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我刚满十八岁,是个通信班新兵,下连不过三个月。那时的我,青涩懵懂,对未来充满憧憬,也带着些许不安。一天,夏班长突然通知我去兵部送文件,这对于我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我清楚地记得,班长当时笑着打趣我:“你小子,还敢一个人去送文件?”语气里虽然带着调侃,可眼神却透着认真。我挺直腰板,坚定地回答:“班长,我一定完成任务!”
出发那天,济南的天空灰蒙蒙的,火车站人声鼎沸。班长把我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启动,他才站在站台上挥手告别。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对即将到来的任务的忐忑,也有对班长信任的感激。火车上,我紧紧抱着文件袋,不敢有丝毫懈怠。漫长的旅途中,我几乎没有合眼,生怕文件出现任何闪失。
到达兵部后,交接文件的过程很顺利,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正当我准备返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我:“小陈?”回头一看,竟然是师里的李参谋长。他热情地询问我的情况,得知我还没买返程票后,便邀请我去他家住一晚。我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参谋长的盛情邀请。
在参谋长家,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参谋长夫妇对我关怀备至,嘘寒问暖。他们没有一点首长的架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那天晚上,我睡得很安稳,之前的紧张和焦虑一扫而空。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清晨,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兵部的一位参谋带来了紧急消息:一份重要文件需要立即送回师部。李参谋长面色凝重,转头看向我:“小陈,这趟任务恐怕得交给你了。”我愣住了,心中充满了忐忑,但还是坚定地回答:“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参谋长安排了吉普车送我去车站,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半路遭遇堵车。眼看着火车就要开了,我心急如焚。情急之下,我跳下车,抱着文件一路狂奔。终于,我赶在最后一刻到达了车站,但检票口已经关闭。我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请求通融,但最终还是被拒绝了。
那一刻,我几乎绝望了。但想到肩负的使命,我毅然决然地翻越了检票口的栏杆。在列车长的帮助下,我终于登上了火车。一路上,我的神经紧绷着,直到火车抵达师部,将文件安全送到班长手中,我才彻底松了一口气。班长接过文件,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回来了!”看着我满头大汗的样子,他欣慰地笑了:“行啊,小子,这次干得不错!”
后来我才知道,那份文件是兵部的一份重要人事调令,必须当天送到师部。李参谋长选择我执行这项任务,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考验。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军人,无论任务大小,都要尽心尽责,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次任务会成为别人对你最大的信任。
在参谋长家住的那三天,我不仅完成了送文件的任务,更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人生感悟。临别时,参谋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陈,咱们当兵的,干的每件事,哪怕再小,也要用心去做。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任务,会不会是别人信任你最多的一次。”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它成为了我军旅生涯的座右铭,也影响了我之后的人生道路。
这段1965年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至今仍记忆犹新。它不仅是我军旅生涯的起点,也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成长经历。这段经历教会我责任与担当,也让我明白了信任的可贵。一个十八岁通信兵的意外之旅,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这其中的种种巧合,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