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他人前程?高考“钉子户”唐尚珺2024年继续备考,网友劝他放弃

笑阳探社会 2024-05-28 02:48:24

高考铃声敲响,一群群年轻学子奔赴理想的大门,2024年的高考又要来了,这决定万千学子的命运的重要时刻。但总有遗珠,在这高考浪涛中卡壳,难以释怀。

而在这其中,有一位名叫唐尚珺的“高考钉子户”,将再次踏上高考征途。

35岁的他,从2009年首次参加高考至今已整整15载。当大部分人几经挫折后就放弃梦想时,他却似乎坚持了太久,久到令外界费解。人生中大多数抉择都并非非黑即白,而是一条充满曲折的长路,需要个中取舍。

唐尚珺现年已35高龄,倘若继续执迷不悟,未免太过遗憾。但如果就此放弃理想,回首走过的漫漫征途,岂不是白白浪费青春?

他的坚韧不能不令人敬佩,那么2024年的高考,他是否还有机会呢?

一、高考之渐露疲态

每年的高考季,总有关于唐尚珺的新闻总。持之以恒,这原本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美德,但在唐尚珺这里,这种坚持似乎有些过度。

他已经连续15次参加高考,这对于这位来自广西防城港小山村的青年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时的坚持,而是将他的半生都倾注在了这一件事上。

回顾唐尚珺的高考分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2009年他首次参加高考,取得了373分的成绩。随后的四年里,他的分数一直在500分左右徘徊。

然而,在接下来的六年中,他的分数逐渐上升,最高一次甚至达到了646分的高分。

然而,自2019年起,他的高考分数又开始逐年下滑,今年仅得594分。

唐尚珺的高考之路是否已经显露疲态?长时间的复习,对精力和动力的考验都达到了极限。

换位思考,一个人能够支撑多少年如此艰苦的生活?更何况,当他步入大学校园时,将是一个35岁的“高龄”学生,这无疑会让他在人生黄金阶段错过许多其他可能的机会。

有人说,高考只是通往理想的一道关卡,但像唐尚珺这样“钉子户”般的坚持,似乎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畴。

当执着变为固执,坚持变为固执己见时,必然会引来外界的质疑和非议。

二、网友热议冷嘲热评

梦想的坚守,在许多人眼中,既是一种执着,也是一种孤独。在这个看似理所应当追求梦想的时代,坚持与放弃之间的抉择,往往成为考验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卡。

对于35岁的高考“钉子户”唐尚珺而言,这种两难的困境更是如影随形,陪伴了他漫长的15年。

15年来,唐尚珺如同一位孤独的勇士,年复一年地踏上高考的战场,只为实现一个上大学的梦想。

分数的起伏不定,外界的质疑与非议,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都未能动摇他对梦想的坚守。

即使在23年经历了被华中师范大学“退档”的挫折,他仍旧咬紧牙关,准备参加“征集志愿”的补录,继续追逐他的大学梦。

唐尚珺的这份坚持,几乎成了一种“网红”现象。从高考前的准备,到分数的公布,再到志愿填报的波折,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网友的心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他的故事被媒体纷纷报道,甚至有人称他为“高考界的传奇”。而当他被海南师范大学等大学录取后,他又拒绝的消息传出后,更是将这场舆论风波推向了高潮。

有资深媒体人评论道:“唐尚珺通过视频言论,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精准地踩中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流量热点。”

他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然而,在这股舆论热潮中,网友的声音也是褒贬不一。一方面,有人对他的坚持表示敬佩和支持。他们认为,15年的坚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需要巨大的毅力和勇气。唐尚珺的执着和坚韧,让人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

也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质疑和不解。他们认为,高考只是通往理想的一个途径,而不是唯一的选择。

考了15次都未能如愿以偿,是否应该考虑另辟蹊径?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家庭的责任和生活收入问题?

