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1fcbbd7a5837a04174b338d6532eca5.png)
2022年5月,一位青岛男子去了一家餐馆,吃了一顿帝王蟹,总价1440元。帝王蟹好吃是好吃,但吃完了,钱没给。
于是从5月25日开始,店主每个月都小心翼翼地给这位大哥发消息提醒,“麻烦抽空转一下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26eff6407bc7a532197e747698c391.png)
她的信息里,满是对“哥”的尊称,生怕话说重了伤了和气,又担心太过温柔被当成了耳旁风。
你能想象这场对话持续了两年吗?可这位大哥找借口的本事简直一流,不是“账户被封”“夫妻关系闹僵不能转账”,就是“月底还”……一个理由接着一个,是真能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69d053ab4ce08e55b941f4560e769b.png)
到今年8月份,店主有点急了,发了条带着点火气的消息,这位大哥倒是也承诺了,说在等一个月。结果呢?依然是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50e9cdd5e0691826e563c1545a8ea43.png)
又等了一个月,直到女店主表示要曝光他的时候,9月26日,对方终于还钱。转了1500元,还多给了60元。这也算是个“意外收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edd67523b6b1f0b38e03e82efa71fd.png)
“你说他没钱吧,他吃得起帝王蟹,你说他有钱吧,一千多块钱拖了人家两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3dca87fc47cd9768939010a5959e62.png)
“一千多块钱,吃得起帝王蟹,却拖欠人家两年,男人的脸都丢尽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04c45b476e0f1ccac8432e8a6391bd.png)
也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两年了,女店主都没崩溃,这人得多好脾气?”大家在气愤之余,不得不佩服女店主的耐心,也忍不住开始对欠债男的行为表示极度不满。
为什么这位男子拖了两年还没拉黑店主?说到底,因为他还顾及自己的“面子”,他和店主有70多个共同好友,社交圈子里的舆论压力让他不敢彻底消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953c9cf5ac5f0234884c8ca09e1a9b.png)
人都有底线,再好的脾气也会有情感积累的极限。女店主每个月都发消息催款,还一直保持着礼貌和耐心,真是“忍者神龟”都没她能忍。
他的每一条催款信息里,都透着善意和理解,“哥”“麻烦”这些词用了不知多少次,几乎是以最谦卑的方式讨要着这笔债务。但善意并不总能换来对方的理解,有时候反而会被无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96f99f556ec9977324c7d88464b131.png)
钱一旦出手,主动权就掌握在对方手里,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怕丢脸而选择拖延、逃避责任。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人类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因为对责任的逃避。”
失去了责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梁。欠债不可怕,但拖欠不还,才是对社会信任的真正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