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中国:你总能找到可持续与商业利益结合的办法

第一财经YiMagazine 2024-10-09 09:52:47

如果一个公司的业务足够多元、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足够渗透,它与可持续事业的关系就会密不可分。

3M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这家跨国材料巨头在百余年的历史中开发了6万多种产品,如今已经拥有49个技术平台,业务从消费者端的居家、护理、装饰收纳、办公等,横跨到工业制造、汽车、安防、交通、材料、半导体等产业。可以说全球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使用过3M的产品。

如毛细血管般丰富的业务布局,使得3M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既责任重大,又充满潜力。它自己的生产研发、它的供应商、它的客户,还有它的产品本身,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做出贡献。而3M也的确是这样做的,这一点在中国区体现得最为明显。中国是3M全球第二大市场,已在此地耕耘40年的3M不仅把它全球的可持续事业延伸过来,还基于中国市场独特的创新基因和强大的技术平台,找到了许多可持续的新玩法,形成了一整套绿色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拓展了可持续事业的可能 性。

绿色创新:企业机制是源动力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不对立,我们一直努力寻找二者的平衡点,通过创新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实现共同发展。”

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 丁泓禹

3M在中国有7家工厂,生产上千种产品,自身产业链的改进是它可持续事业的基础。

从2019年起,3M就承诺所有的新产品都需要体现可持续价值承诺。3M的新产品可持续价值承诺涵盖每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可复用性、可回收性,节省能源、废弃物和水资源,以及适用于特定产品的可再生材料。

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3M的呼吸防护面罩。这款产品的作用就是在工业环境中保护从业者,如今,3M希望这款产品本身的生产过程也能保护环境。从产品设计开始,3M就尽可能选择可再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则尽量将材料的使用量和能耗减到最低;在包装运输环节,3M还会与供应商协调,使用低排放的电动车运输。过去两年,3M面罩类产品共减少碳排放超过2000吨——相当于种植12万棵树木的减碳效果。

而在生产方面,3M中国的实践走在了全球前列。位于上海化工区的工厂是3M在中国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如今,3M在这里引入了一整套数字化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对上海化工区工厂每一条生产线、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环节的能耗监控。

这套能源管理体系对于能源结构相对简单的工厂来说并不困难,但3M上海化工区工厂的能源结构复杂,除了电能外,还涉及蒸汽、天然气等,这对于软硬件的结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3M已经计划在全球逐步推广这套数字化能源管理体系。

当然,这样的做法对产业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要有足够的原生动力,不断拿出新的可持续创意,这就需要内部机制的支持。而3M可能是这方面实践最早的一批跨国公司之一。

早在1975年,3M便推出并实施了“污染防治投资项目”,即3P计划(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在当时,业界普遍讨论的还是如何在产生污染后去治理,3P计划则希望污染从一开始就不被制造出来。不仅如此,推出这个项目的高管林博士(Joseph Ling)当时就确立了一个目标:从源头消除污染的产生,并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不对立,我们一直努力寻找二者的平衡点,通过创新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实现共同发展。”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 说。

在3M,任何一名员工都可以向3P项目管理委员会提交项目——这个委员会由30余位环境、健康和安全(EHS)专业成员组成。同时,公司各部门的副总裁还组成一个3P统筹委员会,负责审批全球的3P项目。符合标准的项目会获得公司的资金支持和项目奖励,以褒扬员工和团队在项目中采用创新方式,有效减少废物、防止污染,并为公司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P项目还进一步放宽标准,不再需要满足1000美元的资金节约要求,同时将项目范围进一步拓宽至日常维护等更多项目。门槛的降低也进一步释放了员工的可持续创新动力。

绿色共创:与供应链和客户携手前行

“3M中国设立了很多技术研发的应用中心,并且向客户开放。许多可持续的创新都来自于与客户的共创。”

经过50年的实践,如今3M的3P项目乃至整个可持续事业早已不限于公司自身的产品和业务,而是拓展到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乃至客户层面。3M中国意识到,只有带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一起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3M中国对供应商的环境、健康、安全(EHS)标准有严格要求,确保每一个合作伙伴都符合中国的环保法规,并且在可持续发展的绩效上不断改进。3M要求其材料供应商提供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并对供应商实施定期监督,以确保其EHS系统的执行情况。如果供应商在可持续发展上未能达标,3M保留终止合作的权利。

