一期的陈明仁,他生于1903年4月7日,湖南醴陵人,从小家里贫困,家里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于是勒紧裤腰带供他读书。

1920年学成归来,在老家开始以教书为业,日子过得安稳,平淡,当时社会动乱,四年后陈明仁坚决辞掉工作,投考黄埔军校。

依靠战功,成为委员长心腹爱将,抗战中,陈明仁率部接连参加一系列大战,横跨九江抵御日军及昆仑山大战,接着担任远征军反攻滇缅日军,不断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随着蒋家王朝日薄西山,委员长开始调兵遣将,更加倚重昔日黄埔军校出身的将领。

可现在他手里只有2万溃兵,委员长为了勉励他,写信叮嘱他坚守下去。

6月15日开始,惨烈的巷战开始,不断地有人员倒下,火光吞噬街道。

“守城的到底是何人,怎么这么厉害?”我军士兵大呼。

“弟兄们,委员长对我们期待很大,大家杀啊!”陈司令朝身后挥挥手,冲上去。

联军很快打到门口,陈明仁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阻击,他要求后勤官将仓库里的粮食全部拉出来,构筑掩体,接着拉来几辆汽车将通往指挥部的道路堵死。

不久,手下抵挡不住进攻,开始出现逃兵,陈明仁派出督战队,将逃兵当即击毙。

有感兵力有限,陈明仁在部下催促下转移他处。

他临行前转身对弟弟叮嘱继续坚守,要以党国为重,不要投降,马上会有援军。

匆匆转移不久弟弟打来电话:“哥,顶不住了,不撤退的话,弟兄们都要死光。”

“就是死光也不能退下,我们陈家没有孬种。”哥哥怒吼。

不久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枪响,自己的弟弟还是被俘虏。

陈明仁收缩兵力,困兽犹斗,危急时刻,两路增援助的重兵赶来,联军在主帅电令下撤回。

时人评价危局,搓抹布的工夫,他就要被消灭。

他再次声名大噪,蒋介石兴奋地通电全军表彰,并将他塑造成军队英雄,不过这是陈明仁第二次受到如此殊荣。

1925年,在讨伐陈炯明的惠州战役中,时任连长的他率领敢死队最先攻入城内,第一个爬上城头,插起旌旗,蒋介石命令所有士兵鸣枪敬礼,并称呼他为“黄埔一期的一面旗帜”。

他被视为国军最能打的将领之一。

长沙起义

随着国民日落西山,委员长将陈明仁宣传为“救火队员”。

在一次战斗中,他的部队断炊,饥饿的士兵四下抢粮,影响极坏,被人告发后,蒋介石试图平息众怒,将他一撸到底,调到南京当了闲职。

我党瞅准时机,通过被俘的亲兄弟与陈明仁取得联系,向其声明我党的政策和主张,陈明信开始思想发生转变。

1949年2月年近五旬的他升任第一兵团司令,所部被调往湖南长沙,7月份开始担任城防司令,与同为湖南老乡,倾向我党的国民党元老程潜私下接触。

此时白崇禧的军队,在解放军凌厉的攻势下,撤出湖南,解放军顺势攻入境内,为了避免,家乡遭受战火荼毒,二人准备起义。

在秘密与我党接洽后,陈明仁提出的条件只是勿伤百姓,这让毛主席大为意外,先前诸多国民党军官起义,多少都带有一些私利条件。

第一兵团加上城里的溃兵及地方部队,总计有7.7万多人。

一切准备就绪,陈明仁协同程潜及多位将领对外起义。

起义遗憾

白崇禧得知长沙起义,大发雷霆,立刻派飞机轰炸长沙,漫天散发传单,进行舆论造势,说陈明仁等人已经遭到软禁,你们都上了他们的当,马上共军要枪毙战争犯,随后派去两个师在邵阳一带驻扎,形成对长沙的军事压力。

长沙城里的起义部队炸开了锅,白崇禧派人潜入城内分化起义部队。

陈明仁虽为湖南人,但长期领兵在外,在湖南并没有什么威望,加上手下士兵多为外地人,部队开始哗变,8月7日陈明仁通过《湖南日报》发布《告全体起义官兵书》。

希望士兵了解起义的目的,不要慌乱,这帮军爷吓坏了,怕落得秦朝末年章邯所部的下场,一窝蜂跑了,30多位将领逃去大半,起义士兵溜了4万多,陈明仁懊悔不已,害怕不好交代。

很快忧心忡忡的陈明仁收到,我党发来的电报,电报表示对局势的理解,他这才放心。

1949年9月3日,毛主席邀请陈、程及其他长沙起义的将领,北上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二人惴惴不安,毛主席热情地拉着二人同游天坛公园,并邀请他们去家中做客,在毛主席诚挚的关怀下,陈明仁这才放下戒心。

不久之后,中央决定将陈明仁的部队整编为第21兵团,一番思索后,决定继续继续由陈明仁来接管。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他率部去西南边陲剿灭土匪,消灭匪徒3万余人,受到毛主席再次嘉奖。

两年以后,21兵团改编为第55军,他只是担任军长,毛主席怕他有思想包袱,亲自打去电话安抚,1955年他被毛主席钦授上将军衔。

值得一提,他的长子陈扬钊随父起义后,在新中国担任人事管理工作,后调去广东,次子陈杨铨则从事教育工作。

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在家中安详的闭上双眼,刚好在前一年过完自己70岁生日。

参考资料:陈明仁——百度百科

0 阅读:25
法客聊社会

法客聊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