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貌,千古文章,流光溢彩,荡气回肠

狗叔影视 2023-10-20 12:28:30

终于看完了《长安三万里》,确实「长」。

这注定是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也注定了会带来争议。

这种争议不是纠结杜甫是哪里人,从而带出「自古以来」的豫陕矛盾,更多的是来自于电影本身——观影门槛、历史铺陈、叙事方式、主题内核、角色构建、风格设计等等。

就影片本身来说,大胡子先说自己结论:

1、大唐风貌,千古文章,流光溢彩,荡气回肠。

2、需要一定的观影门槛。

3、值得18+亿的票房,以及这个评分、这份争议。

01. 观影门槛

是的,《长安三万里》需要一定的观影门槛。

倒不是说小孩子看不懂,他能懂,我那四年级的娃也都能看懂,也会跟着一起背诗。

然而,他还无法完全理解角色,即便给他讲解一遍,敲黑板说这是个必考点,他可能拿起萝卜刀,转头就忘。

然而,对于小朋友,《长安三万里》还是有必要的存在,至少让大家把诗背了,让那些诗人不再是语文书上干涩的名字,他们可以是「活的」。

李白也终于回归了大唐诗人的本分,而不是一位使剑打野的刺客。

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的成年人来说,《长安三万里》也是「成功」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唐,以及那些鲜活的角色。

特别是对于中年人,混迹社会,浪荡半生,终于可以放肆,又沉浸地理解那些诗句背后所饱含的欢愉和苦闷。

更棒的体验是,如果你对那些诗人的人生经历有所了解的话,自然极好,会更有情感代入,欢迎相关专业的同学,特别是学过《古代文学》的宝子们仔细食用。

02. 历史铺陈

追光很大胆。

啥意思?

回顾过去这些年的动画作品,大都逃不出「西游」、「封神」等传统IP,比如,《大圣归来》《魔童降世》。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追光自己,也在从传统民间故事中汲取内容——《小门神》《白蛇:缘起》《新神榜》《白蛇2》。

不同的是:

《长安三万里》没有选择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而为中国动画开启了一个新的路径,也就是追光所说的「新文化」,用实际行动唤醒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准确抓住国人的文化密码,借「唐诗」勾勒大唐风范,引发与观众的思想共鸣。

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安三万里》才是一部「根正苗红」主旋律,因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哇哈哈。

除了胆子大,追光还「尊古创新」。

而正是这个创新,给《长安》带来了争议。

嗯嗯,就是这个:

说实话,真犯不着。

大家都是古都,从历史上到现在,明明可以一起联动,一起进步,一起把历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这可好,把劲都用到这上面。

套用至尊宝的话来说——何必呢,何苦呢?

这话可能让洛阳群众听了难受,我抛开自己西安人的这个背景不谈,从文艺作品创作角度来看。

在中国文艺发展过程中,类似这种较真史实的争论可不止发生过一次。

如果把历史改编题材的创作逻辑做成一个天平。

它的左边就是真实的史实,当然,也是相对真实,毕竟历史也是由人撰写的。

它的当代产出结果之一就是历史纪录片,故事性弱,历史叙述性强。

而它的右边就是完全的虚构,更像是借用了一个壳子,或者立意,其内核是完全创新,就好比《大鱼海棠》《哪吒重生》。

但我们不能就此进入非左即右的极端逻辑,这中间其实还有很多个维度。

比如,我们喜欢看的《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它们的大历史脉络没问题,是民间对历史的通俗化演绎。

这里咋就为啥没人吐槽程咬金用斧子呢?

再比如,郭沫若当年创作的各种新编历史剧,那里面的角色大多带着新时代的观念和思想,当时也被人各种吐槽。

此外,还有类似于《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就属于戏说的范畴了。

你看,在彻底史实和虚构之间,还有这么多的类型。

邹靖,《长安三万里》的导演,也说过:(电影)试图找到与当代观众连接的切入点,在符合历史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再创作,让现代观众更容易代入自身,进入故事,从而使无比辉煌的大唐与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建立了映射关系。

人家导演也说了,在符合历史大原则的基础上,再创作。

那为啥一些人就抓着《长安》的问题不放?非要去纠结李白和杜甫到底在哪里相遇,杜甫到底是哪里人。

03. 叙事方式

历史上来看,李白、杜甫在公元744年的夏天,同游时候遇见了高适。

那时候,李白44岁、杜甫33岁、高适41岁。

三个人结伴游历于梁宋之间,就是现在河南商丘附近。

他们还在孟渚泽打过猎,直到秋天才分别。

公元746年,三人在临淄相聚。至此之后,李白和高适就再也没有见过。

《长安三万里》大胆想象,虚构了高李二人的人生交集,让他们相识于青年时期,双方多次交往,多次在人生不同阶段相遇,使得高适成为了一个「诗仙」生涯的最佳见证者。

高适:志在天子堂-塞北从军受挫-十年耕读有成-边军幕府入帐。

李白:行卷交友-入赘游历-待诏翰林-受道再入赘。

然后,168分钟像是流水账一般记录了二人的生命过往。

不少朋友会觉得不习惯——这矛盾冲突不激烈,戏剧纯度不够,导致影片时间太长,缺少凝练,可以删减。

这样对吗?不对吗?

