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近几十年来,西部12个省区市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统计数据显示,2000—2022年间,西部水产品产量由358.7万t增长到755.1万t。

其中水产养殖产量,从248.4万t增长到690.7万t,占西部水产品产量比率从69.3%提升至91.5%,在推动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20世纪末,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水产工作者就对如何发挥西部渔业比较优势开展研究。

早在21世纪初,作为一项用水但不耗水的产业,西部渔业发展可以有效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当时西部各水面单产均低于全国均值,渔业发展滞后,这主要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池塘渔业的作用。

名优珍稀品种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种业落后、渔需物质等水产相关产业滞后和加工业基本为零等有关。
西部渔业面临资源和环境压力,以及科技储备和人才投入不足、技术开发能力弱等问题,并认为处于初级市场的西部渔业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处于劣势。

而西部主要土著经济鱼类,的开发利用水平低下,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科研、技术推广和渔业渔政执法工作,相对滞后等。
21世纪初期西部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面临明显的技术、人才、管理问题和产业短板。

二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部水产养殖业已有较大进步并聚焦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渔业。
宁夏渔业在西北较发达,而宁夏生态渔业、加工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探讨了,新疆工业化养殖前景,和南疆绿色发展可行模式。

而内蒙古设施渔业发展,西南各省也关注绿色发展模式,对四川水产养殖数字化装备等的探索。
同时,西南各省对种业、养殖污染治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给予了相对更多关注,如对广西淡水渔业良种繁育体系、对云南种业、对四川水产养殖尾水处理。

对贵州取缔网箱政策后渔业经济发展、对广西渔业投入品使用等进行的分析考察,研究认识到阻碍西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
短期难以消除,绿色高质量发展符合西部区域,特点和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

回顾2000年以来,西部水产养殖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其发展特征、面临的问题和潜力,并对西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西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相对其他地区,我国西部渔业发展起点低、体量小,计算表明,1978年除广西和内蒙古之外。

其他西部地区水产品产量,仅占全国0.285%,以贵州铜仁为例,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除个别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稻田养鱼习惯外,吃鱼几乎全靠江河捕捞。
进入21世纪,西部水产养殖业快速稳定增长,渐居主导,在全国地位逐步提升。

2000—2015年间,西部水产养殖面积从82.3万hm2增长到109.7万hm2,
占全国养殖面积比率,从12.6%上升到13%,水产养殖产量增长到593.6万t,占全国养殖产量的比率从9.6%增长到12.0%。

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后渔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收紧,养殖面积出现较大下滑,但减少幅度较东、中部地区小。
2022年西部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减少到96.5万hm2,但占全国养殖面积的比率却上升到13.6%。

养殖产量全国占比提升到12.4%(除广西和内蒙古产量后占比6.7%)。
其中:淡水养殖面积89.8万hm2,占西部养殖面积的93%,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的17.8%,较2000年增长了12.7万hm2。

淡水养殖产量525.1万t,占西部养殖总产量的76%,除广西外,西部水产养殖业只有淡水养殖,广西2022年海水养殖产量为165.6万t,以贝类和甲壳类为主。
分别占海水养殖产量的71.9%和19.3%,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只占8.2%,且63%来自卵形鲳鲹,2022年淡水养殖的统计数据。

以鱼类、尤其是大宗鱼类养殖,为主西部鱼类养殖产量,占西部淡水养殖产量的比率达95.7%远高于全国82.4%的平均水平。
其中,青、草、鲢、鳙、鲤、鲫等六种大宗鱼类产量在西部鱼类养殖产量中占比达76.1%,高于全国71.9%的平均水平。

以池塘、水库养殖为主(稻田另行讨论)无论面积还是产量,池塘和水库都是西部水产养殖主体水面。
面积占比分别为35.0%、47.9%,产出占比分别为61.0%、19.8%,分列西部养殖水面前二。池塘产出占比明显高于面积占比,说明池塘水产品产出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水面。

从面积构成看,西南、西北池塘面积占比分别为44.9%、17.2%,差异明显,但仅川渝高于全国52.2%的均值。
大部分省区市水库养殖面积占比高于28.8%的全国均值,其中甘肃、贵州、云南、陕西、广西。

分别为77.6%、76.2%、65.8%、54.8%和50.2%,高于西部均值。
西北湖泊养殖面积占比33%,其中青海、宁夏、内蒙古分别达63.3%、45.8%和41.3%,远高于13.7%的全国均值,西南仅占比0.9%。

从产量构成看,重庆、新疆和宁夏的池塘产量占比分别为84.8%、78.5%和77.2%,高于全国73.4%的均值。
其他省区市池塘占比大多低于60%,大部分省区市水库产出占比高于全国8.7%的均值。

其中,青海占比高达98.5%,广西、云南、陕西、内蒙古、甘肃水库产量占比均高于西部19.8%的均值。
宁夏和内蒙古湖泊产出占比高达20.4%和16.7%,但其他省区市湖泊占比极低。
西南稻田水产养殖稳定发展,成为中国主产区之一云贵川等西南省区市稻田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水稻种植面积较广的平原、丘陵和山地等地区具有相对稳定的产业基础、规模和市场需求。

