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儿时间《哪吒2》在春节档各大影院的爆火,票房超120亿的战绩让人不得不叹服这背后是怎样的创作团队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群“魔童”。
有关哪吒导演的饺子的相关也同步流出,他的那句”天下之事都不新鲜,所有难做的事都是人做出来”,这种近乎英雄主义的“all in”让人触动,也让人深觉难得。

当一个人死磕他所热爱的事业,并且坚持一种长期主义,他就会生出无往不利的铠甲,在自己坚守的领域里所向披靡。
在白茶教室的视角来看,有时做茶也需要一种长期主义,在自己认为“对”的领域里坚持,无畏市场的变化与更迭,而这种“对”的核心往往关乎茶的本质,茶立足于人们的终极效用。

*山场主人陆云强
本期白茶教室山场主人陆云强是柘荣最大面积单株茶拥有者,而谈起单株茶,他也像拥有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执拗般的立足于茶的英雄主义,带着冷静的思索与视角打开另一种特殊的存世姿态,但同时又是最贴近于事物本源的姿态。
01.
柘荣最大片单株有机茶基地
——从无到有的成就感
白茶教室去年有推送过一篇《擦边?蹭流?恐怕你误会白茶的单株了!》我们也有提到过关于单株茶的争议,不同于市面上玩概念般带有炒作嫌疑的擦边蹭流,柘荣则是实实在在做茶的单株种植这一派的。
柘荣在行政区域划分上隶属于宁德,与浙江泰顺,福鼎,福安等接壤,属于全省产茶量第三的茶区。但是在江湖地位上,柘荣一直都是“不太起眼”的存在。近年来,柘荣人与柘荣茶开始在白茶舞台上展露头角,诸多大赛茶王奖项均被柘荣包揽,也不得不让我们将视角移向这里。

*单株有机茶园全景,这是一处由自然拥趸着的生态茶园林,向阳而生的茶枝桠舞动臂膀浸润春风
这次我们采访的山场主人就是有着柘荣最大面积的单株有机茶基地的陆云强,同时又是多项白茶斗茶赛事茶王的获得者。
这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采访。

这里先插播一段新闻,在2024年12月30日,由宁德市市场监督局发布的《DB3509/T 022-2024 柘荣高山白茶单株栽培技术》的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柘荣高山白茶单株栽培的茶园规划建设、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茶园采摘等要求。
同时,标准里明确指出单株种植的概念是选择自然生态优良的适宜山地,经科学合理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海拔在500米以上茶园的适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叶,经特定制作工艺制成的具有独特品质的白茶产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是以柘荣县为主申报方,陆云强的福寿长铁山基地就是作为《福寿长单株白茶栽培技术规范》的对标基地的文件。
不同于台地茶紧密的行距,节约管理成本的紧密茶园规模,单株茶也太显得特立独行了点。
在我们采访的山场主人陆云强的柘荣铁山单株茶有机基地里,行间距3米的保留让茶树拥有了生长期无限升发的空间,还原茶作为木本科植物自身的生存能力,与环境互生互利,并且得当采摘为人所用。
这是对自然生态深刻理解后的取舍,也是尊重茶,尊重自然规律后的选择。

*单株茶是在种植初期就以点状种植的方式
有机茶园基地的海拔在柘荣800-900米的铁山独立山头,周围生态林葱葱绵延,柘荣属于高山茶区,大家都知道高山云雾多,温光水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都是利于茶树生长的先决条件。
但是却常常忽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岩石层厚土壤层薄适合种茶的区域,土壤机制主要依赖岩层的风化,并不足以供给茶树生命周期的生长就需要对土壤层的改良和培育。

*茶园周边岩层多样化
为此,陆云强的有机肥土壤种类包含了商品有机肥、羊粪、油菜籽麸、茶籽麸等,还有由猪粪羊粪秸秆生石灰等发酵之后的绿肥等。

*为茶园专门设立的发酵厂,这在其他地方是少有的
土质层本身以岩石风化的疏松砾壤以及丰厚有机质给表层植被提供了大量的繁衍栖息地,绿草丰茂为茶园保水同时在冬季枯死后又为茶园提供有机质,蚂蚁有益虫等生物的存在也让土壤的疏松度增加,为茶树的生长保驾护航。

*夏季单株有机茶园草木繁茂,也不用刻意除草
陆云强为了这近千亩的福鼎大毫单株有机茶基地的土壤改良做了十几年。最早这片基地属于原生林,从自己开路拓荒,到土壤改良到种植茶树,再到单株有机茶园的申请,全过程亲历亲为的陆云强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在基地的建构上。
看着已具有生机盎然模样的有机基地,他又是欢喜的,也甚是觉得“值”,也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成就感,更是对心中理想茶园生态的现实呈现。

