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师181团作训参谋彭育生: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好干部

绿拂晓 2024-11-10 04:12:45
深钻细研克难题

——记“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好干部”彭育生

彭育生,男,汉族,四川资阳人。1956年8月出生,1976年入伍,1977年1月入党。1984年,被兰州军区授予“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好干部”荣誉称号,时任181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

彭育生入伍被分配到火箭筒排时间不长,就自学了火箭筒教材,天天盼望能打一发实弹,体验火箭筒的威力。

第二年冬天,彭育生参加了师里举办的火箭筒骨干集训。经过半个多月的理论学习和射击动作训练后,参加集训队实弹射击。射击那天,天气晴朗,但刮着小风。第一批射击的几个人成绩都不及格。教练员急了,宣布天气不好,等风小了再打。第二次去打,还是没打好,又停下来。这样,打了3次,成绩还是不理想。

“在这样简单的条件下,这么多的人不及格,刮大风、下雨雪怎么办?因为天气不好就重新打,打起仗来能行吗?”这使彭育生的思想受到强烈的震动。从此,他便一头扎进火箭筒训练改革之中,决心攻克这个难题。

彭育生提干后,钻研火箭筒的劲头更大了。长期的实弹试验,震得他耳鼓膜发痛,留下了耳鸣的后遗症,常常睡不好觉。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射击成绩不理想的症结所在——问题出在火箭弹发动机上。但是,要弄清发动机工作的时间、发动机对射弹飞行的影响、发动机工作和停止工作时风力对射弹的作用等,就不像以前的试验那么简单了。

火箭弹发射后瞬间到达目标,上述问题根本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借助知识的力量才能解决。为此,他一年复习完高中的数理化课程,接着又自学动力学、军事气象学、导弹与火箭以及其他军事科学书籍,学习笔记写了厚厚三大本。根据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力的概念原理、合成与分解、流体力学等原理,彭育生终于计算出发动机从工作到停止射弹飞行的距离,从而得出结论:发动机工作在110米内是火箭筒打得准与不准的关键所在。

掌握了这个关键,彭育生就开始研究风力对射弹的影响。为了摸清开阔地、山地、河沟等地形风的规律,他跑遍了附近的大小山沟。冬天寒冷刺骨,外出训练别人放下棉帽,他却干脆脱掉棉帽,感觉风的强弱。每逢下雨,别人往屋里跑,他却往外跑,观察阴雨条件下的风向和风力,经常被浇得像个落汤鸡。

经过2年的潜心观察、探索,彭育生终于掌握了不同地形、不同季节、不同天候、不同时间风的变化规律,总结归纳出了火箭筒射击中的16个怎么办,从根本上解决了风对火箭筒射击的影响。

1980年春,彭育生担任师教导队的火箭筒教练员。经过研究,他发现过去火箭筒训练成绩之所以上不去,主要是被教材和传统的步枪训练方法束缚了手脚,他开始对传统的教学程序提出改革意见。教学预备会上,有的教员提出,改变教学程序,不符合要求。他说:“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单从教材出发。”实践结果证明大有成效。结业考试时,参加的56名学员,命中率达82%,取得了这个教导队火箭筒射击的第一个优秀。

彭育生尝到了革新的甜头,干劲更足了。他不仅改教学程序,而且还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火箭弹的迎风偏修正是射击的关键环节,教材中只讲了50多个字,很难掌握。为了使学员掌握这一关键环节,他根据自己摸索的经验,自编了“风对射弹的影响和110米内的修正”这一章节,并作为重点反复讲解,此后又总结出《四〇火箭筒训练中的16个怎么办》作为教学的重点,训练效果很快有了明显提高。

教学中,彭育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过去的火箭筒射击训练,沿袭步枪的训练方法,一直遵循精讲多练这个传统。彭育生对步枪和火箭筒进行反复比较,认识到它们根本区别在瞄准装置上,步枪靠准星缺口瞄准,精讲多练是必要的。而火箭筒瞄准具精确度很高,很短时间就可以掌握,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练习,而应该多讲精练。从几次学员集训的成绩来看,用此法教学效果都很好。

北京军区某部的四〇火箭筒攻关队邀请彭育生去讲课。彭育生采取多讲精练的方法,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讲解修正迎风和其它理论就用了一个月,预习时间不到二分之一,结果实弹射击,命中率从原来的57%提高到93.3%,该部领导专门来信为彭育生请功。

0 阅读:3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