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教材官宣:1、2年级没英语了?原版娃的时代来了吗?

予锐课程 2024-08-14 15:09:15

原创 多乐西 东西儿童教育

多乐西

英语牛娃规划老师傅

把普通孩子推成小牛娃,帮你抓重点,避烂坑,英语自由

大家好,我是多乐西。全是热点的奥运结束了,我一个都没追,这个夏天我一直在拆解新课标、研究新英语教材,算是深耕我自己的赛道了

这周,本来该上点新干货,但官方上周有几个动作,我觉得全体小学生家长,很有必要严肃了解一下。

1

第一件事,教育部发布了新教材目录。这件事群里大家有在聊,因为官宣了38个版本的英语新教材,都是从3年级开始的。

小学1、2年级哪里去了?

1年级不正是启用新教材的最佳时机吗?

第二件事,我们所有家长最最关心的问题——“我家娃x年级,改不改新教材?”

我在《光明日报》找到了答案。重点摘出来了:

1. 语文,1-9年级,全改。19年起,各省市就统一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了,不存在版本问题,改起来也方便。

2. 其余学科,从小学到初中起始年级启用新教材。

举个例子,娃A,9月份上3年级,学校开了英语,娃B开学8年级,要开始学物理。那么A的英语教材、B的物理教材,今年都用新版。

3. 启用新教材,分为三步走:

2024年,一年级语数、三年级英语、七年级各学科全换,八年级物理、九年级化学也换教材。

2025年,二三年级所有学科、八年级所有学科启用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也启用新教材。

2026年,四五六年级所有学科启用新教材,九年级也全面启用新教材。

给娃准备新学期教辅时,咱记得多问一嘴别买错了~

落实下来的话,各地也许会有微调。比如某些地区,今年4、5年级也改用了新英语教材。自家娃今年到底啥情况,建议还是和学校确定一下。

咂摸了几遍这个三步走,1起(1年级开始学英语)的情况,还是没提……

那大胆开个麦:

推测1:有网友提到,原本的1起,今年又换回3起了。新教材目录里1、2年级的缺失,是不是意味着,1、2年级不统一开英语课了?就两节课,教材再好也发挥有限,不上就不上

基于推测1的推测2:小学1、2年级的英语课开设+教材选用,自主权给到各地区、各学校。那么之前重视的,就放开手脚,或者沿用之前的优质教材就好;之前不重视的,可能就上面1了?

2

上篇文,我和大家细掰了新英语教材里的亮点,就教材本身而言,实在是改的妙啊!

英语抓得早、抓得好的娃,优势实在大大的,那我们可以轻松躺赢了吗?

能不能“躺”,我有两个层面的解读。

1、能否轻松应对新的学、考改革?

大家听到更多的说法,是“四重一轻”。但其实就是

英语原版化。

考试剑桥化。

1

听口应用权重加大。要听懂多口音、背景杂音里的关键信息。正在逐渐铺开的中考听口考试,“说”的这块,基本就是雅思style。

反应在新教材里,是听、口的两大模块直接怒刷存在感。另外,小学增加自然拼读教学、初中增加音标教学。

都是倒逼学生脱离“哑巴英语”,把英语用起来。

2

阅读篇幅加重,非虚构阅读重中之重。23、24年中高考,更验证了这一观点。

来自外网、外刊的题源占绝对比例,并且以真实的、科普的非虚构阅读为主要考察对象。我不止一次提示大家,非虚构阅读才代表娃真实的阅读能力。

2024新版英语教材,小学每单元除课文外,还有拓展阅读,PBL的阅读小项目;中学的课文更长、更非虚构、更思辨。

3

中国元素明显增加。不仅体现在阅读、完型,还放进写作里,更是拉高了学生使用英语的水平——用英语思维来表达中国的文化。

非常符合新课改“重思维、重写作”的要求。作为英语听说读写中,最高阶(难)的能力,它的出现也代表了教改的决心。

小、初新教材,每单元都有孩子自主去写的部分。但写作一直是我们的弱项,能教学写作的教师也少。它既需要大量的输入,也需要系统的输出教学,还是建议用好原版的素材。

又是原版阅读又是听说读写的,那么,属于我们原版娃的时代,正式到来了吗?