其实,没有人规定,叙事必须要怎么怎么样。

于是,问题出现,大家就不习惯。

我们已经被过多的商业化大片所套路和裹挟,也在短视频时代里消磨了自己需要具备的静心,过于追求那一瞬间的爽利与释放。

嗯嗯,别过分解读,我说是的情节设计方面的。

不是别的。

而,《长安》就像是葫芦娃爷爷讲故事一般,从高适的儿时开始,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

这恰恰是本片的特点,宛如中国古卷般的徐徐展开,蕴含古典诗意。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不无大笑地说:大胡子你还真能装X,实在没啥说的了,就这么说。反正就是说好呗?

谈一部电影么,就挺主观,有踩有捧很正常。

其实吧,我们看《长安》,不仅仅看的是高李或者那些大咖的高光时刻,也是看他们的散漫时光,而这些时光才构成了古人,乃至今人生命中的绝大多数。

更别说影片选择了一个冷门人物——高适。

因为相对于其他角色来说,在文艺视角下,高适的咖位实在不够看。

而这反倒符合了当今的主流,去英雄化,回归普通人的视角。

我们也很普通,我们这辈子也很难有这样、那样的成就,开始时就会像高适一样,资质平平,甚为无趣。

可就是这么个平淡无奇的「观察员」,用这种平淡重叙的铺陈方式,串起了唐代的那些传奇,包括自己。

04. 主题内核

那么,《长安三万里》到底讲了个啥?

我觉得这里面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见证」历史。

这一次的见证,不是书本上的,而是来自于视听想象。

通过李白、高适、杜甫、裴十二的仕途挫折、报国无门等情节与故事描绘,展现了大唐内部矛盾及问题隐患,由盛转衰的结局不可阻挡地到来,令人无可奈何,又心生感叹。

默默地拿出了当年的课本...

第二层,对诗人际遇的解读,建立与今人的情感连接。

所谓三万里,就像是「白发三千丈」或者「银河落九天」一般的比拟手法。

历史总是相似的,许多过往会在不同时代的文人墨客身上所呈现。

他们的失意、迷惘,理想主义的破灭,现实体验,不仅仅发生在李白、杜甫、高适的身上,也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生阶段为我们所感知、同步。

所不同的是,他们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还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人生参悟与沧桑,而我们憋半天可能只憋出个「我艹」。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中年大叔们会对本片有更高的赞赏,看他人,见自己。

当然了,这里也有着陈子龙「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的坚定表达。

既有国人对大唐盛世的美好追求与向往,也呈现出理想和现实遥不可及的距离,更横亘着要为追求梦想所面对的艰辛与困难。

但,无论古人,还是今人,这「三万里」都是我们每个人所要面对和跨越的距离。

第三层,满满的正能量。

嗯嗯,没错,就是那句「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多么直白的中国式浪漫表达——短短的一句话,把5000年来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表达到极致。

无论什么时代,除了种菜之外,这是另一种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

换句话说,这就是中华文明的精、气、神。

无论高适、李白、杜甫、王维,以及我们在历史课中认识的所有璀璨群星们,一直会伴随着我们,融入中华文化,引领着中国人民不惧艰辛,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向前,完成「三万里」的终极跨越。

嗯嗯,「高三十五,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最后,唠叨点别的。

有朋友不喜欢《长安》的建模,觉得很不对劲。

人物身体比例不协调,上长下短。

估计他们不是80后,也没看过《阿凡提》。

你看这古早木偶动画的阿凡提是不是就是这样?

唐俑是不是也这样?

不说人,说马。

《长安》里的这些个马咋都又肥又笨重,毫无美感。

这是好胖好肥硕的昭陵六骏里的青骓。

就凭这种胖马,我就觉得《长安》很不错的。

虽然说真实情况下,人和马的确不长这样,不过从建模和美术风格上,「以唐绘唐」的操作至少跳脱出了西方和日式动画的既定模式,也算是走出一种「文化自信」。

不过,自信了,就要懂得包容,接得住各界的批评。

毕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这些都不算什么。

起码在大胡子看来,《长安三万里》给了我一个很不错的大唐视听体验。

当然,并不是说《长安》很完美。

如果说对《长安三万里》心存可惜的话,那就是杜甫的角色有些单薄,王维的设置有些古板,张旭疯癫有余而雄浑不足。

此外,也有一些不合情理的地方,不过,都算是瑕疵吧。

这不比《封神》好看...

从先秦到汉魏六朝,汉字的灵动除了隐藏在诗经、楚辞、乐府、骈赋之外,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也为后面的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乃至中国文学打造了坚实基础。

《全唐诗》凡九百卷,唐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多人,共同构建起了中国诗歌的巅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而那时的大唐,会是多么波澜壮丽。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