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采访,讲述不抵抗真实原因,直言记者不知亡国奴的滋味

历史有点冷 2025-03-29 10:00:36

在我国近代史上,因为一个决定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的,是曾经统治东三省的少帅——张学良。

他最令人诟病的,是他掌握30万东北军,却不敢抵抗一万多人的关东军。

东北沦陷后,他们当了足足14年的下等人。

可张学良劝说蒋介石抗日,也不像是会投降的人,当年为什么会放弃抵抗呢?

张学良晚年时,坦白了自己不抵抗的真实原因,还对记者说:你们如今的日子好,不知道当亡国奴的滋味。

年少轻狂的张少帅

张学良的东北军,前身是他父亲张作霖的奉军。

因为他们的总部在奉天,也即是如今的沈阳,奉军在1926年占领北平、2年后被北伐军打了回去,也就在他回奉天的路上,被人给炸死了。

东北王一死,少帅张学良就继承了父亲的统领地位。

张学良意气风发,可到底不是自己一兵一枪的打出来的,加上南京国民政府的逐渐强大,他和蒋介石的关系也挺好,就拜服在国民政府旗帜下。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大名鼎鼎的东北王已经是个虚名了。

比起张作霖的油滑,张学良经历的还太少,没有经受过战争的毒打。

东北军在经过改编后,依旧是除了中央军外最庞大的一派,不说每个旅有多少的士兵,光是飞机就有260架,6个独立营的骑兵,3个独立营的炮兵,还有20多艘军舰...

共计约30万的兵力,可以说傲视当时所有的军阀。

张学良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吃了个大亏,以至于后来面对日军一让再让,不敢轻易硬碰硬。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意气风发的少帅跌了个大跟头?

可在“九一八事变”前,也就是1929年,发生过一起“中东路事件”,让张少帅的自信心大大受损。

中东铁路全名“中国东北铁路”,是沙俄从中国摄取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从20世纪初通车开始,贯通东北三省和西伯利亚大铁路,且一直被沙俄驻军把守。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当时掌管俄国内部的人发生了政治分歧,东北当局则想趁着他们的国制重建,收回铁路管理权。

为此,铁路工人不惜以罢工抗议帝国主义和白俄对中东铁路的侵占和控制,吉林政府也趁机派兵介入。

北平政府既想收回路权,又怕和苏联新生政府打好关系后,他们完全不一样的思想,会赤化自己的劳工们。

2年后,苏联主动送上铁路所有权,可北京政府没有及时响应。

不仅如此,外交部还稀里糊涂的和华俄道胜银行分行,签订了一份《管理中东铁路续订合同》,又把铁路管理权给了白俄。

1923年,中苏两国再次谈判,决定还是共同管理中东铁路,可东北当局还是想要收回中东铁路,矛盾也因此触发。

历史的教训

1929年5月27日,苏联驻哈尔总领事馆正在开会,突然人声嘈杂起来。

一伙东北军警突然破门而入,在进行一番搜查后,将苏联驻哈总领事馆、以及中东铁路的苏联人全部抓了起来。

没想到,张学良强行回收中东铁路管理权的行为,惹怒了苏联。

张学良刚继承了父亲的一切,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见苏联有意开战,无所的表示:打就打!

很多东北军官不同意,认为他们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苏联,不能拼尽全力又给自己惹个大麻烦,日本还可能会趁机捣乱

血气方刚的张学良,认为苏联不可能远东作战,收回的概率极大。

更重要的是,父亲那些老臣一直看不起张学良这个嫩瓜蛋子,他要借此立威!

哪想到,这一战张学良输的极惨,十七旅整个覆灭了,旅长也自杀了,十五旅还在满洲被俘虏,苏联还拍下了他们俘虏十五旅旗帜的照片。

这件事对张学良的打击十分大,他也不敢再狂妄,面对日军没有他父亲张作霖的那份洒脱。

在他心中,自己打不过苏联,苏联就是俄国,日俄战争中日本还胜利了,所以自己是肯定打不过日本的。

而日本也是这么认为的。

石原莞尔

日本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甚至在侵占满蒙的计划中写道:“对付张学良,都用不到真剑,只要用竹刀挥舞一下,就能把他击退。”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沈阳,东北军错失了反攻的机会。

长期以来,因为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很多人猜测是蒋介石让张学良不要反抗的,晚年张学良接受采访时,坚定的说: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在镜头面前,张学良回忆起往事还口齿清晰:日本兵十分跋扈,我跟你说,他们就是想挑拨生非,我告诉兵你不要搭理他,但是忍气吞声难啊,他们拿那个洋火在我们的士兵枪上,“啪”的一下抽香烟,我告诉兵们,不要搭理他们...

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确实是他自己下的。

只是他猜错了,他以为自己不主动挑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没把日本人看明白,作为一个封疆大使,他认为自己要负这个责任。

还有一点认知错误,是很多人认为30万东北军VS1万关东军。

其实不是这样的,事变发生前,东北精锐判大部分不在关内,关内的19万士兵装备很差,布防也没有重点,一个省防军的战斗力,比不上国防军的三分之一。

而关东军的主要兵力在沈阳,甚至占据了南满铁路,可以很快的运输支援,可以说,张学良失东北,是失在大意上。

日军的一万关东军,采取突然袭击,迅速占领要点,集中兵力,以此弥补了兵力的不足。

张学良想不到,他让士兵们忍,把武器放在仓库里,哪怕死也要为国牺牲,结果就是北大营8000多守军,被700日军给攻破了。

忍着忍着就被人突然闯入家门,还把自己赶了出去,没反应过来这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

0 阅读:0
历史有点冷

历史有点冷

十方空无异 众生起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