2、答案取决于孩子属于哪一类原版娃

真正的原版娃们

你当然再不用分裂拉扯了,加词汇量、加阅读量、重思维、重写作、听+说的应用能力,都在你本身的学习内容之中、难度之下。

课标、教材的每一点改变,全都改在了原版娃的爽点上。

真正的原版娃我是指:低龄启蒙,用丰富的英语资源和接近母语的学习方式,努力达到母语同龄娃相近水平的。

这样的孩子,有优秀的听说表达能力,也有广泛、深度的自由阅读,应对KPF、中高考这种国内国际的英语标化考试不在话下,顺便PK掉纯刷题,为应试而学的英语学习者。

你原来咋学,现在就继续咋学。

伪原版娃们

与之相对的,则是「伪原版娃们」。

家长们,这个“伪”,没有贬义。

造成这个(暂时的)结果,大概率是技术性失误,有点破坏启蒙成果,给娃的英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瘸腿”。

及时纠正一下就好。主要有3类情况:

1. 沉迷原版爽文读物的阅读牛娃

2. 启蒙晚,没有听力铺垫的大娃

3. 启蒙早,但完全不care输出的小娃

第1类,沉迷《哈利波特》、《波西杰克逊》等的原版虚构故事,并且,以此为原版牛娃、英语达到高考水平的标准。

这就有点片面了。书是好书,故事是好故事,哈利波特的蓝思指数也确实和高考阅读题差不多。

So What?读了无外乎是知道一个中外小孩都知道的故事。

英美母语娃能读哈利波特的,也仅代表娃没有阅读障碍、能识不少字了。

我本人是哈迷,也得说句,我们家长怎么看待中文《米小圈》就要怎么看待英文《哈利波特》。

这样的虚构读物,语言是为情节服务;这样的阅读方式,主要是沉醉情节的泛读。

泛读必须有,但“只有泛读”一定坏菜!

泛读的直接作用是积累单词,

自然而然地,泛读过程就要以保证流利度、跟随情节为先,不要求语法的精细理解,也不需要分析篇章。

还有,如果只读情节性强的虚构读物,而忽略知识性、思想性强的非虚构读物,那么孩子积累的主题词汇也很窄……还不咋考,亏得慌。

▲优质非虚构,一抓一大把

一些能读原版《哈利波特》的孩子,对其中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也是比较浅的。

魔法世界里架构清晰的政府部门、难以逾越的血统门槛,以及作者把语言游戏玩到极致的表达,孩子真的读到味儿了吗?

▲跑个题,《哈利波特》的解析请看这篇,

重新审视这套爆火读物

我们当然要以能自读哈利波特为傲,但不能把虚构读物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划等号,这个误区会让娃进入高年级后,猛得发现——

既没有全面的语言能力,也缺精读的策略、语法分析能力拉胯、主题词汇有限,科普、新闻等非虚构内容难啃……最终造成,没有办法应对标化考试。

放心,天没塌,把划线的补上就好。你有不少的词汇量,这些操作只是技术型调整而已,可以极快适应。

▲ 儿童外刊TFK(开学前我会安排少儿外刊、英语报纸的定期返团)

第2类,虽然我家启蒙晚,接触英语晚,但也很想用原版的英语好资源,去建立优势学科啊。

这能行吗?

这太行了!

但同时,我们家长要比娃更先意识到,娃现在面临的困难,做些微调,完全照搬原版学习法,有可能水土不服。

其一,启蒙晚的大孩子,缺少前期的听力输入。

这时候任务重时间紧,咱也不可能只学英语,那么我们着重要做两件事,带娃尽快入门:

1)大量的有效输入

2)刻意的输出

大孩子的时间紧任务重,这时候纯磨耳朵、一昧地输入英语,静待花开,实际上是低效的、是浪费大娃的学习能力的。

其实,大孩子在纯听、纯读的学习中,更容易走神,没有口头、笔头的输入,这反而是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 纪录片《我们生活在中国》

一些刻意的输出动作,反而能让大量的输入更有效。

具体怎么做,我放后面一起说了。

其二,认知和语言能力不一致。

五年级可以读中文《西游记》,但只能听懂一点点《小猪佩奇》。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其实小猪佩奇是目前最适合的素材。

可是,娃没兴趣,有抵触,家长也有点不甘心……那么再原版的资源都百搭。

比起语言的听说能力,其实大娃亟需语言的基础知识,用一定量的基础词汇、语法,能够马上建立起对这门学科的自信。

更现实点说,忘掉小学的一周2节课吧,你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去应对小升初的分班考、和7年级的高强度英语学习。

并且,大孩子了,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和专注力,能用好基本的学习策略,那么就不要死磕原版不原版的了。

你手头的任何资源,都应该帮你重点突破:1词汇、2语法。

长远看

课外学原版教材,日常读分级、原版读物,对孩子的英语能力更好,也更容易适应高考的选拔方式。

短期看

无论跟了什么样的课、教材、老师,到了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还没有好好起步的娃,你都应该额外有一部分时间,去拥抱《新概念》。

是不是听了很多“英语改革啦,新概念不行啦”?

