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制式轻机枪BAR却在中国的口碑不佳:萨沙的兵器图谱第361期

萨沙讲史堂 2023-09-13 22:15:3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美军制式轻机枪BAR却在中国的口碑不佳:萨沙的兵器图谱第361期

今天的主角,是美国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BAR自动步枪。

BAR是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军的制式轻机枪。

有意思的是,美军认为它是自动步枪。

这是怎么回事?

早在一战期间的1917年,美国枪械设计大师勃朗宁,研发出了BAR。

勃朗宁的初衷,是研发一款可以抵肩射击的自动步枪。

在勃朗宁看来,该枪就是可以全自动射击的步枪,也是划时代的突破。

美国陆军研究BAR以后,认为它难以作为自动步枪使用。

原因很简单,当时还没有短步枪弹的概念,BAR采用7.62毫米长步枪弹,加上需要全自动射击,该枪的空枪就重达9公斤多,长度为1.2米。

后来非常有名的捷克式轻机枪,也不过10公斤重量,长度1.1米。

依靠单兵携带这么笨重的自动步枪,难以长时间作战。

无论勃朗宁是否愿意,BAR最终是被当作轻机枪使用。

一战结束之前,美军装备了5万多支BAR。BAR配属在步兵班,一个班配属一支。

一线美军官兵对BAR非常满意,认为它大大增强了步兵班的火力。

虽然BAR比较笨重,作为机枪也是可以接受的。反正BAR的枪手,是全班最高大魁梧的战士,能够承受枪的重量。

二战爆发以后,美军仍然大量装备BAR,仅仅战时的3年多内,就生产了超过20万支交付部队。

美军认为BAR的可靠性非常出色,在任何复杂环境都可以有效射击。它的精度和威力也是不错,缺点是装弹只有20发。

美军装备大量各种机枪,轻机枪装弹较少也是可以接受的。

到朝鲜战争时期,美军仍然大量装备BAR,直到越南战争期间才逐步淘汰。

中国有不少BAR,一批是抗战爆发前,购买了1万多支。另一批则是美国在抗战后期,大量无偿援助国军。

国军也好,解放军也罢,对BAR没有太多好感,认为它的综合性能不如捷克式轻机枪。

BAR是不可以快速换枪管的,对于装备大量机枪的美军来说,这没有什么关系,反正BAR不可能长时间射击。

作为将轻机枪当作火力支柱的国军来说,不可以换枪管的轻机枪是难以接受的,就必须打打停停,火力缺乏持续性。

0 阅读:483

评论列表

笨笨塔格

笨笨塔格

2023-09-14 04:17

捷克式是二战时最优秀的轻机枪。

懵懂半生 回复 09-14 20:43
加利尔步枪几乎就是以色列版AK,你能说它们是一个枪吗?

用户11xxx20 回复 懵懂半生 09-15 02:13
你高兴就好

喜欢你的冷白皮

喜欢你的冷白皮

2023-10-21 09:56

重,射速慢,载弹量只有20发。 我玩游戏都不爱用

萨沙讲史堂

萨沙讲史堂

中国近代历史军事资深作家,在海内外出版十多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