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抢走的“永乐宝剑”,如今价值超10亿,英国却拒不归还

阿玮乐享 2021-09-02 12:56:07

在中国一说起1900年,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历史上发生的“八国联军事件”,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同时也是孱弱的清王朝,正式走向灭亡的开端。这一年遗失的不仅是一个封建王朝的尊严,还有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以及无数财产、文物的损失。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德国、俄国八国组成联军入侵京师。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总数约为3万人,当时,在北京与天津乃至华北地区的清军共有11.3万人。

而清军之所以落败,一说是因为武器配比相差太大,还有就是作战方式上的欠缺。总之在八国联军攻入京师,清军兵勇、义和团民、普通民众死伤了数十万之多,而八国联军战后统计只战死了七百余人,伤三百余人。

慈禧太后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情况,在八国联军入城之后,便慌忙带着光绪皇帝西逃了。作为一个帝国掌权者逃跑,意味着放弃了抵抗任人宰割。据史料记载说:“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数;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籍。”

八国联军在入城后就在顷刻间化作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土匪,除延续了两朝数百年的紫禁城惨遭荼毒之外,连颐和园在洋人的践踏下也化作了废墟,无数的文物流失于海外,很多再也没能回来。

比如说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两件历史上重要的文物,《永乐大典》以及“永乐宝剑”便都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之下遗失了。《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人,编撰的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这本书共22,877卷、11095册,然而大部分都在1900年这场浩劫中被焚,只留下数十册被列强劫走,不过从1951年到1954年,苏联分三次归还了我国的64册,德国也在1955年归还了3册。

《永乐大典》至少也归还了部分,而“永乐宝剑”却一直流失在国外。永乐宝剑铸造于1420年,原本是朱棣赠送给西藏一位活佛的礼物。这把剑重1.3公斤,包括了剑鞘的2公斤。剑长903毫米。剑格的动物是佛教瑞兽“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狮子。在当地的文化中,狮子乃雪山凶兽,同时也是守护雪域高原宁和的保护神。可以说雪狮是西藏的动物徽相。

这柄剑代表着中国15世纪,铸剑工艺的最高水平,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每一个细节都雕刻的十分用心,剑柄两面的中间有着一道突起,以不规整的小火焰装饰,精细无比彰显出明朝时期中国高超的锻造水平。

明朝灭亡之后,这柄剑也随之成为了清朝皇室的藏品,一直到1900年,被联军抢掠。这柄“永乐宝剑”成为了流失海外的150万珍贵文物之一,现藏于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为了让这件珍贵的宝物重新回到祖国,文物专家曾开出了10亿的价格,但是英国并不打算“卖”给我们,而随着中国的繁荣富强,相信“永乐宝剑”终有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天。

1 阅读:184
阿玮乐享

阿玮乐享

快乐一起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