但实际上,这种以词汇+语法+精读为主,重基础知识的英语学习资源——

可以迅速建立大娃启蒙的学科自信,

至少,能帮普娃顺利淌过中考的分流。

第3类,3-6岁启蒙阶段的小娃,不测试不跟读完全不care输出。

启蒙早,输入量够,优势当然在你。但和上面的“大娃启蒙”一样,一味输入,静待花开等输出,这真的巨坑。

中国小孩启蒙英语,不要钻牛角尖啊。

专家和博主倡导的“听力先行”行不行?非常行!

如果娃2、3岁,甚至更小启蒙,就好好去听力先行,纯听也可以,这会你听得有多地道,未来说的就有多标准。

但如果是没有足够语言环境的娃娃,比如你的幼儿园并没有开每天有英语教学,家里也提供不了大量的英语对话、英文阅读之类的。(所以过两年要移民要去国际校的,忽略这条)

我们成年人拿起书来读,也得用笔圈圈画画,才更能保持专注,也便于之后复习。轮到娃启蒙英语了,没有刻意的输出部分,很容易不过脑子。

大、小娃可以立马做到的“刻意输出”

1、跟读。

分级读物的话,听音频一次就跟着读一次,这点学而思的ABC Reading(RAZ)、喜马拉雅的牛津树都做得很好。

换成儿歌、动画也一样。娃可以跟唱、跟念重点台词,也可以跟做动作~对,做动作也是有效的输出,代表娃看懂听懂了英文的意思。

2、做quiz/练习题。

分级读物自带的读后小练习,低龄的原版练习册,也设计了适合小朋友口头输出、笔头涂涂画画等强化记忆的方式,值得一做~

小娃别强求。如果娃小,ta每天只能做1、2题,或者只愿意某几本书愿意做题,那咱就先这样。

大娃要坚持。坚持读完一本,就做完一个quiz。或者学一个知识点,就完成相应的练习。

刚开始接触英语的阶段,无论大娃小娃,都不要图做题的量,而是有一个check效果的小动作,让娃去习惯。

这样在读、听、看的时候,娃就慢慢养成对关键信息的着重记忆了。

3、高阶玩法还可以画思维导图。

比如做成流程图,一边复习主题词汇,一边还可以做流程的复述(口头表达),既有笔头的输出,也有口头的输出,一书N吃,彻底盘活。

这个输出倒逼有效输入的方法,对大孩子、对成年人,都是有效的。

比如,用单词侦探,去猜阅读中遇到的生词:

比如带娃读分级时,用图+简单表达,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划重点”:

3

说完“原版”和“伪原版”,我还想说个有意思的现象:

今年官宣使用英语新教材后,好多人唱衰《新概念》。大意是:原版教材YYDS,新概念路线已经不适应时代,应该淘汰。

且不说,到底有没有“新概念路线”这一路线,新概念和原版教材也从来不是对应面。

适应时代?一门语言要经历什么变迁?

顶多是口水话、网络热词变一变,语言的逻辑变吗?不变。先听说,后读写的学习路径变吗?也不变。正确组织语言的规则(也就是语法)变吗?不变。考察标准变吗?这倒是变的,越变越难。

这两年风很大的原版教材Reach、Power Up、Think、Unlock、RE,还有早几年的Let's Go,以及更古早经典的新概念、朗文side by side……我觉得都是很好很好的好教材,以后也许还有更fancy更高大上的好教材。

学什么教材,从来不是关键。

对家长来说,能不能找到教好这套教材的老师,才是关键。

对孩子来说,能不能适应这套教材的风格、内容、难度,把知识学到手,才是关键。

对家庭的教育规划来说,目前阶段得首要解决的目标是啥,用什么样的资源可以解决,才是关键。

网络上的东东咱看就看了,心里得有把称。

作为娃的英语学习掌舵人,收起所谓原版路线的傲慢,放下对经典教材的偏见,能不能真正为我所用,帮我娃实现目标,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今天就写到这。

Yours,多乐西

0 阅读:0

予锐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