在这些正反两面的声音中,最集中的批评还是指向了唐尚珺的“超龄”问题。

有人直言不讳地说:“35岁了,怎么还这么执迷不放?这样的坚持真的值得吗?”。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批评,唐尚珺自己也开始动摇了。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大家说得很有道理,我可能是有点过于执迷了。但同时,我又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一下子放弃好像也很可惜。”

这种纠结和矛盾的心态,实际上也是许多梦想坚持者共同面临的困境。坚持自己的梦想,往往需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质疑。

而一旦选择放弃,又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难道15年的时间都是错的吗?

三、执念还是放弃各有利弊

面对现实,唐尚珺该作何选择?这的确十分令人为难。坚持无疑是好的,体现出一种毅力,可唐尚珺的坚持,已存在些许偏执。

这种赌徒心理一旦入魔,难以自拔,无疑会延误他的人生大计,更何况,年岁越大,复读就越显艰辛。

那是否就此放弃好呢?放弃无疑能杜绝无谓牺牲,腾出精力投身其他有意义的人生规划。但话说回来,15年的辛劳付出,也不应该这样就放弃。如果再坚持一年两年,说不定就能破釜沉舟。

所以,两难的是,唐尚珺既难割舍15年的复读之路,又担心耗费太多,得不偿失。这需要一番深思熟虑,不能固步自封,或许适当给自己一些期限吧。比如说,再坚持一两年,全力以赴努力一把。

若是仍旧徒劳无功,也就心无挂碍地放手一搏,投身其他事业。毕竟,前景远比执念更为重要。人生路还很长,不应该被任何一件事牢牢拴住。

四、经济来源 误他人子弟

唐尚珺这15年的高考复读之路,让外界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他早该出去打工,为家里分担点经济压力。但实际上,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在这漫长的15年里,唐尚珺并没有成为家里的负担,相反,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不少奖学金,甚至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

听说他总共获得了55万元的奖学金,这笔钱不仅足够他自己的生活开销,还帮父母攒下了18万元的养老钱。想想看,这可真不是个小数目啊!

对于“家庭负担”这个词儿,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一般家庭里,如果孩子整天闲着不工作,还花家里的钱,那确实算是个“负担”。但唐尚珺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复读这么多年,可没花家里一分钱,全靠自己挣的奖学金和学校给的生活费过日子。

这些年,他每年都从学校领点生活费,多的时候能有3万,少的时候也有几千。

虽然数目不大,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住在一个400块钱的出租屋里,吃就在学校食堂,一个月吃饭才花50块钱。这种日子虽然过得清苦点,但他却能把奖学金的大部分都存起来,给家里用。

所以说,从经济角度来看,唐尚珺不仅不是家里的负担,反而还是个挺靠谱的“经济来源”。

他用自己的努力,不仅养活了自己,还给父母攒下了养老钱。但话又说回来,这事儿真的好吗?

确实依靠补助,每天学习,可比996的打工人们好太多了,现在还可以直播,生活压力反倒是没那么大。可要是社会上的人都这么干,那社会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唐尚珺这15年的复读,确实占用了不少教育资源和招生名额。每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招生名额都是有限的,他这么一占就是15年,相当于剥夺了15个其他学生的机会。

这些机会本来可以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去抓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学校那么多贫困生,你用了15年的贫困助学金,别人只用一届,公平吗?

政府和学校给学生提供资源和奖学金,是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可唐尚珺呢?他拿了这些资源,却没有及时去完成学业、去工作、去为社会做贡献。教育资源成为了他自己的补助,他这种行为和啃老有什么区别呢?

唐尚珺这么做,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和考虑。但无论如何,他这种做法确实引发了很多争议和思考。一方面,他的坚持和毅力让人佩服。另一方面,他占用的资源和名额也确实让很多人觉得不公平。

结语

唐尚珺年复一年的高考复读,虽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但当这成为他谋生的主要手段时,其背后的深意不容忽视。真正的梦想应该是激发内心的力量,推动我们不断前行,而非成为生活的全部负担。

梦想和读书都是好事,但是当他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便变了味道。对于唐尚珺的复读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吗?

0 阅读:36

笑阳探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