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美国劳工部数据一出,美联储的降息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即便当时特朗普甩锅给拜登,但背后的真实原因却离不开特朗普政府在政策方面的自相矛盾:加关税和驱赶移民,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通胀能不抬头吗?
本身降息预期就在减弱,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席话更是让全球金融市场大惊失色。他表示美联储不急于降息,并暗示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了解特朗普总统的经济政策。
也就是说,后续美联储的降息政策,要取决于特朗普的关税战情况。由此推测,短时间内,降息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
但对美国而言,如果短时间内不降息,经济如何维系?
事实上,从中国的六代战斗机和DeepSeek等高科技成果问世后,美股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如果利率再降不下来,后面美股怎么办?特朗普又如何证明自己的执政能力?所以也不怪特朗普一直高呼应立即降息以配合关税政策。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美国经济陷入死循环已是客观事实:关税战推高通胀,低息又助涨通胀。他们既要股市长虹又要物价平稳,既要收割世界又想赖账不还。这等既要、又要、还要,哪有那么好的事?当然办法也有,那就是继续印钱。通过大规模印钞来刺激经济,短期内或许能够缓解一些压力,但长期来看,无疑是饮鸩止渴。而且这种做法后患无穷,不仅可能导致货币贬值、通胀加剧,还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所以现在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在各种压力和矛盾间走钢丝,而美联储也必须停下脚步,审慎地观察形势变化,伺机而动。
要我说,美国现在的困境就是天道好轮回。翻开历史账本,这一幕何其眼熟。明朝正统年间滥发宝钞搞出了“米贵钞贱”,蒋家王朝印金圆券印到买米要用麻袋装钱,所以从美国开始玩“关税+印钞”的组合拳,就注定了会成为21世纪金融版的“饮鸩止渴”。而且大规模印钞也会引发市场对美元信用的质疑。更绝的是,现在华尔街那帮人也早就闻着味儿了——黄金价格蓄力冲向3000美元,华尔街甚至已经开始憧憬3500美元/盎司的价格,伦敦金库都快被搬空了,这哪是避险,分明是给美元提前挖坟!
当然这也有可能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金融围猎”,美元霸权眼看就要崩了,美国自己也心知肚明。于是,他们开始打黄金的主意——现货黄金疯狂流入美国,实际上很可能是为了制造一场全球性的黄金挤兑危机。甚至他们还有可能在利用黄金为“后美元时代”布局,用“数字黄金”取代美元,玩一场“金蝉脱壳”的把戏。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黄金挤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用比特币、X货币彻底抛弃美元,赖掉天量债务,重建一个所谓的“X帝国”。这招实际上就是“烧账本”的升级版。但真要走上这条路,也注定是困难重重。
但客观来说,实际上现在形势并没有升级到这一步,目前特朗普最想要的,仍是稳住美元美股,稳住经济。

对特朗普而言,虽已接近黔驴技穷,但也并非无计可施。美元的相对霸权尚存,他仍可输出通胀转嫁压力。例如以关税战为威胁,迫使盟友分担其内部的财政重负等等。但目前来看,盟友能否给力还不确定,因为之前特朗普曾试图迫使中东国家降低石油价格,却遭遇了坚决的抵制。然而,若利益分配得当,或许局势仍能迎来转机,毕竟在国际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特朗普深知,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很可能会成为影响他扭转乾坤的关键。若美联储拒绝进一步降息,他面临的局势将更加棘手。对于特朗普而言,步子大点没关系,关键是不能露怯,更不能认怂。
所以现在特朗普已经联合新财长贝森特给鲍威尔出具了一份妥协方案:不降息没事,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得下调。要知道美债收益率是全球资产的定海神针,若能强行压低,既能缓解美国房租压力(占CPI四成),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胀,实为一石二鸟。
接下来如果美国真要走这步棋,事实上对我们来说是个利好。
本来经历了几年的金融战后,我们的内需已极度脆弱,亟需一场大规模的货币洪流来力挽狂澜,同时化解债务危机。现在我们这边一直说要降准降息,要全面刺激内需,如果这时候美联储不降息了,那人民币资产恐将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所以如果美国一直不降息,那中国务必要小心。
但反观之,若美国选择下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会为人民币汇率带来喘息之机。大家清楚,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根源在于中美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距日益拉大。所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也会减小,与此同时,中国央妈就可以更加坚决地实施放水政策。
事实上放水刺激是当下我们必须要走的路,即便美国不降息、不下调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我们也义无反顾。为何?只因我们已退无可退。
自2021年起,我们的内需便遭受到重重压制,如果再不有效刺激,就业问题、企业订单问题、中产返贫等问题都会成为我们发展经济的掣肘。所以,无论美国人怎么折腾,哪怕他们真不降息了,哪怕我们还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我们也必须要坚定走自己该走的路。
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这是1840年后我们离发达国家最近的一次。当年鸦片战争轰开国门,今天C919客机直飞欧美;当年李鸿章签《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今天王毅在慕尼黑拍桌怒斥“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总而言之,时代已经发生巨变,中国也必须抓住机会。在这场百年变局中,我们不仅要当观众,更要当导演——因为世界的未来剧本,该用汉字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