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都清楚互联网大佬们都喜欢放豪言,他们进入汽车行业也是一如既往,只是随着近期一旦严重交通事故,证明了新造车并无法改变汽车行业,原因是汽车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需要扎扎实实的研发投入,真正将安全技术做得足够可靠。
一、重资产的汽车行业
汽车制造自然是重资产行业,与手机行业很不一样的是汽车几乎无法采用代工模式,至今为止推出汽车的品牌几乎都拥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厂,而汽车制造厂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此前多家新造车都说他们投入百亿资金,耗费数年时间才搞定汽车生产线。
汽车制造的重资产还体现在汽车企业需要与产业链进行深度的合作,诸多汽车产业链企业多年来都与汽车企业进行深度的捆绑,原因就在于汽车的配件往往是每个品牌都不一样,产业链企业需要为每个汽车企业定制相关的配件,如此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汽车企业和产业链企业如此做,其实也是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汽车企业需要长期提供售后服务,毕竟汽车的使用寿命长达10年乃至20年,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保养,平时的碰碰刮刮也免不了,维修也是经常出现的,如此情况下,汽车企业需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而采用定制化设计的配件--甚至连一颗螺丝都是定制的,就能迫使消费者维修保养都在汽车企业的售后服务体系进行。
售后服务恰恰也是重资产行业,他们推出的4S服务体系,需要专门的汽车销售和维修店,这些服务体系需要大量人员,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维系。
如此的结果就是汽车企业维持长久的运作,就需要从制造、销售、售后服务都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并且得形成资金链条的良性运作。
二、互联网未能改变汽车行业
互联网造车的一大特点是他们可以迅速迭代汽车款式,然而时至今日,随着众多事故以及消费者对问题的反馈,却反应出这种快速迭代的方式存在的巨大风险,那就是快速迭代导致新造车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
相比之下,传统汽车企业在车型迭代方面要慢得多,他们往往3-5年才会推出一款车,而在推出之前,他们会对汽车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汽车的耐用性,毕竟汽车的使用寿命超过10年,诸多配件都得确保使用寿命超过10年。
新造车的激进还体现在芯片方面,传统汽车采用的芯片大约300颗左右,而新造车采用的芯片往往超过千颗,大量芯片的采用是为了提供更丰富的功能,然而如今的现实却说明过多采用芯片未必是好事,因为业界都清楚功能越多出现故障的几率就越高,而汽车事关生命安全,这些容易出现故障的功能可能危害行车安全。
一些新造车还存在忽视售后服务的问题,某新造车企业将零售和售后分开,零售店几乎是售后店的两倍,诸多购买了该品牌汽车的消费者在进行保养的时候才发现售后店如此至少,甚至有车主吐槽维修保养一次来回达700公里,耗费半个月时间。
三、新造车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以相当知名的两大互联网大佬为例,他们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后,都放出了许多豪言壮语,然而上一个在发展一年多时间之后,汽车销量已大幅下跌。
如今这个也曾意气风发,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新造车的销量大多从高峰坠落的时候,它仍然逆势上涨,一度让业界震惊,然而随着近期的重大事故,它的销量已出现重大波动,时间恰恰也是一年多点。
互联网大佬们造车为何都是一年多时间就出现变化?在于汽车这种产品影响巨大,大多数家庭买一辆车就是这个家庭的很大一部分财产,一旦出现问题,这些消费者必然会强力反馈问题,并通过口碑传播的方式影响其他消费者,有意买车的消费者会迅速受到影响。
其他新造车其实也已从巅峰坠落,去年他们处于最辉煌的时候,周销量动辄过万,甚至一度超越了B B A等豪华车品牌,那时候他们也曾喊出赶超的口号,然而如今即使是销量第一的新造车都在8000辆上下,近几周更是连连下滑。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到今天,电车一哥牢牢占据首位,而第二名就是一家传统汽车企业,其他传统汽车企业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而新造车的销量正逐渐被挤压,说明了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造车都好,车本身的品质和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豪言无助于他们在汽车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