为了进一步减少碳排放,3M中国在物流环节也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在上海,3M与一家物流公司合作,要求对方在市内配送时必须使用新能源电动卡车。尽管目前电动卡车的跨省运输还存在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局限性,3M中国已经在努力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华东地区,逐步实现更大范围的绿色物流。

使用电动卡车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还在运营成本上有显著优势。电动车的充电成本远低于传统燃油车,使得这一转型具备长期的经济可行性。

如果说供应商管理是可持续的应有之义,那么带动客户共同行动就是更有挑战的部分。3M在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就是胶带。胶带是3M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在工业领域也应用广泛。而传统的胶带产品在使用时往往伴随着大量多余废料的产生,不仅浪费资源,还增加了客户的处理成本。

3M中国洞察到了这个痛点,把“减少胶带浪费”作为产品创新的重点方向。最初的办法是做大一卷胶带的长度,从最早的数十米,不断拓展到1500米的惊人长度。这么做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单卷胶带的轴心用纸,当然,这也需要3M的研发人员创造性地拿出名为“毛线卷”的胶带捆绕方式,以适应客户需求。

但这还不是终点,最近3M在中国尝试了新的方法,就是直接把胶带的生产线搬到一个家电客户的生产线旁,让它们融为一体。此前的方法虽然已经大幅减少了废料,但只有生产环节直接移动到客户的生产线旁,从本质上实现胶带的按需供应,才能把胶带应用过程的浪费降到最低。“这么做从绝对值上我们供应的胶带量减少了,但客户的满意度增加了,双方的成本都减少了,从长期看它的商业价值是更高的。”

类似的案例还出现在汽车领域。涂装车间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耗能大户”,而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步骤是漆面瑕疵修复。尽管涂装车间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足够高,但难免出现一些细小的漆面瑕疵,此时就需要再次修复。过去的主流方法是人工检测,这不仅会降低整个产线的布局效率,也会带来品质的不确定性。3M就联合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漆面瑕疵修复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3M丰富的“技术实力包”也得以体现价值。

“3M中国设立了很多技术研发的应用中心,并且向客户开放。许多可持续的创新都来自于与客户的共创。”丁泓禹告诉《第一财经》杂志,在他看来,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降本增效的工具,3M中国希望帮助客户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绿色研发:技术驱动可持续未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双碳’目标与3M的发展目标紧密契合,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追求更前沿的可持续技术研 发。”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企业,3M中国在可持续研发方面的努力尤为突出。这种尝试有的是基于既有技术的创造性应用,有的则是在现有技术平台基础上的前沿研究。

3M中国的绿色研发不仅依赖单一技术,而是通过其全球49个核心技术平台,为未来的可持续世界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平台涵盖了从材料科学到光学膜、从空气过滤到碳捕集的多个领域,每一个平台都为3M的可持续产品研发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储备。

以光学膜技术为例,3M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将阳光按波长分离的膜技术,将有助于植物生长的光引导至温室,同时将剩余的光用于太阳能发电。这样的一体化技术,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还将太阳能发电技术整合其中,展示了3M在跨行业技术整合方面的创新能力。

此外,3M在中国的本土研发中心也是公司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3M中国拥有近500名研发人员,并已贡献了超过千项专利,这些本土创新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也推动了全球可持续技术的进步。

在前沿创新方面,3M正在开发对未来能源至关重要的技术。氢燃料制备就是其中的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氢燃料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3M通过其先进的催化材料,大幅降低了氢气制备的成本。这种纳米级催化材料极大地提高了电解水制氢的效率,使得氢能生产变得更加经济可行,为绿色能源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氢能制备方面的技术,不仅推动了绿色能源的发展,还为未来的可持续世界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丁泓禹表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双碳’目标与3M的发展目标紧密契合,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追求更前沿的可持续技术研发。”

自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3M中国始终坚持“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战略,不断推动本土化发展和创新。目前,3M在中国已经拥有7个生产基地、4个技术中心和2个物流中心,上海的3M中国研发中心更是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在中国市场,3M不仅创造了6000多个工作岗位,还通过多样化的技术和产品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完善的研发、生产体系,是3M在可持续上能不断创新的基础。未来,3M将继续发挥其技术优势,以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0 阅读:1

第一财经YiMagazine

简介:第一财经YiMagazine带你一起探索明亮的商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