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儿子朱檀不学无术,最终被处以“髡刑”,那髡刑是什么刑?

蔡军灵犀说事阿 2025-02-21 09:46:14

朱元璋打小出身就十分贫苦,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他对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吏简直是痛恨到了极点。基于这种极度的痛恨之情,他专门设立了一系列极为残忍的刑罚手段呢。也正因如此,整个明朝时期的刑罚情况就变得格外严苛啦,和其他朝代相比,在严苛程度上显得尤为突出。

他的儿子朱檀行事暴虐无道,结果惹出了不少事端。在这之后,朱檀受到了相应的惩处,被处以“髡(kūn)刑”。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这髡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刑罚?心里或许还会琢磨着,它难道也属于那种让人闻之色变的酷刑范畴吗?

天子犯法

当我们去历数从古至今各个朝代的刑罚严苛程度时就会发现,明朝那绝对是能够在其中排得上名次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不同朝代有着各自不同的刑罚体系,而明朝的刑罚在其严厉程度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足以在众多朝代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呢。

就说朱元璋在位期间吧,当时可是发生了四起大案呢。这四起大案可不得了,每一起案子涉及被诛杀的臣子,他们的家眷数量那都是数以万计的。而且还得注意哦,这里说的还只是朱元璋在位时的情况呢,都还没算后世其他君主在位时的事儿呢。

古人常常提及这样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今天咱们就来瞧瞧,朱元璋的儿子要是惹出了什么事端,到底能不能做到像对待普通百姓犯错那样去进行惩处呢?

朱元璋对自己的几个儿子管教得极为严格,在这种严格的管教之下,他这几个儿子当中犯事儿的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并且呢,有不少皇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就会被安排前往边疆地区,在那里去经历各种事情,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历练。

在明朝,初代皇子们当中鲜少有那种行事乖张、与众不同的情况出现。绝大多数皇子都能够做出一番了不起的功绩呢。就拿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来说吧,他在北方可是凭借自身的能力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俗话说得好:“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在诸多方面却显得有些“另类”呢。

在这个第十子刚刚诞生之际,那真的是备受众人的宠爱呢。他一来到这个世上,就仿佛被无尽的爱意所环绕,周围的人都对他极为疼惜,各种关怀与宠溺纷纷涌向他,可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享受着满满的宠爱。

在那个时候啊,朱元璋已然成功击败了元朝。之后呢,他选择在南京建立都城,就此开启了大明王朝的新征程。而在这之后,大明王朝就如同初升的朝阳一般,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就在这样的一个时期,朱檀诞生了。他和自己的几个哥哥有着不一样的经历,那些哥哥们曾历经战乱的动荡,可朱檀却从未感受过那样的不安与混乱。他自小就处在一种吃喝都无需发愁的生活环境里,而且身边还有父母时刻相伴左右,每一天的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惬意啦,简直让人羡慕不已呢。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当中,他竟然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劲儿来。也就是说,身处这样特定的环境条件之下,他所表现出来的聪慧程度,那可是比一般人要厉害得多呢,很明显地就凸显出了他与众不同的聪明之处。

当身处后宫,面对各位妃子的时候,他可是很会撒娇的,凭借着这一招来获取妃子们的宠爱呢。而一旦到了殿前,在诸位臣子身旁,他就完全换了一副模样,变得勤勉又好学,对待臣子们的态度也是极为谦恭的。

而且在琴棋书画方面没有一样是不精通的,对于国家的各类政事也没有什么是不了解的。

瞧他,表现那叫一个完美,就因为这样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好多人的夸赞呢。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要是把他放在清朝那个时候,凭借他这表现,绝对算得上是争夺皇位很有竞争力的人选啦。

在明朝刚刚建立的初期阶段,朱元璋心里头认定的那个堪称完美的皇位继承者就只有一人哦,这人便是太子朱标啦。

朱檀遭遇了一件对他而言打击挺大的事儿。为啥这么说呢?原来啊,他一直都在很努力地去做各种事情,满心期望着能够得到父亲的认可呢。可结果呢,不管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尝试了多少回,始终都没办法获得父亲的认可,这真的让朱檀挺受打击的呢。

