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亚于隆中对,精准预见三国格局走势,鲁肃的榻上策究竟说了啥?

江樵品史 2024-11-27 23:08:04

三国堪称是战略博弈的巅峰期,各方势力通过激烈竞争和相互制衡,一次次更改了历史的格局与走向。

然而真正构建起三国鼎立局势的,主要依靠几个战略顶层设计。其中就包括让曹魏得以快速发展并平定北方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刘备称霸一方并奠定兴复汉室基础的《隆中对》。

那么东吴有没有类似战略呢?也有,那便是鲁肃提出的《榻上策》,只是其知名度比不上前面两条而已。

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东吴的战略一再更改,前有张昭的归顺之论、周瑜抗曹取蜀两分天下的方针,后有吕蒙全据长江的战略。鲁肃的战略夹在中间,凭什么能被称为是东吴的立国之策呢?

榻上策“联刘抗曹、鼎足江东”的战略极具战略眼光,是一个顺应大势的长期战略。哪怕孙权多次变更战略思想,但兜兜转转,最后发现还是鲁肃的战略更有可操作性,更符合东吴实际。

因此鲁肃完全有资格比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荀彧,以及提出《隆中对》的诸葛亮,被视为三国最伟大的三位战略家之一。

那么“榻上策”有何独特之处?为何其能够从东吴众多战略中脱颖而出?成为影响东吴乃至三国格局的长期性战略?

鲁肃

200年,吴地,一场会谈进行中。会谈的发起人是孙权,他要会见的人是鲁肃。

眼前这位年轻人还不到三十岁。正值青春大好年华,他却没有那么多安逸享乐的心思。他勤于治学,与贤者交游,周济贫苦百姓,广受百姓爱戴。随后他北上投奔袁术,发现袁术法度废弛不足以成大事后,又率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几经转辗,在周瑜引荐下,他才成为孙权的座上宾。

孙权与鲁肃一番交谈,便觉得其阅历和谈吐不凡。看来这次是找对人了,孙权表现得非常高兴。

会谈结束,宾客起身退出,鲁肃也跟着告辞。但不一会,孙权又令人悄悄将鲁肃叫了回来:先生所言甚妙,我想了解更多。

两人合榻对饮,纵论天下大事。

当时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打得难解难分。虽然谁胜谁负一时还难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胜者将可以赢得整个北方。

这位胜者接下来会做什么?他会乘势南下吗?相比孙权,荆州刘表实力已经很强大。但面对未来北方强者,刘表可有一战之力?未来天下局势将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对于未来,孙权略感焦虑。

于是几轮饮罢,孙权便向鲁肃请教:

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当今汉室如大厦将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下的基业,期望能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什么良策可以助我成功呢?

......

错!

将军此言不妥,当今之天下,再无人可称霸!

且容在下慢慢道来。

鲁肃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陈述。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孙权所持观点,深受张昭的影响。

张昭是孙策的托孤重臣。

200年,孙策遇刺重伤,临终前他将孙权和诸多事务一起托付给张昭:

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张昭不负重托,忠心耿耿辅佐,局势渐渐稳定下来。

不过虽然张昭老成持国、经验丰富,但辅政时间一长,还是暴露出其缺点。

张昭作为儒学士大夫,自然是忠君爱国。从好的方面来说,他忠心不二,不会轻易叛主。但从坏的方面来说,他无法摆脱汉室正统的归属观念。

也就是说,不管朝中由谁做主,只要汉献帝还在,在原则上就该服从于朝廷的诏令。在骨子里,他还是自认为是汉臣。

正是基于张昭的这种认识,孙权便在头脑中形成创立“桓文之功”的目标。

但鲁肃打破了这种观念。他认为,“尊王攘夷”早成了过去时。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

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可最后没能成功,这是因为项羽害死了义帝。

如今的形势,不就像极了那时候吗?曹操,就像项羽,挟持汉献帝号令天下。可一旦不需要了,就会将汉献帝一脚踢开。在这种危险情形下,还非要听从名存实亡的朝廷所发诏令,岂不是给了奸雄以可乘之机吗?

曹操已经如此强大,将军觉得您有可能将其战胜,迎来汉献帝,成为天下霸主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既然如此,如果不能改变游戏规则,那岂不是一辈子都要受曹操约束?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应该鼎足江东,从变幻的天下形势中寻求机会。

......

