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今年的微信又有什么新变化了吗?没错,春节前夕,微信“送礼物”功能上线,被亲切地称为“小蓝包”,与红包和转账两大国民功能并列微信聊天界面C位。
十年前的春节,微信红包功能一经推出便火爆全网,引起了一股全民抢红包的热潮,并吸引了大量新用户入驻,迅速将“微信支付”推向市场,被马云视为“珍珠港偷袭”的微信红包,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那么,如今的微信蓝包能否复制当年微信红包的火爆神话,对同样具有社交属性的白酒市场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fcbccff0a018ba2bc4c0ac5597eda3.jpg)
其实微信蓝包不算什么创新形式,很多平台早就推出过类似功能,相较于其他平台,微信平台用户数量多、活跃度高,最无可替代的优势就是它的强社交属性。微信蓝包功能完善了社交电商闭环,从社交互动延伸到商品交易,随着功能优化和商家入驻,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在社交场景中完成购物决策,逐渐塑造“社交电商”消费新生态。但要成为主流消费模式,还需克服商品品质管控、售后服务标准化、消费者习惯培育等挑战,想要复制微信红包的成功,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微信的“电商梦”,可谓前路多艰。
一直以来,白酒在中国社交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春节等节日,是传统的送礼佳品,它与同样具有社交属性的微信蓝包天然契合。对于消费者来说,微信蓝包的推出为白酒消费开辟了新的场景,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白酒可以作为一种虚拟礼品在社交网络中流通,让送礼更便捷,消费者无需亲自携带沉重酒品,一键即可完成心意传递,不仅省去了信息沟通的繁琐,还能避免接受礼物者地址信息的泄露,同时,这种新的送礼方式也可能重新激发年轻消费者对于白酒的消费兴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0e7071b7b75af1f3bf7878447c92d6.png)
而对于白酒品牌与商家来说,微信平台积累了近13亿用户的海量数据,微信蓝包功能有助于白酒企业获取消费者购买行为、偏好、社交关系等信息,基于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目标客户,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同时,通过微信蓝包的社交裂变效应,快速提升品牌曝光度。
但从现阶段微信蓝包的表现来看,春节期间,休闲零食、糖果巧克力、毛绒布艺等这类客单价低但节日氛围浓厚的商品类目订单量旺盛,书籍作为黑马选手,多个书籍品类送礼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00%。其实,可以快速适应“微信蓝包”功能的多为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很可能不会将白酒作为送礼首选,而以往习惯春节送白酒的消费群体,则更倾向于线下送礼的形式,所以白酒在微信蓝包中的订单量目前没有明显优势。
总体而言,“微信蓝包”不是白酒市场的“急救药”,而是颇有效果的“营养品”,它有成为热门白酒营销新渠道的潜力,但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宣传普及和营销推动,逐渐塑造“社交电商”白酒消费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