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亏损加大,如何才能迎来“价值回归”?

潮汐商业评论 2021-09-06 10:24:31

【潮汐商业评论/文】

对于曾经的忠实用户小李来说,最近接触到苏宁的消息,大多是在体育娱乐板块看到的。

起先是江苏足球俱乐部宣布停止运营,上赛季中超联赛,这支队伍击败恒大夺得中超联赛冠军;随后又听说苏宁旗下的SN电竞俱乐部处于出售边缘,这也是一支去年拿下了S10全球总决赛亚军的队伍。

再看看最近的新闻,债务危机、巨额亏损、出售股权……围绕苏宁易购的负面舆论层出不穷,小李心中百感交集,多元化不止是苏宁在做,反观体育和电竞,也算做得有声有色,那么苏宁的危机,根源还是主业不佳。

而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减少,甚至不用苏宁易购了呢,好像是在苏宁与阿里战略互投,苏宁易购出现在天猫页面上时,或许是因为手机内存有限,不常用的总会被不定期卸载,再然后就被遗忘,又或许是因为迅速崛起的京东,填补了自己对家电类和3C产品的消费需求。

图/苏宁官微

直至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苏宁易购重组靴子落地。

7月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拟将上市公司16.96%的股份转让给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转让价格为5.59元/股。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由华泰证券、阿里、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参与,总规模为88.3亿元。

88亿元的股权转让款,以及国资入主后的授信便利,在市场看来,足以令苏宁易购警报解除,只是,完成急救,然后呢,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为复杂的股权结构下,低谷太久的苏宁易购还能翻身么?

01 眼前危局已解?

苏宁的危机一度来势汹汹。

去年11月,苏宁就被爆陷入严重债务危机,现金流紧张。其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苏宁易购总资产为2211.93亿元,总负债1361.4亿元,净资产85.5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55%。

负债中,流动负债1099.67亿元,非流动负债261.74亿元。具体来看,短期借款280.97亿元、应付票据247.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6.16亿元,长期借款62.48亿元、应付债券79.95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为了提振市场信心,苏宁双管齐下,一方面两度回购债券,回购金额分别为10亿元和20亿元;另一方面加大融资力度,旗下云网万店融资60亿元,苏宁控股质押全部公司股权。

在市场看来,这恰恰证明了苏宁的资金链危机,缺钱但融资艰难。

图/pexels

与此同时,“苏宁易主”的传闻日渐喧嚣,先是传出阿里巴巴将收购苏宁易购大部分股权,当天遭到苏宁易购辟谣;再是公告披露深圳国资两机构拟受让23%的股权,尽调4个月后宣告退出;直至江苏国资牵头,产业资本联手救急。

重组一事暂时尘埃落定,但市场的质疑声仍然不断。一是深圳国资退出的原因,尽调数月放弃是否是不看好公司发展。

业内分析师在媒体上指出,此前主营物流的深圳国际收购看中的是苏宁唯一有盈利和价值的物流板块,但苏宁物流依附苏宁零售,盈利源于关联交易,不可持续风险大。

二是新重组方案匆匆救急可行,但恐难帮助苏宁真正走出困境。深圳国资的收购中协同效应备受市场期待,江苏国资的收购,在媒体和市场看来更像“自家人救自家人”,资金规模大幅缩水,其他产业资本或是原股东,或是供应商。

此外,股权转让完成后,张近东持股比例将下降至20.35%,淘宝中国持股比例不变为19.99%,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及二期合计持股22.55%。

也就是说,苏宁易购将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持股50%以上的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支配公司表决权超过30%的股东,公司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图/网络

这对苏宁易购来说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有万科、格力等珠玉在前,无实控人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脑”,以弥补创始人能力水平局限。

但苏宁易购与万科、格力不同的是,后者拥有较为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而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创始人张近东仍会主导苏宁易购的管理及业务变革,“三权分立”的股权结构是否会掣肘企业即将到来的“大变革”,或影响苏宁与阿里之间的微妙关系。

不难看出,苏宁也在竭力避免成为市场眼中阿里的“附庸”,不仅是此前紧急辟谣阿里收购苏宁易购大部分股权的谣言,此次的重组方案中也强调,新新零售基金二期与淘宝中国不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

“淘宝中国是战略投资者,而阿里作为参与方的新新零售基金二期则着力于加强产业协同和资源赋能,目的和形式都不一样。”公告解释道。

不过,苏宁易购的高层也迎来 " 大换血 "。阿里系黄明端当选新任董事长,新任总裁为苏宁系任峻。

黄明端为零售界 " 老将 ",有较为丰富的线下零售经验。曾任高鑫零售董事及CEO,高鑫零售为阿里旗下的大卖场零售商,经营 " 欧尚 " 及 " 大润发 " 品牌业务。总裁任峻曾主导苏宁易购的互联网转型。

