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语:最近,外部干涉势力在台湾问题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美国总统拜登向中国承诺,无意与中国“打新冷战”,无意将中美“激烈竞争”升级冲突,并声称“不鼓励台湾独立”,美国政府在外交言辞上的挑衅开始“退居二线”,不再咄咄逼人,以免被中国抓住口实,但是他们在军事领域却加大了对中国的威胁;另一方面,日本、澳大利亚、立陶宛等国家的一些政客却表现得歇斯底里,认为有美国“保驾”,就一窝蜂地冲到了遏制中国的“第一线”,与美国相互配合和支持,企图形成“群殴中国”的局面和效应,这也说明他们是有备而来。本文就此分析一下美西方国家在干涉台湾问题上的分工变化,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736b0cac695902c10a11f08a3fd18966.jpg)
拜登脸上露出惯用的“职业假笑”
先看看日本,就在12月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台湾一家智库举行的会议上就台湾问题大放厥词,声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进行“武力侵犯”,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空间上,对日本国土都是“重大的危险”,日本无法容许这种事态发生,他狂妄地表示,“台湾有事”就等同于日本有事,也可以说是等同于“日美同盟”有事,让中国“绝对不能误判”,而且“日本必须超前部署,防范中国从空中、海上、海底不断进行各种军事挑衅”。
安倍自称因病而下台,之后发表“挺台”言论和动作频频,他以为自己重返“江湖”,就可以突破“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胡说八道了。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强硬表态,“任何人胆敢重走军国主义老路、挑战中国人民底线,必将碰得头破血流”。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当日晚间又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向日本提出了“两个不得”和“两个不要”。我们可以发现,中方对日本右翼势力和现在的日本岸田文雄政府在内发出如此警告极为罕见,这种警告空前的严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b86b2340ad226355c81e1c8b977d3012.jpg)
今年4月,安倍晋三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上表示支持台湾的“自由凤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e991ea96b255434936fc70248a599cf.jpg)
6月28日,日本副防卫相中山泰秀在一次线上讲话中,对“一个中国政策”提出质疑。
就在今年9月8日,日本防卫副大臣中山泰秀也曾有类似表示,他声称台湾与日本的距离非常近,就像“鼻尖到嘴巴”,所以日本会把台湾的和平稳定“当作自己的事,不可能当作别人的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时给予了强烈谴责,他表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就把“地理邻近”作为一个主要借口,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竟还有一股势力鼓吹这一逻辑,这是十分危险的动向。现在前首相安倍再次鼓吹相同论调,很显然,中国发出的警告有了很大的升级。
再来看看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达顿(Peter Dutton)在11月26日发表演讲,再次渲染中国威胁,他口无遮拦地宣称,“中国人把澳大利亚当作朝贡国”。《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在11月28日发表评论认为,达顿发表了“几十年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对华最强硬的言论”。澳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承认他和达顿就此言论沟通过,他认为达顿的话“完全正确”,莫里森还声称,面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好斗性”,澳大利亚不能表现出“软弱”。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敦促澳大利亚某些政客,应该停止出于一己政治私利对中国无端指责和攻击,渲染“中国威胁”,挑起紧张,制造对立,唯恐天下不乱,并警告他们“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1286a20d4286d3369d953f894b68189.jpg)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左)与日本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在2019年20国集团峰会上举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d8f3e326c68a90c99733b3da79e8b15f.jpg)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达顿
从总理到部长,澳大利亚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频频“耍嘴皮”,也遭到了澳国内人士的严厉批评,前总理保罗·基廷(Paul Keating)直言达顿是一个“危险人物”,认为达顿描绘的澳大利亚的外交和国防态势,透露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侵略性,而且不切实际。前总理陆克文近日也通过社交媒体嘲讽达顿说,“他就像一个任性的青少年,渴望与中国开战,因为他认为这让他看起来很强硬。”
相比之下,立陶宛议员的表演更是“低劣”,他们拉上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议员搞了个“波罗的海三国”议员访问团在11月28日窜访台湾,他们中有6人来自立陶宛,蔡英文等人在29日上午还会见了他们,这批“反华”议员还要在12月2日至3日参加在台北举行的所谓“2021年开放国会论坛”。按理说,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恩怨,他们和他们都“八竿子打不着”,但他们硬生生地要充当“反华”和“挺台”的马前卒。
令人意外的是,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11月26日毫无廉耻地表示,他对中国的愤怒“并不意料”,中方是一时气头上,两国关系会好起来的,俨然一副“世界大国”外长的模样。实际上,中国降低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级别至“代办级”,甚至可能“断交”,是因为中方“对任何违反一个中国的原则,侵犯中国的主权和权益的行为”,都会予以反对和做出必要的反应。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国家违反“一中原则”,中国都会反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6ce39dbe9314b99baa204fae96065ecd.jpg)
美国副国务卿(Uzra Zeya)在11月19日亲赴立陶宛,声称美国华盛顿支持立陶宛的涉台决定。
中国的“怒火”并非针对立陶宛,而是针对任何一个不讲国际规则的“无赖国家”。要知道,即便是超级大国美国,至今也没胆子同意台湾当局在华盛顿设立“台湾代表处”,如果拜登政府突破底线,中国照样会“怒火万丈”,立陶宛外长太自不量力,居然以为自己有资格和资本让中国对它“生气”。
上面提到的这些“马前卒”,他们在言行上“屁颠屁颠”地要向美国交纳“投名状”,换来的却是美国的空头支票,立陶宛拿到的是美国为它开出的6亿美元信贷,并非是直接援助或者关税待遇,尽管立陶宛自己已经绑上了美国的“战车”,但它还得表现得为美国的“赏金”而趾高气扬。澳大利亚更是有苦说不出,美国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近日指责中国正试图迫使澳大利亚屈服于一系列“相当于经济战的制裁手段”,他还说,美英澳三国安全协议(AUKUS)就是为了在印太地区对抗中国而制定的。美国白宫表态“挺澳”,也算是为莫里森政府“打抱不平”了。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1bd3d562a97f4c20095914cc8cff63a9.jpg)
美国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在12月1日承认美英澳三国安全协议(AUKUS)就是为了在印太地区对抗中国
就在11月30日,澳大利亚的媒体爆料称,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受到中国“制裁”的影响,与2019年相比,2021年前9个月,澳大利亚12项对华商品的出口额减少了173亿澳元,而美国是澳大利亚与中国贸易争端中的“最大受益者”。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澳大利亚在中美竞争中成了“冤大头”不说,反而被美国这个“堪培拉的合作伙伴”捡了西瓜。
撰写这份报告的研究院院长劳伦斯森(James Lawrenceson)直言,澳大利亚经常为美国政客和媒体表态“与澳大利亚肩并肩站在一起”感到“非常兴奋”,但是,当你深入研究贸易数据时却发现,“美国是从澳大利亚对华贸易中窃取最多的国家”。可怜的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心甘情愿为美国“服务”,却眼睁睁地看着美国抢走自己的中国市场而无能为力,也只能是有苦也得咽到自己的肚子里了。
(待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2f55604a480f97c43939327dd5eb8b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