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急诊室,又一位心梗患者被推进了抢救室。我站在手术台前,望着眼前这位年仅38岁的患者,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名叫小李,平日过着早九晚九的高压生活,饮食不规律,压力大,运动少。这样的病例,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医生,我平时身体一直挺好的,怎么会突然就心梗了呢?"术后,小李虚弱地问我。看着他苍白的脸色,我深深叹了口气。

记得那天晚上,小李正在加班赶项目。突然他感觉胸口一阵剧痛,就像被大象踩住了一般。起初他以为是劳累过度,去茶水间倒了杯温水,想缓解一下。谁知疼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剧烈,还伴随着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的症状。
幸运的是,和他一起加班的同事及时发现了异常,果断拨打了急救电话。要知道,心梗争分夺秒,早一分钟治疗,存活的机会就多一分。

冬季为什么会成为心梗的高发季节?这还得从气温骤降说起,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再加上很多人冬季运动量减少,饮食却更为油腻,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医生,我以后该怎么预防呢?"小李躺在病床上,眼神中充满期待。
于是,我给他讲述了"三多四少"的养心之道。

三多,即多运动、多喝水、多休息。适量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充足的休息时间则能让心脏得到应有的休整。
四少,就是少熬夜、少油腻、少烟酒、少发火。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增加心脏负担。油腻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而情绪激动更会导致血压骤升,增加心梗风险。

"小李啊,你们这些年轻人总觉得身体是本无限透支的资本,等到出了问题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我一边查房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
看着小李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继续说:"养心,不仅是养生理上的心,也是养心理上的心。现代人压力大,工作忙,容易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建议你每天抽出半小时来运动,哪怕是散步也好。饮食要规律,作息要正常。遇到压力大的时候,不妨找人聊聊天,适当宣泄一下情绪。"
经过这次的教训,小李开始重视起自己的健康来。他调整了工作节奏,每天坚持运动,戒掉了烟酒,饮食也变得清淡规律。半年后复查,各项指标都明显改善。

在我行医这些年,见过太多类似小李这样的病例。有人说,心梗是上天给工作狂们的警钟。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不无道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关注自己的身体。

记住,心梗说来就来,预防要趁早。与其等到胸痛发作时后悔莫及,不如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好好善待自己的心脏。毕竟,健康的体魄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石。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