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船只在钓岛海域巡航72小时日媒炒作停留时长创纪录

博锌说国际 2023-01-06 01:43:04

日媒日前报道称,中方2艘海警船只22日驶入钓岛海域,25日离开,停留时间长达72小时45分钟,为2012年9月以来在该海域航行时间最长的一次。

钓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在本国领土相关海域内航行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对于一直觊觎周边海岛和海域的日本而言,则显得颇为紧张。“时长创纪录”,成为日媒和日本官员对此事的描述。26日,日本内阁官员以“非常遗憾,无法接受”做出回应。

当然,日方实际的反应并非像口头回应的那样轻描淡写。日媒报道,此次航行是日方连续7天在钓岛海域发现中方船只,也是今年第37天驶入钓岛海域。实际上,日方进行天数统计,本身就是在渲染“威胁”,进而为负责相关海域的海上保安厅增加预算寻找借口。

日本将周边海域划分为11个管区,其中中国的钓岛海域被日本划在了第11管区内,由海上保安厅管辖。海上保安厅在日本内阁中处于国土交通大臣的指挥之下,海上自卫队在日本内阁中处于防卫大臣的指挥之下。两者隶属不同、分工不同,性质也有所不同。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上个月,日本政府讨论了所谓的钓岛防卫问题,决定制定“统一指挥要领”,以便在日本遭受直接攻击等状态下,海上保安厅能够接受防卫相指挥。简单来说,就是加快推进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一体化。究其本质,日本眼下正在推进修宪和军事化,而所谓钓岛防卫问题的重新制定,正是其军事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显然,日方的做法不仅无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双方的海事船只在相关海域发生摩擦,很大程度上仍有缓和余地。但是如果将作战力量引入争端,发生摩擦的风险和严重程度都会升级。

其次,日本政府近期决定,海上保安厅的美制无人机“海上卫士”所收集的信息将与海上自卫队实时共享。自2023年起,海上自卫队也将部署同一机型,争取相互提供信息。这一做法,被日媒解读为提升对相关海域掌控能力的尝试。

日本政府在12月16日的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新修订的三份安保战略文件,新安保战略将中国定位为“空前最大的战略挑战”,聚焦于增加防卫开支、从美国购买远程导弹、加强西南诸岛部署、安保政策由“守”转“攻”等等。基于新的战略,日本海上保安厅在2023年度的预算案申请金额达到了2431亿日元(约合12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实际上,自2012年日本推动所谓钓岛“国有化”以来,海上保安厅的预算额一直在逐年增长。

实际上,日方进行所谓安保战略的调整以及在钓岛海域别有用心的小动作,改变不了钓岛属于中国的客观事实,也改变不了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中方的行动已经十分明确地传达出这一信号。​

0 阅读:0
博锌说国际

博锌说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