他的母亲乃是郭宁妃,靠着母亲这般的地位,按说情况应该是不错的,最起码没有被封到那种条件极为艰苦的苦寒之地去镇守边疆。可即便如此,他心里却依旧满是失望的情绪,怎么也排解不开呢。

他离开了京都,辗转来到了鲁地。在这里,没了父皇与母后在身边的管教约束,他便渐渐迷失了自我,开始肆意放纵起来。尤其是在面对女色方面,他完全陷入其中,难以自控,整个人沉溺于此,无法从中挣脱出来。

他平日里总是沉迷于酒色,长期如此,精气神都被极大地消耗掉了。要知道,精气神对人的状态影响可不小,就因为他这样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结果年纪还不大呢,整个人就已经呈现出精神颓靡的样子了。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头来。

在十分凑巧的机缘之下,他与“修仙练道”有了最初的接触,而这一接触可不得了,他就此沉浸其中,完全停不下来了,就如同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一头扎进了“修仙练道”的世界里,并且这种热情持续高涨,根本没法控制住,真可谓是一发不可收拾。

在受到这些所谓“仙道”的影响之后,人们不禁会好奇,他最终将会走到一个怎样的地步呢?究竟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又会处于何种境遇之中呢?

修仙练道

在古代的时候,那时候科学技术可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开来呢。皇室宗族的那些人,他们心里头就盼着能够祛除疾病,还想着能长生不老呢。那他们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就会去选择“修仙问道”这条路子哦。

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百姓们就已经踏上了对“长生”之术进行钻研探索的道路。那个时候的人们,出于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未知的好奇等种种原因,便开启了对于能够实现长生不老、延年益寿这类神奇之术的追寻与研究呢。

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寿命普遍是比较短的。这其中是有不少原因的呢。一方面,那时候的营养状况可不像现在这么好,很多人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食物种类也比较单一,缺乏足够的营养来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医疗条件也特别落后,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也没有那么多有效的药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一个人患上了重病,身体本来就虚弱,又没有很好的医疗手段去救治,就非常容易失去生命,往往一场重病下来,人就没了。

“修仙练道”真正开始被世人广泛知晓,并且还获得了官方的认可,这一情况是出现在秦始皇嬴政所处的那个时期。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可是首个完成统一天下的帝王。在他步入晚年的时候呢,就开始琢磨起“长生之术”这件事儿来了,而且还展开了大规模的求仙问道活动呢。

秦始皇不仅派遣徐福等人去往东方的三座神山,去寻觅能够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神方,而且还在民间广泛地搜寻那些有着特殊本领的能人异士,让他们来为自己炼制丹药。

在那个时候,不少人都秉持着“吃啥补啥”这样的一种理念呢。他们主要就是在“动植物”方面去琢磨、下功夫哦。就好比说吧,他们觉得吃动物的肝脏就能起到补自己肝脏的作用,吃动物的肾脏呢,就认为可以达到补肾的效果啦。

然而,当在“食补”这件事上尝试得多了之后,众人便察觉到一个情况,那就是所谓的“食补”其实并没有起到多么显著的作用。不管是面临生死之事,还是人会逐渐老去的这个自然规律,都不会因为进行了“食补”就有所改变。就拿秦始皇来说吧,他对长生不老可是极为渴望的,在寄希望于“食补”却未见到期望的成效后,那可真是急得不行,甚至为此而大开杀戒呢。

到最后,硬是把这群自认为有着特殊本领的“能人异士”给逼得没办法了,于是他们就开始动起了在矿物质方面做文章的心思。

他们把那血红色的“朱砂”视作是可以替代血气的东西,还一个劲儿地吹嘘它,说它是具有大补功效的物品呢。

在对朱砂进行加热操作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哦。会有泛着银光的水银从中析出来呢,然后呢,随着加热温度不断地升高,这些析出来的水银又会再次发生变化,它们会逐渐地蒸发掉啦。

