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慎用抗抑郁药物!这是有原因的

白影梅的笔记 2024-08-01 08:56:38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特点在于患者会经历抑郁和躁狂两种极端情绪状态的交替发作,这种疾病的首次发作往往出现在20岁以前,且终身患病率处于较高比例范围之间。 近年来,随着对双相情感障碍认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之前许多被诊断为单相抑郁甚至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实际上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导致了较高的误诊率。 一、真实门诊案例 近期在门诊,一位来自文山的母亲带着 18 岁的女儿前来复诊,母亲焦急地诉说着:“此前,我们先后去了省内的两家医院给孩子看病,一家医院诊断孩子是抑郁症,开了抗抑郁症的药;另一家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同样也开了抗抑郁症的药。” 然而,揪心的是,这个女孩就医许久,却一直有着强烈的轻生念头,情绪激动时甚至出现自残行为,正因如此,两家医院都确切地将问题指向抑郁发作,并先后开出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女孩的抑郁情绪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兴奋,兴奋过后又陷入深深的绝望,来医院复查的前一晚,她用小刀在自己手臂上划了口子,看到时伤口红肿明显。 在与女孩的交谈中,我明确的诊断她——确实是双相情感障碍,而且令人意外的是,年仅18岁的她竟然已有不少于10年的病史。 原来,这孩子在幼年时,父母就双双外出打工,她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环境中长大,还曾在小时候遭遇过极其不好的事情,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女孩未成年便早早辍学出来工作,有时和身边朋友玩得很好,整天喝酒游玩;但有时可能完全不想外出,不想与人接触,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悲惨至极,觉得家人不关心自己,未来毫无希望,半年前,她就曾因觉得活着辛苦、对未来不抱任何期望而自残,用女孩自己的话讲,觉得自己“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恶魔。” 女孩被确诊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由于明显的家庭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得不到有效情感支持的她,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轻生,或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释放压抑与绝望的情绪。 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抗抑郁药物使用和考量风险 那么,为何这个抑郁到自残和轻生的女孩,在服用了治疗抑郁症的药之后没有任何缓解,甚至还出现了更加兴奋、更加痛苦的体验呢?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经历抑郁发作时,治疗方案的制定极为复杂且必须谨慎,抗抑郁药物虽然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但是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却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转躁风险。 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无论是首次发作还是再次发作,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有不少患者可能会经历从抑郁状态转变为躁狂或轻躁狂状态,这种转变被称为“转躁”,这一风险是切实存在的。 尤其要注意的是,当患者抑郁发作并伴有明显激越症状时,转躁的风险会大幅上升,临床精神病学指出,激越性抑郁与更高的心境波动和交替发生率相关,具体来说,激越性抑郁患者心境波动和交替的情况比非激越性抑郁患者要严重得多,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激越性抑郁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的一种表现形式”的观点。 那么,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是否应完全避免抗抑郁药物呢? 答案并非绝对。 实际上,《精神障碍诊疗规范》明确指出,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中,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需严格监测转躁及快速循环(快速循环指患者在较短时间内频繁地在抑郁、躁狂或轻躁狂等状态之间转换)的风险,对于曾有抗抑郁药诱发躁狂/轻躁狂发作史、呈现混合发作特征或近期出现快速循环现象的患者,应避免或谨慎使用抗抑郁药物,同时,强调不应将抗抑郁药作为双相障碍患者的单一治疗手段,只有在患者面临严重抑郁症状或强烈自残念头,急需干预时,才考虑在严格监控下使用,双相障碍患者不应单独依赖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波动。 当前,对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主流的治疗推荐更倾向于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心境稳定剂,或两者的联合治疗,其目的在于稳定患者的情感状态,减少病情的波动,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例如富马酸喹硫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及丙戊酸钠等心境稳定剂。 三、临床案例分析 实践中,不少初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后出现转躁的情况,患者及家属往往误认为这是病情的好转迹象,实际上,这种情感状态的极端变化是双相障碍的典型特征,而非病情缓解的标志,因此,对于出现此类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调整诊断并优化治疗方案。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对于这类患者而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充分沟通与评估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境稳定剂,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感状态,促进其回归正常生活。 我们期待每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重拾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0 阅读:58

白影梅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