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还有用吗?为何我国不惜花费727亿元,也要硬生生挖出一条

广博看社会趣事 2025-03-27 17:00:35

全长135公里,投资727.3亿,预计每公里耗资约为5.38亿,预计工期54个月,你敢相信如此大的投资只为修建一条运河?

究竟是什么样的运河能让国家耗尽如此花费,它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727.3亿的投资究竟能不能回本呢?

今天小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条自中国成立后挖的第一条运河,也被称之为中国的超级运河-平陆运河。

为何会花巨资修建一条运河?

提到广西,大家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角,三面环山,有着广西小盆地之称,但其实不然,广西其实是一个沿海省份,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也是我国大西南地区出海的最便捷通道。

在海港方面,广西拥有北部湾港口群,其中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都属于优良港口。可以说,广西在水运方面的优势在全国都属于前列。

但是三面环山再加上独特地形致使其内河航运体系支离破碎。

境内主要河流多为东西走向,与北部湾出海口难以有效衔接,货物从内陆运往北部湾港口,成本高得惊人,甚至达到广东的10倍之多。这一尴尬局面,让广西空有沿海优势,却难以将水运潜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在2022年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中名列倒数第三。

这也是因为广西的货物运输长期依赖西江航道,借道珠江水系东行至广州出海。

然而,西江航运干线的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通过量连续两年超长江三峡枢纽,2021年达到1.5亿吨,严重超负荷运转。

堵船现象频发,最长时拥堵可达一周,这无疑极大限制了广西与外部市场的高效连接。

放眼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四省的货物若想出海,需长途跋涉运往广州湾,再借助珠三角航运体系销往国外。

如此迂回的运输路径,不仅增加运输成本,还耗费大量时间,严重制约西南地区与海外市场的经贸往来。

由此挖出一条让广西连接外省的运河就尤为重要,平陆运河也因此上马。

超级世纪工程-平陆运河

从地理位置上看,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一路蜿蜒前行,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

其中,分水岭越岭段开挖约6.5公里,别看这数字不大,但每一米的开挖都饱含着建设者们的心血。

它的建设内容涵盖了航道工程、航运枢纽工程,像马道、企石、青年这三大航运枢纽可是重中之重,还有沿线跨河设施工程以及配套工程。

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这意味着它建成后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相当于88节火车皮所载的重量。陆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相比,当然是水路更加便宜。

虽然运河以航运为主,但他还还兼顾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

建设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工程,技术难题犹如层层山峦横亘在前。

郁江西津水库水面与海平面之间,约65米的落差,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给平陆运河的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

这一高度差相当于20层楼的垂直距离,要让载重数千吨的货轮如同搭乘“超级电梯”般平稳跨越,其技术难度堪称世界级。

为解决这一落差难题,工程师们专门规划建设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枢纽。说简单点就是把这65米的距离分成三层,每一层都有一部专属电梯,

其中的马道枢纽堪称世界最大内河省水船闸,船闸设计为5000吨级双线省水船闸,最大运行水头达29.6米,相当于近10层楼高度。

除了高度、流量以外,马道枢纽还要兼顾效率,否则就会造成严重大“堵车”。这就要求输水廊道需在1小时内完成6艘5000吨级船舶的水位调节,启门速度至少要达到8米/分钟,这可是常规船闸的2-4倍。

但落差难题却仅仅只是运河修建的第一步,实际上的施工更是极大挑战。

就比如土方开挖与处置,要知道整个运河需开挖3.15亿立方米土石方,相当于3个三峡船闸的开挖量。其中,分水岭越岭段6.5公里河道需全断面开挖,形成高达188米的边坡。

在这其中稍有不慎就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面对眼前的“土石大山”,建设团队可谓绞尽脑汁,经反复研究与实践,最终确定了抬填造地、园区回填等七大综合利用方向,真正让这些土石方“变废为宝”。

秉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原则,建设者们对土石方进行合理调配。

在马道枢纽周边,通过填土抬高土地,大量原本并不平整的区域被改造成适宜开发的用地。施工时,先将土石方夯实作为基础,接着覆盖80厘米厚的自然土层,最后再铺上30厘米厚的耕作层,只为满足未来耕种条件。

仅马道枢纽一处,就已回填出2000多亩平地,让原本的没有任何耕地条件的荒地变成了人人喜爱的良田。

除此之外,这些废土还被一车一车的拉到了运河两岸,毕竟一旦运河开通成功,周边的商业也会被慢慢带动起来,而借助土石方,一座座与运河建设息息相关的功能园区更是拔地而起。

甚至还建出了一座可容纳5000名建设者的平陆运河“小镇”。

何时才能回本?

如此耗时耗力的工程,他的造价也自然不菲,运河虽然全长只有134.2公里,但整个项目估算总投资727.3亿元,建设工期为54个月,可以说每公里要耗费5.38亿。

可能很多人都有着疑惑,花上这么多的钱却只为了建造一条100多公里的运河,就算这条运河再挣钱,727亿的投资,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但大家可别忘记了,这可不是普通的基建工程,而是运河啊!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自春秋时期便开始挖掘,到了隋朝,隋炀帝为了沟通南北经济,下令开凿了通济渠和江南运河,将邗沟与其他河道连接,形成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

一直到了现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京杭大运河仍然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可以说一旦平陆运河修建成功,它带来的影响可不仅仅只是一朝一夕,而是千秋万代,子子孙孙,流传千年的伟大工程。

而且从经济影响和战略意义来看,平陆运河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它为广西及西南、中南部分地区开辟了更经济便捷的出海通道,每年能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节约约52亿元运输费用。它还能促进沿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产业聚集,改写整个经济版图,打通我国水系的任督二脉。

以前,广西虽然沿海,但在水运上却存在诸多不便,平陆运河改变了这一局面,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及向海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版图和发展高地。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它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对构建双循环格局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现在的平陆运河已经修建一半,马道枢纽上游航道停泊锚地也已经顺利通水,预计在2026年竣工投入使用,眼看就剩一年多的时间了,说不定到时候我们也可以尝尝广西特有的青芒蘸辣椒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0
广博看社会趣事

广博看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