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7岁时嫁给曾山,生下五个孩子,长子官至正国级,还有3个少将

巧儿的历史见闻 2023-12-28 16:52:07

1929年,红军进入福建,在上杭县境内开辟了一片苏区,紧接着派遣政工干部深入基层,向劳苦大众宣传革命思想,号召大家反抗封建压迫,追求自由、解放。在此期间,邓六金受到革命思想感召,随即义无反顾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加入革命队伍。

邓六金的身世非常凄苦,她很早就脱离父母成了童养媳,而婆家又待她十分刻薄,动辄对她进行打骂、侮辱,这让她倍感绝望,她曾一度想过轻生结束一切,但强烈的求生欲又驱使她打消了放弃生命的念头,继续忍辱负重活下去。一直到1929年,她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内心的反抗欲随即被唤醒,于是便离开婆家加入红军,开始闹革命。

往后一段时间里,邓六金带着农协和工会的干员们积极和土豪劣绅、小资本家斗争,力求消弭压迫,维护老百姓的利益。1931年腊月,她回家探望父母,结果刚走到老家门口就被一位共产党员拦了下来,对方告诉她,现在党委、团委正在闹“肃反”,很多同志都遭到了波及,她的处境也不太妙,眼下还是不要露面的好。邓六金闻讯后,连忙离开老家,投奔一位远方表亲,等到6个月后,“肃反”结束,她这才重回红色阵营。

1934年,她被调到中央苏区学习,当年下旬,中组部突然告诉邓六金,部队要离开瑞金,向别处转移。邓六金当时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她询问中组部的同志要转移到哪里,对方却摇了摇头,直言这是军事机密,不能随便透露。后来邓六金才知道,红军在开展反“围剿”斗争时吃了大亏,为了保存实力只能放弃中央苏区,向敌人防备比较薄弱的西部挺进。

邓六金当时还不知道此次战略转移有多么艰难,她按照中央的要求,只带了少部分随身物品,其余的东西全部无偿分给瑞金的老百姓,以答谢老百姓对红军的支持。1934年底,红军在湘江遭遇一场恶仗,约有一半的官兵在此战中战死,邓六金还是第一次直面如此高烈度的战斗,眼看着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她的内心既痛苦又愤怒,可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尽快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最大限度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邓六金在董必武的带领下,冒着枪林弹雨快速通过了敌人构建的湘江防线,而后直插贵州。

1935年初,邓六金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患上了痢疾,一直腹泻、发热,整个人晕晕乎乎的,根本没办法再赶路。董必武见状,便打算将她留在当地老乡家中养伤,往后她要是痊愈了,可以选择追赶大部队,也可以选择回老家去。但邓六金坚决不同意留下来,她强行拖着病躯赶路,始终紧跟着大部队,最终靠着坚韧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恢复了健康。

长征结束之后,邓六金跟着党中央进驻延安,在此期间,27岁的她结识了曾山同志,两人在接触中互生情愫,最终顺理成章走到一起,结为革命伉俪。1939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不过由于当时抗战局势紧张,他们两口子都忙着革命,没时间照顾孩子,索性便将孩子送回老家交给父母抚养。

解放战争时期,邓六金主要从事保育方面的工作,她与其他4名女同志负责照顾一百多名烈士及干部子女,她将孩子们视为己出,悉心抚育,让孩子茁壮成长。1949年,她将保育园迁移到上海,并陆续又接收了200多个孩子。当时国家刚刚结束战乱,正处于恢复期,生产力还很滞后,没有能力为保育园提供充足的物资供应。

邓六金只能想办法自给自足,她先是带着老师和校工们一起开荒种菜,丰富保育园的食谱,紧接着又集资买了一些家畜饲养,每逢节假日便宰杀几只给孩子们开荤解馋。1953年,她被调到中央任职,在多个关键部门工作过,1982年,她卸下所有职务,退出领导岗位,2003年,她因病去世。

她先后育有5个子女,其中长子曾庆红一度担任政治局常委,是正国级高干;次子则是一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老艺术家;其他两个儿子和唯一的女儿都在青年时参军,并靠着自己的努力先后当上了少将。毫无疑问,邓六金一家属于革命家庭,她和丈夫、子女两代人为革命事业挥洒了不少汗水,他们一家人值得我们尊敬!

0 阅读:75

巧儿的历史见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