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以前的宝宝确实很乖巧可人,学会抬头,学会坐立,学习爬行,慢慢的到了一岁左右开始学会了直立行走、爬上爬下了。在这样一个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容易被家长忽视,就是随着孩子年龄、心智的发展,一岁多的孩子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萌芽,他(她)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了,而且,孩子天性就具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这么大的孩子,无知无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确实容易发生一些跟大人的要求想违背的行为。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尤其是自己带二宝的全职爸爸,我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没少经历过这样的体验。
我的带娃经历大女儿当年带的比较少,而且女孩相对比较乖巧,很听话,很少违逆我们的意愿,所以,跟她提要求的时候,极少出现发脾气的情况。
二宝(元宝)就显著不同了。
小家伙学会走路之后,开始到处跑、到处爬,东摸摸西摸摸,抓起东西就往地上扔,不过好在早有准备,将大部分看上去危险的物品都给收起来,锁进柜子,放到孩子够不到的高处了,不过,仍然无法避免元宝给你闹出心惊肉跳的事情出来,即便你训斥他、阻止他,也难以让孩子放弃。
孩子是6月份的,夏天的时候刚好一岁多,看到落地扇在旋转吹风,总是表现的非常好奇,不停地跑过去按落地扇的开关,你跟他说“宝宝听话,不要按,风扇被按坏了”,他压根就不明白什么意思,继续玩他的。这还算好,他会尝试将手指头往风扇的网罩里面伸进去,想要去摸旋转的叶片,这可把大人吓坏了,跟孩子说了很多次,孩子却总是我行我素,最后我想了个办法,找了几根硬的红薯粉丝,在风扇开动的情况下,把还在叫过来,当着孩子的面把粉丝伸进风扇里面,让孩子看到粉丝被打断的场景,再告诉孩子这么做的危险性。终于,小家伙再也不把手伸进去了。😆
家里墙上的插座,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孩子容易够到的我都会插上安全保护插头,以免孩子因为好奇,拿手往里面捅,不过,同样没有阻止得了孩子的好奇心。有一次我在客厅拆一个电器,手边放了螺丝刀之类的工具,当我专心拆完一个部件后,抬头猛然看到元宝拿着螺丝刀对着墙上的一个插座往里面捅,当时吓的我冷汗直冒,赶紧夺了过来,不过,这种试探插座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为了让孩子认识到用电的危险性,我知道讲太多道理,孩子也很难懂,后来,我抓了两只苍蝇,当着孩子的面,用电蚊拍去电击这些苍蝇,让孩子看到电的威力,尤其是冒出火星的样子,给孩子不小的震撼,在那之后,孩子就轻易不敢随便乱碰插座了。
类似这样的体验还有很多,比如孩子要去摸饮水器的开水,我就用水杯装上比较烫的热水让孩子去摸,用牙签轻轻的戳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尖锐物体带来的疼痛感觉,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而不是说教,确实效果会好很多。
认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很重要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认知的过程,尤其是一岁多两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萌芽发展,开始产生自己的想法,开始尝试挑战父母的意愿和要求,这种对边界的探索和突破,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
此外,孩子发脾气,往往跟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遗传以外,父母和家人在生活中、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负面情绪和发脾气的行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建立行为认知模型,也会有样学样的这样做,所以,要想让孩子有好的脾气性格,父母和陪伴孩子的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脾气控制。
家长可以怎么做?孩子任性发脾气,确实令很多家长头疼不已,但是,简单粗暴的禁止和呵斥,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还可能对孩子的性格、习惯的形成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一、控制自己的脾气
家长的脾气性格,往往会对孩子的心智发展和性格形成带来很大的影响,当孩子做出你不允许的行为的时候,如果你对孩子发脾气,一方面容易造成孩子产生恐慌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向你学习,在不开心的时候,通过发脾气来宣泄情绪。因此,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出格”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尽量保持和善、坚定的态度跟孩子进行沟通。
二、给孩子安全的体验机会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靠“堵”、“禁止”的方式来进行的,我们需要给孩子学习、体验、试错的体会,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和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是有危险的,正如我给元宝提供的体验方式一样,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了,他才会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维逻辑,来建立自己的行为规范。
三、跟孩子定规矩,一起遵守执行
老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虽然我们要给孩子试错和体验的机会,但不代表可以随意的任性,家长需要在生活中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比如,饭前洗手,饭后刷牙,动画片只看10分钟,不玩手机等等,这些规则,不仅仅是约束孩子养成习惯,更需要家长自己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
四、转移孩子的关注点和注意力
当孩子一定要做某个你不允许他做的事情的时候,如果道理讲不通,为了避免陷入僵持和权利争斗,建议家长可以用其他的事物,比如玩具、游戏活动、食品等,吸引孩子的关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当孩子的关注点被转移后,他的焦虑情绪会得到缓和,自然而然会忘记刚才争执的事情。
说在最后的话: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需要学会的技能,给孩子机会,帮助孩子成长,更是我们的责任,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无礼”表现而去斥责孩子,你一定要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