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的烂尾楼巨人大厦,停工28年后,终于要动工了。
近日,珠海公布了“巨人大厦改造提升及公共停车场项目”等四个重点城市更新项目的备案信息,总投资额达55.48亿元,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巨人大厦。

这座原计划建成“中国第一高楼”的庞然大物,停工28年后,终于以总投资16.67亿元的城市更新项目重获新生。
时间倒回1994年,32岁的史玉柱是改革开放后最耀眼的创业偶像。他创立的巨人集团靠汉卡和“脑黄金”年入数亿,身家跻身福布斯大陆前十。曾经的他意气风发,要在珠海建78层的巨人大厦,比肩纽约帝国大厦。
但这座大楼的“长高”过程堪称魔幻:最初规划仅18层,却在政商追捧中层层加码,预算从2亿飙到12亿。史玉柱甚至拒绝银行贷款,靠卖保健品利润和民间集资硬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保健品市场崩盘双重暴击下,大厦仅建到地上2层便轰然停工,留下2.5亿债务和珠海市中心最大的“城市伤疤”。
这个让他从首富变“首负”的项目,成了中国商界最著名的失败案例。
巨人大厦的重生难度堪称“地狱级”。2001年法院将项目拆成19份分给债权人,最小的权益人仅占0.088%。此后的20年,这里成了废品站和驾校停车场,地基因常年荒废严重损毁,连专业机构都摇头:“续建安全无法保证。”
转机出现在2019年。珠海国企正方集团牵头成立专项小组,耗时一年半完成权益梳理,联合史玉柱关联企业士安公司(持股25%)和赛纳置业(持股24%)成立合资公司,最终以4.02亿元拍下项目。
根据规划,巨人大厦将变身15.7万㎡综合体,涵盖写字楼、商场和1537个停车位,预计2029年竣工。但挑战依然严峻:土地年限仅剩18年,60%面积必须自持,开发商要靠租金、停车费和充电桩在有限时间内回本。
更棘手的是建筑安全。28年的风吹雨打让地基和承重结构严重受损,续建安全存疑。
但正方集团赌的是珠海核心地段稀缺价值——周边已聚集报业大厦、电信大厦等地标,每平米租金超百元。
如今,62岁的史玉柱早已在上海东山再起,他创办的巨人网络市值超300亿。而珠海的巨人大厦,将作为中国商业史的活化石被重新激活,它记录着90年代企业家的野心与冒进,也见证着城市治理中的破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