茶园中的陆云强满含笑意,既悦心于我们对于单株的“看见”又醉心于成果的完美呈现。关于我们的好奇,为什么非要做单株茶,初衷是什么?他又会略带严肃的口吻说,最初的愿望是想把柘荣当地的特色生态产业做起来,而茶属于健康属性的饮品,怎样才能做到健康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不能打农药,怎样才能不打农药呢?反观自然生长的树木,没有人为干预照样活得很好,所以让茶恢复以树的模式去生存,回归本来。
02.
单株种植难点堆满
但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
陆云强的日常处处都有着现实意义的思维,他常用贴近生活的事例理解做茶这件事。
比如人工种植草药与野生草药的效用区别,大棚蔬菜与生态蔬菜的口感之分等等,经由自然孕育的产物总带着不由分说的“天然滤镜”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这种自带农耕文明基因的文明自信深入身骨,也引领着他回归土地重塑茶所生长环境的应有框架。

所以,当我们需要茶更加天然的健康属性时,就难免生出对种植条件的要求,在一步步反向思维的倒推下,选择单株在陆云强看来又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有机茶园里的太阳能生物诱导杀虫设备
整片茶园的建构都带着平衡与整体感,茶园的草是不刻意除的,满山的山苍子是为茶园驱虫的“良药”,茶园里的野生动物与鸟类的出没为周围生物提供天然觅食所,羊羔和鸡等家禽是除草后备军和有机肥供应商。
一派茶与生态的共生不仅造就了旖旎的景观还让食物链各方彼此各取所需,这也是一种正向循环的生态农业的最好范例。

在采访中,他很兴奋的像我们介绍着单株茶种植之下茶树的优势。
比如没有过度索取的茶树留养出壮硕的茶树枝干,也孕育出饱满肥大的芽头,深秋茶树上已经拥有的驻芽,经过半年的生长期,在立春前才开始膨胀萌发,这之间积聚的能量全部来自整株树的供给。

*福鼎大白茶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而整个有机茶园建立到前年为止,单株茶园不干旱也不需要特意打药除虫,这也是山场主人最自豪的地方。
单株种植的方式对于茶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拥有优势的同时也有很多“软肋”。陆云强给我们一些数据,单株种植的规范标准是每亩200株—450株,而台地茶的眉目茶树数量是3000-4500棵不等,而他的单株有机茶园,每亩茶树才100多株。

*单株福鼎大白茶树
单株茶树从种植到可以开采的周期是5年,而常规茶园管理好的3年就可以进入丰产期。
同时采摘季时,当其他茶园三级牡丹采摘成本为2-3元时,单株茶的采摘成本却是20-30元,并且因为没有修剪茶树生长高度达2-3米,凹坑里水汽充足的甚至长大4-5米,采茶时需要用梯子爬上去采,很多采茶工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无疑又多了一层人工“风险”。

那么既然单株茶难采,为什么要刻意控制茶树生长高度呢?陆云强给我们的回答是,茶树生长的高度是由自己所处环境决定的,不需要我们过度的干预,也不打算控制,能长成什么样就什么样!
尽量不要去干预它的长势,这是他做单株茶园的原则之一。
03.
单株茶的赛场战绩星光熠熠
——一出场即茶王
柘荣茶在白茶大赛中的耀眼表现,白茶教室不止提起一次,频繁的榜上有名不仅来自柘荣人对白茶工艺的精准把握,还在于柘荣茶地域性优势的存在。
而对于山场主人陆云强的单株茶,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拿到茶王也是家常便饭。

*山场主人陆云强
从2020年到2024年,从柘荣县级到宁德市级再到全国性的赛事,柘荣单株茶都能够稳稳收获茶王以及特别金奖荣誉。
比如2020—2021年单株白毫银针获得中国长寿之乡·柘荣茶王赛茶王、2021年“宁德杯”品牌商品茶比赛银针茶王,2021年518藏茶节·中国白茶品鉴大会白牡丹组茶王,2022年“张天福”杯暨第十九届闽茶杯(春季)白茶审评状元,20223年第四届中国白茶品鉴大会白毫银针组茶王以及2024年第二届“海峡杯”白茶茶王争霸赛白毫银针组茶王……

这么多的战果就是不争的事实,就是单株茶不由分说地优势是受权威专家和现行审评机制下认可的尖子生。前面提到鉴于这种植方式而使得单株茶茶样在原料上就有着整体的统一性,而茶芽饱满肥壮这点上就有了一定的外形优势。

除此之外,单株茶叶在内质滋味上厚重度也优于同等级的普通台地经过频繁修剪的茶树,更何况更具有复合生态管理的茶园模式,让它有着更浓强的茶气韵味与耐泡度。

这些综合表征的优势是让它成为茶王座上客的必杀技。
在斗茶赛中面临竞争对手在干评和湿评相差无几时,进行加时赛是单株茶常有的事,但最终获胜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内质顺滑与丰富度上,这让它尽管处于竞争激烈的大赛中也不输其他茶样。

茶的表现就是茶的语言,也代表由地域、土壤、管理方式之下的茶的综合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