人们看到这样的神奇景象后,个个都觉得十分新奇,不住地发出惊叹之声,纷纷对其称奇不已。

就这样,他们把所见到的这一特殊现象命名为“羽化成仙”。在他们的认知里,觉得要是人能够吃下产生这种现象的丹药的话,那肯定是可以变成仙人的。

要知道,关键时候那皇帝可一点儿都不傻。毕竟他的身份那么尊贵,在吃东西之前,那肯定得小心谨慎才行。所以呢,每次进食之前,皇帝必定会安排人先去试毒的,得确保安全了,他才会放心去吃呢。

要知道,有那么一种东西叫朱砂,它的毒性可是相当大的。人要是不小心吃下去了,过不了三天呢,就会因为中毒而丢掉性命啦。所以啊,要是想直接让皇帝去吃这“朱砂”,那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这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可不敢这么做呢。

于是呢,他们便往里面添加了其他的一些矿物质,除此之外,还加入了油脂以及胶体这些成分。之后,对其进行高温炼制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水银会被蒸发掉。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处理之后,最终就得到了那种毒性相对比较弱的“仙丹”啦。

您知道吗?“外丹”之术的来源是有其脉络的哦,它兴起之后呢,在汉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可以说是逐渐发扬光大起来啦。而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著名的黄巾起义,这黄巾起义呢,其实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联呢,就是在“道教”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才被掀起来的哦。

在后来的魏晋时期啊,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由于担心出现所谓的“道教动乱”这种局面,于是朝廷等各方力量便大力去推广佛教。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道教渐渐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地位,其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慢慢地就走向了没落。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不知何种原因,大量的人口纷纷涌入佛教。这么一来,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口数量就急剧减少了。毕竟很多人都投身到佛教相关事宜中去了,那从事像种地、做工等劳动生产的人自然就少了很多。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呢,由于之前那种大量人口涌入佛教致使劳动人口锐减的状况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又掀起了一阵灭佛的风波,也就是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佛教进行限制、打压的举措。

唐朝那个时候,道教又一次兴盛起来啦。它呢,慢慢地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哦,其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被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呢。

在那个时候,像李白、白居易这样大名鼎鼎的文人墨客,他们都曾有过修仙练道的经历呢。这些文人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的同时,对修仙练道这件事儿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

在唐朝那个时期,民间有不少人带着一种类似“玩票”的兴致去做一些事情,不过这和唐朝皇帝们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啦。唐朝的皇帝们在寻求丹药这件事上,那表现得相当疯狂呢。他们为了能找到可以炼制出丹药的方法或者获取到丹药,那可是耗费了数额极为巨大的钱财,真可谓是不惜成本呢。

大家知道吗?当初李白其实也有过想要修仙的经历呢。那时候啊,修仙得寻找丹药,可这寻找丹药的过程开销特别大,太费银子啦。就因为这个原因,李白最后无奈放弃了修仙这条路。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呢,他倒是保住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要知道,李白其实是没什么钱的。不过呢,那时候的皇帝可不一样,皇帝是很有钱的呢。在唐朝的时候,有这么个情况,好多皇帝都热衷于服食所谓的“丹药”,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那么相信这些丹药能有神奇功效。结果呢,就因为吃这“丹药”吃得太多了,不少唐朝皇帝都因此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前面已经有了这么多可供借鉴的例子,按说朱檀是极为聪慧的,可他为什么就不把这些前车之鉴放在心上,从中吸取教训呢?

朱檀髡刑

在宋朝那个时期,上至皇帝,下至民间的术士,都渐渐察觉到了丹药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呢。要知道,这丹药可不能随便多吃,一旦吃的量过多了,就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人的死亡呢。

他们把“口服丹药”称作“外丹之术”,之后慢慢对其予以摒弃,转而开始推广起“内丹之法”来。

内丹之法所注重的在于“功法修行”这一方面。也就是说,内丹修炼这种方式,重点是围绕着功法展开修行活动呢,整个过程都是紧紧依托相关的功法要求、步骤等来进行实践操作,以期望通过这样的功法修行达成其特定的修炼目的。

