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一个学生半夜给我打电话,说自己不想参加考试了。
耐心劝了许久,才搞清楚原因。
原来,这个学生考试前心理压力太大,又因为平时的成绩只在中等水平,担心自己考不到心仪的大学,情绪比较烦躁,就和妈妈倾诉了几句。
刚开始,妈妈耐着性子安慰了几句,结果后面却越说越气,开始指责孩子平时不学习,临考就抓瞎,指责完又给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
可妈妈说得越多,孩子的情绪却越崩溃。
其实同为母亲,特别理解这个家长的心情。参加考试的是孩子,压力最大的是父母。所以当孩子向自己倾诉情绪时,父母会不自觉代入自己的焦虑。
可有时候,越是在孩子倾诉的时候,父母的建议,孩子越听不进去,反而父母说得多了,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因为孩子在倾诉的时候,其实需要的只是一个接得住他情绪烦恼的听众。
就像书籍《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所说的,道理和技巧无法真正拯救一个人。
比起时刻想给出道理和建议,不如先让孩子的烦恼有一个能够说的宣泄口。
因为听,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共情;说,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灌输我们的想法。
孩子真正需要的
只是和父母“聊一聊”
朋友的女儿,这次也参加高考,不出意外的话,考上心仪学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之前,她曾经因为父母的婚姻问题,整个初中三年都处于叛逆、抑郁状态。刚上高一时,成绩甚至有点拖班级后腿,可之后,她的成绩却一直在稳步提升。
我有次好奇,向朋友求教是怎么让女儿开窍的。
可她却说:“哪有什么开窍,不过是用心引导罢了。”
原来,她女儿读初中时,因为父母天天吵架、冷战,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那段时间,正好也是孩子进入青春期,身心都在发生剧变,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却得不得任何关注。无助之下,孩子只能用极端叛逆的方式,为父母对她的忽视提出抗议。
可是,朋友当时纠缠于自己的烦恼中,并未感受到孩子的绝望,反而指责女儿不听话、不懂事,不体谅她这个当妈的辛苦。
互不理解的母女,站到了沟通的平行线上。
直到后来,她在女儿频繁出现自杀倾向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当时正好女儿刚上高一,她开始先用陪女儿聊天的方式和女儿缓和关系,每次她只听,不插话,让女儿把内心积攒多年的愤怒和无助向她全部发泄了出来。
好在,过了一段时间,女儿多年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和母亲再次建立了信任,也从母亲这里重新获得了安全感。没有了心理的后顾之忧,学习上也可以轻装上阵,努力发力了。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曾说:“痛苦需要被言说。”
父母允许孩子说出心理的委屈,其实是在向孩子释放一种“我陪你直面痛苦”的信号。
孩子叛逆、抑郁,不是因,是果。
孩子受到的伤害,经常会以隐蔽而持久的方式存在着,往往被我们大人所忽视,让孩子说出来,是一种发泄他们内心压力的方式。因为在讲述中被共情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 。
所以说,和孩子“聊一聊”,是对孩子心理创伤的慢性疗愈过程。
就像朋友听女儿诉说的过程,就是在以一种心理医生的方式,给了女儿表达自己经历的痛苦的空间,让她重新看见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在乎。
在孩子面前
只做“一筹莫展”的旁观者
之前,网上有段视频,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一位患了癌症的妈妈,在高考誓师大会上给儿子写信告诉自己患病的事实。
在很多人质疑这位妈妈的做法是否妥帖时,她回复网友:
“因为我不想他在我离开以后,每一刻都活在负疚和遗憾中。
我们并没有生活在愁云惨雾中,他比以前更懂事听话,我们娘俩现在很积极很快乐。”
告诉孩子自己遇到的困境,让孩子在和自己一起面对困境的时候,成长得更强大。
而不是用谎言掩饰一切,等到泡沫被戳破时,独留孩子一个人无助地面对破碎的一切,或许是这位母亲,在生命最后,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曾在自己的书中写过这样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她认为心理咨询师在做咨询的时候,并不需要一定要当个没有情绪的倾听工具人,相反,可以做个普通人,不回避自己的脆弱、不安,成为一个让咨询者感觉到有血有肉的人。
家庭教育中,道理也一样。父母不是没有缺点和脆弱的权威,而是一个曾和孩子一样面临过很多困惑的“大孩子”。
而且,当我们把自己的过往,照进孩子的现在时,才能更加懂孩子。
养育孩子,是一起成长的过程。
把自己弱的一面展示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也只是一个面对痛苦和困惑时,会一筹莫展的普通人。
你的弱,是让孩子看到你的真实,是让孩子看到你在真实的不完美中,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而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
和孩子这样聊
能解决80%的亲子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呢?这里有三个建议:
1、和孩子同频
知乎上,有网友提问:“为什么有时候只是想和父母简单聊聊天,父母却总是找机会来教育自己呢?”
有位网友回答说,自己和母亲聊天时也是同样,原本只想和她聊会天,希望得到一些鼓励和安慰。可每次得到的,都是“你这样处理不对”、“你这样逃避不对”、“你应该怎么样”。
每次聊到最后,都会以她忍不住发脾气,母亲埋怨她听不进去建议、脾气不好、性格不好结束。
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很常见,站在父母孩子双方的角度,彼此都没有错,但是沟通的方式错了。
和孩子聊天,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除非他主动向你寻求意见,否则,就闭上嘴,听他说就行。
等他说完后,聊一聊你的感受,让你的感受和他的感受同频就好。
只有他觉得和父母聊天是放松的、自如的,他们才愿意在下次继续敞开心扉。
2、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董宇辉在大学刚毕业时,曾面临两个工作选择,一个是汽车企业,一个是手表企业。当时的他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份工作。
于是,他向正在田里锄地的父亲请教。
看他自顾自说了半天,父亲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站在问题外,对他说了句:“人是万物的尺度,真正的工作应该是创造价值的工作,而影响人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工作。”
董宇辉父亲的做法,看似没有直接给出二选一的答案,但却站在更高的维度,给了董宇辉自主选择的建议。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永远比直接给建议更有远见。
3、有预见性
物理学家丁肇中有次在讲课时,被学生问到是否可以给年轻人们一点建议。
他笑着回道:“我的女儿和儿子从来都不听我的建议。”
为人父母后,你会越来越发现,父母再怎么苦口婆心讲道理,孩子也很少听得进去。
所以,与其对孩子当下的问题总想说点什么建议,不如和孩子回到我们的过去,聊一聊我们当初面对和他同样境遇时的选择,也让他之后的人生多一些参考。
正如有句话所写:教育的意义,是提前为孩子灌输思想,在他拥有相同经历的那一刻,便会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其实,说到底,和孩子聊天,聊不是重点,聊什么,怎么聊,才是难点。
孩子,是有自主成长属性的。
教育的目的,是唤醒,而非塑造。
用聊的方式,唤醒孩子内在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让他们成长为自己,才是我们真正应该为孩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