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来,真没人信!

澹秋是映山 2025-01-13 19:47:43

后周佯攻后蜀之谜

后周世宗柴荣决心攻打后蜀,主意已定,谁也拦不住。他摆出的架势可不小,看起来是要动用全国兵力,好像真要和后蜀拼个你死我活。

这阵势可不是闹着玩的,后蜀的孟昶一听说这事,吓得够呛,二话不说就去找南唐和北汉帮忙,让他们出兵支援。哪怕不能直接在前线帮忙,至少也要在后方和侧翼搞点小动作,分散周世宗的注意力。

南唐和北汉答应得很干脆,因为他们早就盼着后周攻打后蜀,这样他们就有机会从中渔利了。

但是南唐和北汉没想到,周世宗大张旗鼓地攻打后蜀,看上去是要像后唐灭前蜀那样来个闪电战,一举灭国。实际上,周世宗只是虚张声势,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灭掉后蜀。因为后蜀的地势优势明显,子午道、傥骆道、陈仓道、褒斜道都在人家手里,你说几天就能把后蜀灭了,那是不现实的。而且孟昶当政时的后蜀,整体实力比王衍当政时的前蜀要强很多,这跟后周有没有能力无关,也跟周世宗柴荣有没有办法无关,就算是郭崇韬再世,也做不到。

所以,周世宗这次征讨后蜀,肯定另有目的。只是这个目的,一般人他是不会告诉的。

孟昶的用人之道

周世宗攻打后蜀时,首先得拿下秦州和凤州。在后蜀的首都成都,听说周朝已经开始行动了。孟昶也精心挑选了一位大臣赵季礼,让他从成都出发,去前线视察并监督战事。

这“精心挑选”嘛,其实有点讽刺意味,因为孟昶最差劲的就是不会识人。孟昶在这方面特别,他虽然用不了那些顶级的人才或贤良的大臣,但也绝不会选那种大奸大恶的人。他对基本的是非善恶还是有认识的。孟昶重用的大臣大多数都是平庸之辈,他既不选最好的,也不选最坏的,专挑那种中规中矩、没啥特点的人。

君王与臣子的镜像德行

君王用臣,就像一面镜子,能看出君王自己的德行。

比如说赵季礼,他本事一般般,但自视甚高。他觉得自己是鸾翔凤翥、骥德龙章,简直是狂得没边了。结果到秦州和凤州转了一圈回来,他立刻跟孟昶汇报:现在后周和后蜀要开战了,但前线那些将领不行啊,对付不了后周的军队。

孟昶一听,问:那爱卿你觉得谁行呢?

赵季礼摸了摸胡子,嘿嘿一笑:陛下,能担当大任的人,就在您身边啊。

孟昶一听就明白了,这不是毛遂自荐吗?

孟昶还真信了赵季礼的话。赵季礼说自己能挡住后周的大军,孟昶竟然就信了。马上任命赵季礼为前线最高指挥官,还给了他兵权,让他调一部分成都的军队去前线。

这操作就跟北宋钦宗相信有六甲神兵一样,简直太荒唐了。

北宋末年的神兵骗局

北宋末年,金兵围攻汴梁。有个叫郭京的普通士兵自称有神仙道法,能召唤六甲神兵。他说这些神兵都是天兵天将,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只要让他掌管军权,负责汴梁的防卫,不仅能拯救北宋江山,还能活捉金兵将领。宋钦宗可能是因为急得没主意,或者脑袋进了水,竟然信了郭京的话。他不仅把保卫京城的大任交给郭京,还封他官职,赏给他数万金银财宝,简直把北宋的生死存亡都寄托在一个骗子身上。

结果可想而知,郭京的六甲神兵就像泥塑一样,毫无战斗力。原来他招募的只是一群混混和无赖,根本不堪一击。金兵一进攻,他们就挡不住了。郭京一看情况不对,立刻逃之夭夭。

这个赵季礼,跟郭京差不多,但稍微强一点。他用甜言蜜语赢得了孟昶的信任,带着军队出发了。但刚走到半路,前线传来消息说后周军队势不可挡,已经攻破了后蜀的八座营寨。赵季礼一听,心里害怕了,心想自己吹的牛太大了,到了前线肯定会被后周军队抓走。

于是,这家伙做出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偷偷离开队伍,独自一人逃回了成都。

赵季平装疯

成都的老百姓看到赵季平回来了,还以为是后蜀军队打了败仗,顿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混乱。皇帝孟昶更是第一时间把他召进宫里,问他前线的情况。

可是前线到底怎么样,他赵季平怎么可能知道?他根本就没去过前线啊!

所以,赵季平装疯卖傻,支支吾吾,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孟昶当时就火了,一怒之下命令武士把他绑到宫外,准备斩首示众。

赵季平和郭京的事迹真是出奇地相似。在古代历史上,这样的相似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朝代兴盛时有相似之处,灭亡时也有相似之处;皇帝、大臣、权谋、命运和结局,都有相似的地方。因此,有些历史学家会说,尽管古代历史上的这些人物和事件看似千变万化,但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周期性的重复。

当然,偌大的后蜀,如此广阔的蜀地,不可能全都是像赵季平这样的混子。如果后蜀朝廷里都是些无能之辈,又怎么能在这残酷的五代十国中立足,分得一杯羹呢?