想必不少人都看过《射雕英雄传》这部经典作品吧,在这部作品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哦,那就是郭靖,他曾经可是跟着丘处机道长去练习一种叫做“心法”的功夫呢,通过不断地练习,最后他从中获得了启发,从而醒悟过来啦。

这里所说的心法呢,就好比是“内丹”一样哦。它是以人的身体作为鼎炉,之后借助打坐修行这种方式,来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呢。

咱们来聊聊静坐这件事。静坐呢,是能够让人心里感觉很舒畅的哦。在一定的程度上,它有着很不错的效果呢,比如说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哦。有时候呢,当我们心里有那种郁结的情绪,感觉憋闷不畅的时候,通过静坐也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的呢。而且,长期坚持静坐的话,对增长寿命说不定也是有帮助的哟。

朱檀这人呢,打小就特别聪慧。他一下子就瞧出来那种所谓的“内丹之法”,其实就是用来哄骗人的玩意儿罢了。靠修心这种方式,根本就没办法实现“长生”的这个效果呢。

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便着手去探寻先秦时期的古老方法,由此开启了对“外丹之术”的炼制历程,而且还涉足到了双修之术方面的钻研与实践。

最终呈现出来的情况是,越进行折腾,身体就越发变得虚弱起来,情况严重到甚至开始出现了咳血以及水肿的症状。

在那个时候,朱元璋听闻朱檀在鲁地那可是肆意妄为,干了不少坏事呢。其中最为过分的就是经常去掳掠那些良家的少女,这种行径实在是恶劣至极。朱元璋得知这些情况后,那是气愤不已,当下就把朱檀狠狠地痛骂了一顿。不仅如此呢,还对他施行了“髡刑”,以此来惩戒他的恶行。

不少人都持有这样一种看法,那就是朱元璋在平日里惩处官员的时候手段极为残忍,于是他们就想啊,既然对官员都能这般毫不留情,那对待自己的儿子肯定也不会轻饶,说不定也会下狠手、使出极端严厉的手段呢。

您知道吗?有一种刑罚叫“髡刑”,听起来好像挺吓人的,但实际上它可一点都不残忍哦。这“髡刑”具体是怎么施行的呢?就是把犯人的头发,或者胡须给剃掉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起到一个惩戒的作用呢。

在古时候人们的观念里,大家都觉得身体包括头发、皮肤这些,那可都是父母给予的。所以呢,要是一个人的头发被剃掉了,在古人看来,这就好比是用头发代替这个人去经历了一回死亡呢,就如同这个人已经死过一次了哦,可见古人对头发那是极为看重的。

就拿三国时期的曹操来说吧,有一回他自己立下了军规,可没想到呢,随后他自己却违反了这条刚定下的军规。按照规定,这种情况那是应当被斩首的。不过曹操毕竟身份特殊,真要把他的脑袋砍了,那后面的事儿可就没法弄了。于是呢,曹操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他斩下了自己的一缕头发,用这个举动来表示自己已经接受了处罚呢。

杨贵妃曾经还用过这样的手段呢。那是有一回,她惹得唐玄宗不高兴了,结果就被唐玄宗赶出了皇宫。这时候,她想出了一个法子来表达自己知错的心意,那就是剪下了一缕自己的头发。

朱檀遭受了髡刑,被剃掉了部分头发,可即便如此,他仍旧没有一丝悔过之意。

他却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达成“羽化成仙”的境界了,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下,他不仅没有收敛,反倒变本加厉起来,开始疯狂地吞食那些所谓能助人成仙的丹药。然而,事与愿违,过度吞食丹药的行为给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最终导致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就这样,他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朱元璋向来是出了名的凶狠且严厉,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面对自己儿子所犯下的过错时,他却没能践行天子犯罪与庶民同罪这一准则。也就是说,哪怕他平日里那般严苛,可在关乎自己儿子的事情上,还是没能做到一视同仁地去处理其犯下的过错,让天子犯罪与庶民同罪沦为了一句空话呢。

0 阅读:15
蔡军灵犀说事阿

蔡军灵犀说事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