从这段话中,可见鲁肃对时局的透彻认识:

1、当官渡之战还打得难解难分时,便认定曹操将统一北方。

2、“尊王攘夷”只适合在群雄逐鹿时,用于号召弱小诸侯抱团。但当天下已经和战国时期一般,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强势诸侯时,再打出天子旗号将不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3、提前预测南北对峙局面的到来。

当墨守成规已对自己极为不利,为什么还要苦苦坚持呢?

所以现在孙权要做的,是摆脱旧游戏规则的束缚,以更为务实的态度来迎接新游戏规则的到来。

这些离经叛道的新观点,让鲁肃喜提新对手张昭。

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诋毁他,说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

但鲁肃得到了孙权的支持。

正是这个观点的转变,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孙吴。

208年,赤壁之战前夕,张昭认为曹操挟天子征讨四方,若贸然抗拒曹操,就会不合于道义,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再考虑到曹操兵多将广、实力强劲,所以张昭建议直接归顺朝廷。

如果此时投降,曹操八成会将孙权调至朝中任一个不痛不痒的虚职,然后吞并孙权的部属,从此孙家在江东的基业将不复存在。

幸好鲁肃提前指出曹操“挟天子”的虚伪和空洞,让孙权提前在头脑中树立了“鼎足江东”的割据理念。

东吴渐渐摆脱旧有朝廷的束缚,对抗曹操的理念由此深入人心。

鲁肃的“鼎立江东”战胜了张昭的“汉室正统”。

张昭之策被舍弃

既然未来的趋势是南北对峙,但目前孙权的实力还偏弱,该怎么做呢?自然是想办法赶快把体量搞起来。

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

现在曹操就算打败了袁绍,但离完全平定北方还远呢。所以完全可以抓住这个窗口期,赶紧扩大孙家的地盘。

这就包括剿灭黄祖势力,讨伐刘表势力,总之就是沿着长江,有多远打多远。然后等到曹操南征之时,孙权自然就有足够的实力与之对抗了。

当然扩大地盘这件事,属于知易行难,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能够成功实现的少。

比如孙权之父孙坚就是在进攻黄祖的过程中遭遇伏击,被其手下乱箭射死。

如果一时间打不败刘表,难以快速扩张势力,该怎么办?

鲁肃提出了变通的补充条款:寻求结盟。

打不过就结盟嘛。

鲁肃的确垂涎荆州之地。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但在曹操即将南征的背景下,南方若继续内耗,搞不好大家就会一起完蛋。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现在荆州的局势很紧张,在曹操南征的压力下,刘表生病一命呜呼,刘表的两个儿子又不和睦,而刘备他们也管不住。

那么孙权应该做的,就是去了解实际情况。如果刘备的儿子和刘备等人还能够团结一心,那么肯定最好就是与他们结盟抗曹;如果他们内部已经分崩离析,谁也不听谁的,那么最好就各个击破,将荆州吞并了算了。

鲁肃去荆州借吊丧的名义考察一番后,发现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献出荆州投降曹操。在这种情况下,拿下荆州的计划已经失去意义。

拿不到荆州,鲁肃便退而求其次,着力促成孙刘联盟。总之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家抱团共同抗曹就行。

这便展现出鲁肃灵活务实的态度。他抓住抗曹主要矛盾,暂且放下荆州的得失,将重点放在联合盟友,形成南北均势。

靠着孙刘联盟,孙权刘备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孙权由此基本上达成了榻上策中所提“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此定型。

赤壁之战

榻上策接下来遇到的挑战,便是如何对待孙刘联盟的问题。孙刘联盟究竟是一项长期政策,还是权宜之计?

赤壁之战后,周瑜认为曹操一时失去了南征的能力,便试图推行他抗曹取蜀两分天下的方针。

他建议孙权将刘备拿下,然后挟持刘备来吞并其势力,为进军益州扫平障碍。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但这样的计划有明显漏洞:刘备的安危固然重要,但关羽张飞也不是吃素的。如果软禁刘备然后攻打其属地,孙刘双方势必展开一场恶战,必将两败俱伤。

而这,就正好让曹操渔翁得利。

因为实际形势并不乐观。曹操正试图开辟淮南战场,直接和东吴单挑。

209年三月,曹操“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

明知曹操要进军淮南,直指建业。如果这个节骨眼上,东吴分兵进军益州、讨伐刘备,多面出击岂不是会削弱东吴正面防备曹魏进攻的兵力,让东吴陷入覆灭的危险中?

