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我院就诊糖友增多,大多数是因为饮食和生活不规律而导致血糖过高,且有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对身体健康有更不利的影响,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新文主任讲道,血糖波动大可能由饮食、运动、药物、压力等多种因素引起,黄主任建议,为了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并采取科学的方法稳定血糖水平。今天,黄主任就讲解一下与血糖波动相关的健康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2b15ef4744f1f263477401d298d903.jpg)
一、血糖波动大,要加强检测,如何检测血糖?
黄主会说,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血糖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下是常见的血糖检测方法:
1. 自我血糖监测(SMBG)使用血糖仪:通过指尖采血,使用家用血糖仪测量血糖水平。检测频率:初诊或血糖不稳定时:每天检测4-7次(包括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等)。血糖稳定时:每周检测2-4天,每天1-2次。注意事项:采血前清洁双手,避免使用酒精棉片(可能影响结果)。轮换采血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采血。![](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3c93549ebd6f06fddcb58649ee6ecc.jpg)
黄主任建议,有些血糖波动大,且夜间血糖波动大的可佩戴动态血糖仪进行监测:
设备:佩戴一个小型传感器,实时监测血糖水平。优点:可以连续监测血糖变化,发现夜间低血糖或餐后高血糖等波动。适用人群: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或需要精细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检测意义: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目标值:一般建议控制在7%以下,具体目标需根据个人情况由医生确定。检测频率:每3-6个月检测一次。二、提醒糖尿病友:要应对血糖波动的特殊情况
黄主任提醒大家,要注意防低血糖,尤其出现以症状,要及时处理:低血糖:症状:出汗、心慌、头晕、饥饿感等。处理:立即补充15克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果汁),15分钟后复测血糖。二、血糖波动, 要怎么降血糖?黄主任进道,控制血糖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以下是一些科学有效的降血糖方法:1.饮食控制选择低GI食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可以缓慢释放糖分,避免血糖剧烈波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每餐主食量控制在50-100克(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避免过量摄入精制糖和高淀粉食物。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如燕麦、糙米、蔬菜)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稳定血糖。少食多餐:将一日三餐分为5-6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2.规律运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力量训练:每周2-3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深蹲),可以增加肌肉量,改善血糖控制。注意事项:避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必要时补充少量碳水化合物。3. 合理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治疗,切不可自行为之,常见的药物治疗如下: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等,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胰岛素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注意药物副作用(如低血糖),及时与医生沟通。4.生活方式调整黄主任说,许多人因为春节没控制好体重,生活也不规律,所以调整生活方式对血糖控制很重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保持健康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减重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可能加重血糖波动和并发症风险。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减轻压力:长期压力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5. 定期复诊:黄主任提醒广大糖尿病友,节后一定要上医院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血糖波动大的糖尿病人,上医院检查治疗非常重要,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诊一次,医生会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067027b6296027b345987e610266581.jpg)
四、专家总结
黄主任最后总结道,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和神经伤害大,易引起并发症,所以需要通过科学的血糖监测和综合管理来控制血糖。自我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常用的监测手段,除了自我管理外,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干预,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