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b78738c156271b3c64a627b16ca637.gif)
西安至宝鸡的西宝高铁、西安至郑州的郑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陆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往东可以连接郑徐高铁、徐连高铁到江苏连云港,往西可以连接宝兰高铁、兰新高铁到新疆乌鲁木齐,是我国东西走向的一条重要的高铁主通道,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快速通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a64cd0820738bba395733db1ce556fd.png)
以宝鸡为界,往东的西宝、郑西、郑徐、徐连这三条高铁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每小时,目前西宝以260公里每小时运营,西安往东郑西以310公里每小时运营,宝兰设计速度250公里每小时,所以宝鸡至兰州以最高250公里每小时运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8a3455945a90ff5b0809f20743c1cf.png)
西宝高铁是最尴尬的一条高铁线路,它的设计标准完全可以满足时速350公里每小时运营,即便不能复速350至少也应该复速310,与郑西高铁保持同步。
当年受高铁降标影响,西部地区大部分高铁都降低了时速标准,比如宝兰高铁、西成高铁,都按照时速250公里每小时建设,无预留提速条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7c92f8df2489c3ed22c1f5de387d68.jpg)
有尴尬也有幸运,西宝高铁反而因为当时修建时间较早,幸运地躲过了高铁降标的影响,成为西北地区按照时速350公里标准修建的独苗。
不过后来在通车前受环保验收未通过的影响,西宝高铁只能按照时速250公里的最高速度运行,后面补充环评后,西安局也未执行西宝复速工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b50f27b704f879fe29e456b74c3cf78.png)
2011年在7-23动车事故直接影响下,我国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按200公里开行;既有线提速到时速200公里的按160公里开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9a0b36366a047f3f880c0c83ccf5fb.jpg)
时隔六年之后,包括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张高铁、成渝高铁及京广高铁京武段、武广段陆续实现350公里时速常态化运营,种种政策信号已明确释放,常态化“350”风口已至,提速带来时间成本降低、经济要素流动加快等收益,能在很大程度上覆盖成本的增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cb76082658f232705183aef64aebae.png)
当前西宝高铁高峰时段已经饱和,250公里运营已不能满足需求,截止2025年一季度,徐兰高速铁路西安至宝鸡段开行列车共计80对,郑州至西安段开行列车共计140对。
因此,西安局集团贯彻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前谋划、统筹安排西宝高铁提质增效工程,计划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完成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最高时速按350km运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061cf8c003f5f38472549090fea409.png)
2024年国庆前,国铁集团在上海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沪昆高铁、徐兰高铁作为常态化350km/h高标运营示范线达速整治工作。
会议纪要里明确记录了“会议同意了徐兰高铁徐州至西安段和沪昆高铁上海至长沙段达速申请,要求相关路局于国庆节后陆续开展线路整治工作,最快于2025年年底前达速运行。”
根据当前进度和新闻曝光度,沪昆高铁的热度更高,能够实现本年度达速运行,徐兰高铁最晚可能要持续至2026年随西武高铁西十段全线贯通而达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758327f20f7e833624bc7dcd4ed72d.png)
2024年年底,时速450公里CR450样车正式问世。
这标志着中国高铁运营速度重新启动了“再升级”,铁路作为交通工具的一种,服务于城市间运输,在我国当前的国情(距离、发展)下,“提质”的核心就是提速,这个C位是经久不变的,其次都是其次,因此西宝高铁、郑西高铁达速运营是必然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fee2bb64f22cef3a128a9b441ad79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