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汉末三国中,智慧过人的谋士不在少数,我们可以脱口而出一连串名字: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郭嘉、荀彧、庞统......
但多数人,往往在说完十多个人名之后,依然未曾提及他的名字。
演义中的他实在是太没存在感,毕竟他所处的曹魏集团群星荟萃。
这位三国中优秀的战略家,就这样鲜为人知。
他是谁?提出过什么攻蜀灭吴的奇策?毛主席为何称他放长线钓大鱼呢?
勇略过人公元191年,一位13岁的少年亲手斩杀父亲宠信的仆人,并主动请罪。
父亲得知少年是遵循母亲的遗命所为,不禁大为惊诧,反而对这个儿子青睐有加。
一转眼,少年成长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并来到扬州避难。(黑-白-说-历-史防盗专用)
当地的几个豪强拥兵自重,甚至想强制劫掠百姓转移到江南地区。其中一个首领郑宝看中了这位年轻人的名望,想拉拢他一起实施这个迁移计划。
年轻人不想狼狈为奸,设计了一场鸿门宴请君入瓮。
奈何郑宝生性不好酒水,年轻人暗中派遣的帮手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出手。
既然如此,那就自己来吧!
于是,这位年轻人当众发难,直接用佩刀手刃了郑宝,将他的首级示众,并且威胁他们:曹公有命令,胆敢反抗乱动者,与郑宝无异!
最终,他竟然还成为郑宝部队的新首领。
这位年轻人,就是刘晔。
没想到吧,印象中是文弱书生的他,居然有着如此生猛的过往。(黑-白-说-历-史防盗专用)
算无遗策刘晔本身还是刘氏宗族。实际上,他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延之后,是真正意义上的刘皇叔。
在收敛郑宝的部队后,刘晔将其献给江淮的庐江太守刘勋。
当时孙策正在扫荡江东,因此假装与刘勋结盟,还献宝以表诚心。
孙策想要偷袭刘勋老巢的诡计被刘晔识破,但刘勋却不以为然,坚持出兵。结果,老家果然被孙策给偷了!
随后,刘晔又精准地指出:庐江地区的山贼陈策以前之所以还不归顺,是因为大局未定,而且没有派遣精锐前去。如今天下局势明朗,只要派猛将前去,再以大军压后进逼,陈策这样的小角色必然会不战自溃。
曹操按照刘晔所说进行安排,果然轻易平定了陈策的叛乱。
征讨张鲁的时候,由于其弟弟张卫坚守阵地,加上地形险峻,一时难以攻破。曹操在下令撤军后,有一部分士兵误闯张卫分部的营寨,导致敌兵惊乱。(黑-白-说-历-史防盗专用)
刘晔料定这是个好时机,力劝不要退军,继续进攻。
后来,凭借这转瞬即逝的机会,曹军一举攻破张卫,最终降服张鲁,占领汉中。
攻蜀灭吴战略在拿下汉中不久后,刘晔曾经劝说曹操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攻占刘备的益州。
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曹操拿下汉中,已经令蜀地的人民震动。如果趁此机会继续进军,由于刘备集团尚未稳住蜀川地区的人心,那么很多地方都会望风而降。
相反,若等到益州人心已稳,同时据有天然险地的优势,就难以征讨了。
只不过曹操当时没有听刘晔这个建议,错失了有可能一举攻灭蜀汉的良机。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孙权迫于分兵对抗的压力,不得已向曹魏称臣。
朝堂之上,很多人都为此庆贺,但刘晔却认为孙权表面称臣,内心其实并未臣服。
他还提出建议:应该趁着孙权全力抵御蜀汉进攻的时候,派遣大部队进攻东吴,将其消灭!
很遗憾,曹丕没有听取这个意见。(黑-白-说-历-史防盗专用)
后来,刘备兵败撤军,孙权果然又对曹魏表现出不臣之心。不过刘晔认为,此时已经错失攻取东吴的最佳时机,不宜冒然进攻。
曹丕这次又不听刘晔的意见,御驾亲征,最终无功而返。
善识人心的预言帝当时,曹魏有一位名士叫魏讽,当朝很多官员仰慕他的名望与他结交。
反复小人孟达率众投靠曹丕,深受其赏识。
刘晔见过这两人后,却笃定他们终究会叛变。
果不其然,刘晔一语成谶,魏讽和孟达两人最后都成为曹魏叛徒!
放长线钓大鱼魏明帝曹叡打算征讨蜀国,朝中大臣几乎都持反对意见。
刘晔私下觐见曹叡之时,认为伐蜀是可行的;但他重新面对百官的时候,又言之凿凿说反对伐蜀。
当时有一个叫杨暨的人,颇受曹叡信任,他也很敬重刘晔。他的意见是坚决反对出兵。
由于他和曹叡都不知道刘晔“表里不一”,因此曹叡特意召见刘晔当面对质。
但是刘晔到场后却一言不发。
后来,他私下向曹叡解释了原因:在他看来,灭国大计这种事情,不应该搬到台面上来讲,越少人知道越安全,否则容易泄露机密。
之后,他又跟杨暨说: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
翻译成大白话,大概意思就是说:
钓鱼的人要钓到一条大鱼,就必须尽可能地放出鱼线,并且不断追随它,等那鱼咬钩折腾得筋疲力竭的时候,便是制伏它的好机会,这时候就可以收回鱼线将其钓到。得益于这样的手法,钓鱼的人每次都有所收获。
因此,毛主席在阅读了《刘晔传》后,作了笔记: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可惜,这样一位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晚年却被听信诋毁之言的曹叡疏远,甚至发了狂病,最后郁郁而终。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