所以,赵季平的死并不意味着这场战争以如此荒谬的方式结束。因为后蜀还有其他名将,其中一位名叫李廷珪。

老练 vs. 新手

李廷珪是山西人,出生年份不详。不过我们知道他在后蜀时就已经是个老资格了。他七岁就跟着孟知祥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李廷珪可能不算天赋异禀,但他经验丰富。有经验的人和没经验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遇到事情能保持冷静。

这世界上当然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人,但问题是,很少有人第一次见到泰山崩塌还能面不改色。只有见得多了,有了经验,才能不为泰山崩塌而感到惊讶和害怕。

赵季礼没经验,一听后周军队拿下了八个阵地就慌了。而有经验的李廷珪明白,秦州和凤州地势险要,可以说是固若金汤。那八个阵地听起来挺吓人,但从大局来看,根本不值一提。

李廷珪的战术与反击

而且,在李廷珪看来,后周军接连攻陷城池,看起来好像进展神速,但其实是犯了兵家的大忌,那就是轻敌冒进。进攻速度越快,队伍就越容易拉得长。蜀地多山,后周军不可能一字排开推进,只能像长蛇一样蜿蜒前行。这样很容易导致前后脱节,首尾不能相互照应。再加上蜀地多山谷,地形就像个口袋,敌人很容易就把他们包围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勇敢的人总是轻易交战,轻易交战却不懂得如何获利”。

所以,李廷珪到了前线后,采用了分兵合击、四面包围的战术,很快就给了后周军迎头痛击。不仅大败后周军,还俘虏了不少他们的中高层将领。这样一来,后周军的攻势就被李廷珪堵住了。

中原政权想要平定蜀地的关键在于速战速决,打闪电战。你一下子被李廷珪挡住,部队就不能继续前进,只能原地驻扎。时间一长,后勤补给就跟不上了,粮食也供应不上。人家后蜀军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后周军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这时候,后周的宰相李谷就劝谏周世宗,说皇帝啊,再拖下去早晚要大败,而且现在粮草也不够了,我看咱们还是撤退吧。李谷就是当年把韩熙载派到南唐的那位大臣。

韩李二人的反差命运

他和韩熙载是老朋友了,以前俩人还吹过牛,韩熙载说他去南唐肯定能大展宏图,帮南唐收复中原。李谷也不甘示弱,说他在中原也能当个辅佐君王的大臣,拿下江南就像玩一样容易。

可真是世事难料啊,韩熙载最后在南唐天天喝酒享乐,混完了这一辈子。而李谷还真被周世宗封为了丞相。

赵匡胤探前线

李谷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建议挺有道理的,其实就是早点撤退的意思。但周世宗显然不买账,不但不听,还派了赵匡胤去前线查探情况。

别人可能不了解周世宗,但赵匡胤可是摸透了他的心思。赵匡胤到了前线一看,发现形势对后周其实不太有利。但他回来后,还是拍着胸脯向周世宗保证,说皇帝不用担心,秦州和凤州一定能拿下。

周世宗听到这话,有点惊讶,觉得眼前的赵匡胤真是个厉害角色,竟然能猜到他的心思,得好好注意这个人。

不过,周世宗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那盘大棋,不到最后一步,谁也别想看出他的打算。这会儿他哪有心思管赵匡胤啊。

七月天热,四川那边山清水秀,风景美极了。山脚下,翠绿的松柏层层叠叠,像无边的碧海。山间的小路弯弯曲曲,隐在雾中,宛如仙境。夕阳透过树梢,洒下点点金光,照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泛着幽幽的光。

稻田里的稻谷正开着花,微风吹过,掀起一片片金绿色的波浪,稻香扑鼻,让人感到舒畅。溪水沿着山涧潺潺流淌,清澈见底,鱼儿自在游动,偶尔有山民撑着竹筏过河,人影和倒影交织在一起。

夕阳下的孤影

柴荣就这么站着,静静地站在那里。他身穿一件明黄色的龙袍,袖口和衣襟上绣满了腾云驾雾的五爪金龙,微风吹过,那些龙须好像要随风飘动似的。

在他身后站了几位将军,但没有一个人敢出声,生怕打破了这份宁静。

皇帝两手背在后面,手指微微握紧,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回忆。

夕阳的余晖照在他脸上,光与影交错间,他那坚定的表情里竟然流露出一丝孤寂。

当太阳彻底落下时,没人注意到周世宗脸上的表情究竟如何……

乱世就像是一盘棋局,即使像柴荣这样强大,难道也只是一个棋子?

参考文献:

- 《宋史·卷二百六十二》

- 《东都事略·卷十九》

- 田玉英.《试论孟昶加强皇权的斗争及对后蜀失国的影响》,《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 李龙.《军事地理视野下的蜀道比较——立足于三国与五代时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