新任高层将苏宁易购的重心回归至零售主业,并明确 " 聚焦零售 " 的三大战略路径——做好零售服务商、做强供应链和做优经营质量。

02 由来已久的困局

在市场看来,当重组方案的交易对象从深圳国资换为江苏国资后,有一个信号更为明显了,那就是,苏宁易购在急救之后仍需自救。

苏宁曾经的辉煌市场有目共睹。20世纪90年代,张近东创办苏宁,在电器领域率先实行全国连锁发展模式,成为商业企业的领跑者,2004年,苏宁电器成功登陆深交所。

图/pexels

苏宁的名声斐然源于与国美一战,两者比门店扩张速度、比企业并购力度,可谓针锋相对,结局也已明晰,创始人入狱后,国美陷控制权之争,苏宁拿下行业龙头地位。

但京东的崛起极大施压苏宁,苏宁加速转型互联网电商,主打“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相结合的新零售业模式,2013年,公司还改名“苏宁云商”。

2015年,阿里以283亿元投资成为苏宁的第二大股东,苏宁则以140亿元认购阿里股票并入驻天猫。

随后,苏宁向大多数互联网巨头一样,走上开疆扩土之路,围绕零售业,涉足物流、投资、科技、文创、金融和体育等多个产业。

2018年,公司再度改名“苏宁易购”。而从财报上来看,转型至今,苏宁的营收规模从2012年的不足1000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692亿元,规模也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苏宁拥有自营店3630家,加盟店4586家。

图/网络

但苏宁的盈利能力可谓是一路下滑,扣非净利润自2014年至今,已经连续7年亏损,亏损总额达到168亿元,净利润免于亏损的原因,也主要是出售所持股票、旗下资产。如2017年和2018年,苏宁多次减持阿里股票直至清仓,分别实现净利润32.85亿元、110.12亿元。

在业内分析师看来,是主营业务空间遭挤压之际,多元化步子又迈得太大。

首先来看主营业务,因为缺乏电商基因,苏宁易购的线上推广迟迟未有突破,流量获取成本高,增长缓慢,直到与阿里结盟后,2016年线上营收占比突破40%。

当初结盟,阿里看中的是苏宁在家电类和3C产品的优势,能与京东一战,如今,京东稳居龙头位置,苏宁的加入,对培养天猫用户购买家电类和3C产品的消费习惯助益良多,但苏宁易购,在电商市场上,却逐渐淡化成“配角”。

线下方面也不太乐观。2017年,苏宁对标盒马鲜生上线了苏鲜生精品超市,但2020年三季度仅剩8家门店,同年启动的苏宁小店业务也持续亏损,三年多亏损超过20亿元,从苏宁易购剥离。

图/苏宁官微

再来看多元化业务,张近东的投资也并非目光如炬,天天快递没落,3年多亏损超过40亿元,PPTV倒在长视频的风云变幻中,连年亏损。2020年,苏宁易购的零售业务营收占比高达94.54%,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比仅为2.8%。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零售业态的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成为零售行业布局未来的趋势,市场对于苏宁线下门店,尤其是万家云店项目寄予众望。

今年4月,苏宁易购零售云宣布完成A轮融资,CPE及安达富基金参与投资,据媒体报道,融资总额或超10亿元,计划2021将开设零售云门店超12000家。

只是,线下门店运营成本高昂一直是困扰零售品牌的难题,尤其是一场疫情,多少门店遭遇沉重打击。

以最典型的零食行业为例,豪赌“万家灯火”计划,目标门店规模超过万家的来伊份增收不增利,出现上市后首亏,网红电商起家的三只松鼠,被内部员工爆料,线下门店基本都是亏损。

大量的线下门店扩张,是趋势和机遇所在,但就目前用户体验而言,线上线下相融合仍然更多是萌芽阶段,光是“线上线下同价”问题就难实现,而实现了同价后线下门店成本又该如何承担,门店的服务、售后等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等等,都是问题。

8月30日晚,苏宁易购发布2021半年报。报告期内,总营收为936.06亿元,同比下降20.96%。归母净利润亏损34.5亿,较去年同期净亏1.7亿元进一步扩大。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64%。同时,报告期内,公司负债较去年同期增加75亿,达1427.7亿。

布局未来固然是好,但起码要保证自己不在未来到来之前倒下。苏宁或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业务上大做减法,收缩战线既能暂时回血,也能集中精力专攻零售,但现在谈转折点到来仍为时尚早,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有人会伸出援手,但救急以后,还是要靠自己发展。

就像苏宁易购董事长黄明端在给苏宁易购员工的一封信中所言:行动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商业就是这样,危机后才是“定生死”的时刻。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0 阅读:900

潮汐商业评论

简介:专注大消费、TMT及金融领域【潮汐商业评论】团队原创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