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我们熟知各种“瓜”,黄瓜、甜瓜、哈密瓜,西瓜、冬瓜和丝瓜,等等等等,但是“佛手瓜”的名字却不那么常见。佛手瓜也许南方的朋友从小吃到大,但是北方人可能生活了几十年都不一定见过。
这种瓜还很神奇,种一棵,它就能像葡萄一样长出很多瓜果,佛手瓜的和黄瓜类似,既能当水果,又能当蔬菜,真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

说起这种瓜的优点,还真挺多,“高产”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每年种黄瓜的人依旧有那么多,而佛手瓜却很少有农民愿意种了呢?
«——【·佛手瓜优点多多·】——»
听到“佛手瓜”名字大概就能猜到它的名字的由来,跟外形有关,它的果实有五条棱卷曲,形似“佛手”。原产地并不是我国,它来自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等地,1015年才传入我国南方地区。

佛手瓜堪称 “高产” 典范。其藤蔓生长极为旺盛,在适宜的环境里,一棵佛手瓜植株能够蔓延覆盖大片区域,结出的果实密密麻麻。而且佛手瓜的产量相当可观,单株产量常常能达到数百斤,在一些种植条件优渥的地方,甚至更高。

它的生长周期也颇具优势,从种植到收获,相对较短,这意味着农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收成,资金回笼较快。
另外,佛手瓜的适应性很强,它对土壤肥力要求不苛刻,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也能扎根生长;耐寒耐旱能力出众,面对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依然可以顽强存活并结果。

在病虫害方面,佛手瓜也像是被大自然眷顾,自身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较少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让其成为相对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而且,对吃的人来说,它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而且里面矿物质硒的含量非常突出,比绝大多数的常见果蔬,黄瓜、西瓜等含量都高得多,所以还被称为“蔬菜中的硒库”。

以上这么多优点,每一条单独拿出来都是种植它的理由,一棵种下去,结出的果实可能都够全村人吃,但是为啥现在鲜有人种植?
«——【·佛手瓜不再受青睐的原因·】——»
时过境迁,它已经不被人青睐,如今农民却很少愿意种植佛手瓜了。市场因素首当其冲,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且品质要求更高。

佛手瓜虽然产量高,但口感相对单一,经过多年的市场供应,消费者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
在蔬菜市场中,不断有新的品种涌入,这些新品种在口感、营养价值或者外观上更具吸引力,有口感更好的,人们就不再愿意品尝口感一般的了。

在水果领域,佛手瓜作为水果的竞争力更是薄弱,面对琳琅满目的传统水果和新兴水果品种,其作为水果的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

销售渠道也是一大难题。佛手瓜的储存时间并不长,在常温环境下,容易腐烂变质,这就对销售的时效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但目前农村地区的销售渠道相对有限,缺乏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来保障其长途运输和长时间储存。
大多数农民只能依赖周边的集市或者一些小型批发商来销售,销售范围狭窄,一旦产量过大,就容易出现滞销的情况。

从种植管理角度来看,佛手瓜虽然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但它的藤蔓生长极为迅速,需要农民花费大量精力去搭架、整枝,以保证其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和生长空间。

在采摘时,由于佛手瓜结果较多且分散,采摘过程也较为繁琐,耗费人力。而如今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且年龄偏大,对于这种需要较多人工投入的作物种植,往往力不从心。

除了现在农民不爱种植以外,还有一些关于佛手瓜的谣言,让很多人对它避而远之。
«——【·有关它的谣言·】——»
有网传说佛手瓜致癌,但是专家分析过,佛手瓜在高温烹炒过后确实会产生丙烯酰胺这个2A级致癌物,但是这个致癌成分广泛存在于油炸、烘焙等食品中,日常家庭烹饪过程中,不管是什么食物,都有可能产生出丙烯酰胺,这个成分并不只存在于佛手瓜中。

但是这也给爱吃佛手瓜的人提了个醒,选择烹调方式有位重要,水煮比爆炒要安全很多。

另外,由于佛手瓜不易储存,“怕低温”,所以适合房子啊冰箱10℃左右的环境中,如果已经切开的,要用保鲜膜覆盖住表面再放入冰箱,最好两天内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佛手瓜中含有的蛋白质和一些活性成分可能会引起人体的轻微过敏反应,食用之后会出现皮痒、发红等,这就说明对佛手瓜过敏了,应该少吃或者不适合再吃。
«——【·结语·】——»
佛手瓜从曾经的 “高产” 热门到如今农民鲜少种植的转变,也能看出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口味和对食品的需求也是在变化的。
参考:
光明网:“佛手瓜”有毒?专家辟谣...... 2024-10-17
中国消费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来,一起看看佛手瓜的安全打开方式 2024-10-16
神罗天征
小时候家里种过一两次,炒出来挺好吃的。几十年了都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