曹操即便遭遇赤壁之战的失败,但其依旧具有攻打甚至灭亡东吴的恐怖实力。周瑜打破孙刘联盟谋求单干的想法属于自取灭亡,是完全错误的。

就算是“不生亮”,周瑜的策略也难以成功。

于是孙权放弃周瑜不切实际的“两分天下”,而是谋求与其他势力的合作。“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览英雄”。

就在这个背景之下,鲁肃参与提出了“借荆州”的办法,借出南郡的一部分,以换取孙刘联盟的保持与延续。

由此可见,只要曹操威胁还存在,且刘备依旧保持其实力,东吴就需要通过灵活变通的策略来长期维持孙刘联盟。

榻上策又胜过了周瑜“两分天下”的战略。

就算“不生亮”,周瑜的策略也难成功

接下来,就是榻上策最终实现方式的问题。

鲁肃提出,先“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如何做到“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那肯定是得拿下荆州。

虽然鲁肃很早就强调了荆州的重要性。但他却谨慎地提出:如果形势不允许,没必要强攻,结盟就好。

鲁肃认识到曹魏这个主要威胁不会变。在这个前提下,东吴完成所有目标都只能做增量,不能做减量。尽可能避免和盟友争斗而造成大的损失。所以在时机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必强行谋求达成目标。

但吕蒙却颠覆性地提出“全据长江”的观点,在实施手段上十分强硬:

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

吕蒙认为,只要占据荆州和白帝城这两个战略要点,然后派机动部队沿江巡航防守,就可以不需要依靠关羽,并且也不需要担忧曹魏的进攻了。

从战术上来说,占据两个长江门户后,确实增加了曹魏进攻的难度。但战术优势只是暂时的,东吴能否抵抗曹魏进攻,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实力对比上。

即便东吴占据了荆州,但到了晋灭吴时,晋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可见战略的失误是无法用战术来弥补的。

夺取荆州而造成的战略损失显而易见:

1、彻底破坏了孙刘联盟。

2、直接导致夷陵之战,双方都元气大伤。

3、曹魏谋主刘晔曾建议曹丕直接联合蜀汉灭掉东吴后将之平分。

4、东吴不得不分出一路兵力到荆州防守,增加了防守难度。

即便拿到荆州,孙权防守也极为吃力。那么孙权为何还要发起荆州之战呢?

本来208年赤壁之战就让曹操元气大伤,而217年汉中之战、219年襄樊之战,再次让曹魏两线受挫,加上曹魏国内也动荡不安,如果刘备像这样打下去,极大可能会实现翻盘。

那么对于孙权来说,最好就是和曹操联盟,打压一下强势的刘备。

孙权就干脆顺势而为选择全据长江,然后试图联合曹魏一起灭掉蜀汉。

“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孙权请出在荆州的刘璋,让其重新坐回益州牧之位,同时将手下将领周泰任命为汉中太守。

这就说明孙权做好了防守反击的准备,他计划着与曹魏结为盟友后,粉碎掉刘备的进攻,然后联合曹魏出兵将蜀汉灭掉,从而与曹魏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可后来曹丕不仅没联手孙权伐蜀,反而率三路大军伐吴,差点就攻下了江陵城。

孙权这才意识到,到底谁的实力更为强大,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一番掂量后,孙权还是不得不恢复与蜀汉的联盟。只是事过境迁,恢复后的蜀吴联盟只是空有其表而已。

吕蒙“全据长江”的战略,虽然在最终目标上与鲁肃的榻上策接近,但是实施过程简单粗暴,抛弃了坚持孙刘长期结盟这一战略,最终结果必然是不可持续、弊大于利。

这再度证明了榻上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夷陵之战,蜀吴两败俱伤

吕蒙的战略受挫后,东吴整体战略重回榻上策,再无大的更改。

凭借宏大的视野、异常精准地判断,以及强到可怕的洞察力,

鲁肃远胜过张昭、周瑜、吕蒙等一众战略高手,成为了东吴天花板级别的战略家。

而榻上策也成功影响了东吴几十年,成为东吴实际上的立国之策。

0 阅读:3

江樵品史

简介: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