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夏天,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麦田的宁静。襁褓中的我,被遗弃在广袤的田野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如果不是养父周大叔恰巧驾着牛车经过,或许我早已被黄土掩埋。养父的出现,如同一道光照亮了我幼小的生命。
回到家,养母心疼地将我抱在怀里,而大哥二哥却担忧家里的负担更重。最终,养母的坚持让我成为了周家的一份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养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给予了我满满的爱,他们把最好的都留给了我,鸡蛋、衣物,甚至连睡觉的位置都让我优先选择。我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村里的孩子们也都接纳了我,没有人因为我是被收养的孩子而另眼相待。我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上学,童年生活虽然简单,却也无忧无虑。直到遇见了她——张翠萍,我的初恋。
她坐在我的前排,每次递试卷时,我都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皂角香。年少的我,内心自卑,羞于表达,只能将这份爱慕深埋心底。初中未毕业,我便辍学了。离开学校那天,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相见了。
为了生计,我背井离乡来到县城。搬过砖,做过学徒,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后来,我用攒下的积蓄开了一家小饭馆。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1992年。
“小周啊,你老大不小了,也该找个对象成家了。”后厨的赵姨突然对我说。我苦笑,觉得自己条件不好,没底气谈婚论嫁。赵姨却热心肠地要给我介绍对象,我当时也没多想,随口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赵姨便把女儿带来了。当我看清来人的面容时,我愣住了,手中的锅铲差点掉落在地。竟然是张翠萍!分别多年,她依然美丽,只是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周志明,这么多年不见,你都认不出我啦?”她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嗔怪。
原来,赵姨是张翠萍的母亲。这些年,她在外打工并不顺利,听说我在县城开了家饭馆,便让女儿回来试试。得知我们曾经是同学,赵姨也十分惊讶。那天晚上收工后,我鼓起勇气约张翠萍出来走走。
月光下,我们漫步在县城的小路上,回忆着年少时的点点滴滴。“其实,我早就喜欢你了。”我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她轻声回应:“我知道,我经常能感觉到你在看我,只是你从来不跟我说话。”
“那时候总觉得自己配不上你。”我有些不好意思。“傻瓜,我那会儿也喜欢你啊。每次故意回头递试卷,就是想多看你一眼。”她的话让我既惊喜又感动。三个月后,我们领证结婚了。
如今,我和翠萍一起经营着这家小饭馆,生意红火,也有了可爱的儿子。赵姨和我的养父母都住在我们隔壁,每天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如果当年养父没有听到我的哭声,如果赵姨没有来我的饭店应聘,如果我没有鼓起勇气表白,现在的一切是否会截然不同?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无数个偶然交织在一起,成就了如今的幸福。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从麦田里的啼哭,到课堂上躲闪的目光,再到饭店里重逢的惊喜,命运的丝线将我们紧紧相连。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珍惜,用责任去守护。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