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风范!胡适对毛主席的三次不恭不敬,折射出主席的大度与格局

魚跃世界 2024-07-21 13:47:00

王者风范!毛主席的谦虚和大度令人佩服!胡适对毛主席的三次不恭不敬,让人愤愤不平的同时,再次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感受颇深,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其深刻含义的认识!

近日读史,看到一篇反映毛主席与胡适之间的个人“恩怨”文章,其中有三件事特别让人五味杂陈,愤慨不已。

然而,仔细阅读完全文,从始至终,却看不到主席对胡适的一丝一毫批评和责怪,反而看到的是主席处处换位思考,替胡适“打圆场”,理解胡适当时所处窘境的不易。

顿时,突然让人眼前一亮,感到主席胸怀是那样宽广和豁达大度,容得下对自己有不同意见和看法的人,哪怕是对自己不恭不敬的人,主席也是虚怀若谷,谦虚以对,实在是让人敬佩和感慨。

资料显示,胡适对主席的三件不恭不敬的事,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1959年,胡适读完毛主席所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后,表情平淡地说道:“这首诗词很一般嘛,诗句没有一句是通的。”

按照许多人的话来说,作为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如此评价毛主席,对主席如此不恭不敬,理所当然要激起无数国人对胡适的愤慨。

二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美国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胡适时问道:“胡适先生,听说你和毛泽东先生早年就相识了,请问你如何评价毛先生?”

听到美国记者的提问,胡适当时只是微微沉思一会就回答道:“政治上我不谈,学术上,我认为,以毛泽东当年的水平,是根本考不上北大的。”

三是1958年,胡适再次对毛主席学识有过一番评论。资料显示,就在这一年的一天,当历史学者何炳棣与胡适在一起,话不过几句,两人就讨论起毛主席写的《沁园春》。

当时,胡适在看完主席写的这首诗词后,还是满脸的不认同。胡适指出,以毛的文学素养,恐怕还不配上他的北京大学文学班。

然而,在当时,何炳棣却持与胡适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胡适看问题很片面,不客观,在何炳棣看来,主席的这首诗词“不管是从意境、修辞、气魄等方面来看,都写得非常出彩”。

结果,在何炳棣与胡适的强烈争执之下,胡适最后才不得不承认,毛主席是一个有力的散文作家。

然而,综合来看当时毛主席对以上三件事的看法,都显得云淡风轻和轻描淡写。

据说,对胡适当时的不恭不敬,主席并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愉快,更没有过对胡适的半句责备和怒怼。

而是坚持换位思考,总是站在胡适的角度去想问题,去思考问题,从始至终都在为胡适开脱,对胡适持包容理解态度。

尤其是在第二件对主席不恭不敬的事上,主席并没有因此动怒,而是微笑着说道:“我们要理解胡适嘛,毕竟他现在是在美国嘛,他不想和我党有什么牵连。”

据说,毛主席与胡适是在1918年10月

相识的,那年,由于杨开慧父亲杨昌济的推荐,主席当时担任北大图书馆管理员,也就是在这期间,主席经常旁听胡适的课,因此两人得以相识。

也就是从那时起,主席一直十分尊重和推崇胡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很崇拜胡适。

据公开资料显示,胡适是在1948年12月15日,乘坐蒋介石派来的飞机离开北京(当时叫北平),先到台湾后到美国的。

此后,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及各种政治原因,胡适不得不留在了美国,这一去就是9年,直到1958年4月,胡适才回到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然而,在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还不到4年,也就是1962年2月,胡适在出席一场“中央研究院”酒会后,因心脏病突发离世。

许多人表示,在回顾胡适对主席的这些不恭不敬时,总是心生怒火,可一看到主席对胡适的如此这般大度,又让人心生几分镇静,乃至于越加佩服主席有如此宽广的胸怀,有如此让人难以言喻的包容和理解。

继而,就又会想到那句脍炙人口的俗语和金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许多人认为,比起主席的文韬武略和治国理政来,胡适在主席面前,真真切切算不上什么所谓的“大家”。

当然,尽管胡适在晚年对主席有过多次不恭不敬,但对主席的白话文,胡适还是恭维有加的。

在《胡适口述自传》中,胡适在一段文字就如此这样写道:“共产党人中,毛泽东白话文是写得最好的。”

还有,就是主席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那个时期,胡适对主席的文章也是给予肯定的。

那时,胡适称主席当时在《湘江评论》上的相关评论“是重要的文字,这些文字对于湖南新文化运动非常重要”,还说通过主席当时的这些文章,“让我们对湖南充满乐观”。

然而,尽管这样,不知为何,许多人一旦想到胡适对主席的那些不恭不敬,心里始终还是很不自在,一些人甚至还会怒不可遏,一时难以平复积压在心中的不平与愤怒。

2 阅读:134
评论列表
  • 2024-08-16 09:57

    小编水平差😂😂😂😂

魚跃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