21世纪以来,在现代水稻种植、水产养殖技术和田间工程等配套技术支撑下,稻田水产养殖在这些地区持续保持优势。
2022年西部稻田水产品养殖产量达68.3万t,面积达71.8万hm2,占全国稻田水产品养殖产量的17.6%和面积的25.1%。

其中99.1%的产量,和96%的面积集中在西南五省区市,后者已是我国稻田水产品养殖主产区。
有些品种如广西稻螺种养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稻螺种养的六成左右。

特色养殖初步形成工厂化养殖是弥补西部养殖水面不足的重要手段,也是生态渔业、设施渔业的主要方式之一。
2022年西部工厂化养殖规模达695.9万m3,占全国的11.6%,产量2.8万t,占全国的6.9%。
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77.3万m3和1.1万t,其中西南占九成。同时,特色养殖初步形成。

如新疆、青海、贵州、四川等的冷水鱼养殖、成渝地区的虾蟹类养殖、广西的螺类养殖等已初具规模。
各地在生态综合种养、渔业示范园建设、池塘和养殖尾水处理设施改造、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开发。

种业工程项目建设尤其是苗种繁育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大投资,可持续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西部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西部各省区市水产养殖产业规模差距大,西南地区较西北有明显优势。
2022年西南渔业产值、水产品产量和养殖产量分别占西部渔业产值、水产品产量和养殖产量的91.4%、91.3%和91.0%。

西南各地指标均高于西北,其中广西渔业产值、水产品产量和养殖产量在西部占比分别高达41.9%、48.4%和44.6%,四川水产品产量也超过170万t,是第三名云南的2.5倍。
西部渔业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偏高、二产占比过低,苗种产业较弱2022年西部渔业产值在渔业经济总产值中占比为54.1%,高于全国49.4%的均值。

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仅8.8%,显著低于全国21.5%的均值。其中,2022年西部水产加工总量80.1万t,仅占全国总量的3.7%,东部地区占比则高达83.2%。
产出淡水鱼苗1685.4亿尾、淡水鱼种54万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2%和14.9%。
苗种产值92.1亿元,占全国渔业苗种产值的10.9%,苗种产业仍欠发达。

这不利于西部水产养殖结构调整,是当地依赖“四大家鱼”等传统养殖品种、不敢盲目发展其他新、优养殖品种进而影响收益的一大原因。
2022年西部渔民人均收入约18195.2元,四川最高达23089.6元,但也低于全国24614.4元的均值。

西部大宗淡水鱼类占比高,由于连年增产,质量差异不易区分,价格有常年低位徘徊的问题,对西部水产品的收益有较大影响。
除湖泊外,西南各水面平均单产均高于全国均值,广西、四川和云南在池塘、水库、河沟养殖效率上均有优势,湖泊养殖单产仅贵州有相对优势。

西北各水面平均单产均低于全国均值。分省看,仅宁夏的池塘和湖泊养殖单产、甘肃的湖泊和河沟养殖单产有相对优势。
西部稻田综合种养单产为1t/hm2,低于全国1.4t/hm2的均值。除四川外的西南其他省份稻田养殖单产均较低,西北更低。

机构技术推广能力,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西部渔业技术,推广系统的高端人才、基础设施条件与东部有较大差距。
西部渔业自有试验示范基地分别占全国数量的25.7%和面积的13.6%,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分别占全国数量的24.7%和面积的15.1%。

培训教室分别占全国数量的25.6%,和面积的18.8%,实验室分别占全国数量的16.1%和面积的21.1%。
实验室原值占全国的7.1%,渔业技术成果、制定的标准和规范数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5%和16.4%,基本都低于东中部占比。

西部地区大多在规划中提到当地渔民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偏弱、保障不全等问题,制约了当地水产业发展。
发展空间受限,新模式新项目制约因素多面对各种生态环境约束,西部各省区市,在水域养殖滩涂规划中对养殖空间和方式提出限制。

为保证水源安全和稀缺物种栖息地,划定禁限养区域,为保证耕地和粮食安全限制“红线耕地开塘养鱼”。
为控制污染养殖尾水必须达标排放,传统网箱逐步退出江河湖库,生态网箱有较严的面积限制等。

如广西将大水面投饵网箱,和围栏养殖面积严格限定,在大水面总面积的0.25%以内,不投饵养殖面积也要求严格控制在总面积的1%以内。
设施渔业是拓展养殖空间的必然选择,但要求高,面临很多现实困难,以广西为例指出设施渔业,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用地难、融资难、技术欠成熟等问题。

企业、村集体或个人承担新建项目时也缺乏足够的资金购买水产养殖苗种、饲料等,外地返乡创业者贷款较难。
与发达地区具有相对规范的经营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以及拥有较多的新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不同。

西部地区管理能力相对落后,管理者在政策理解和推动新发展方式上的执行能力有差异,对大水面生态渔业新发展方式有犹豫观望心态。
«——【·西部水产养殖业发展潜力·】——»
西南地区在长江、珠江等上游,多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大。

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湖库较多,适合多种鱼类生存,且生长期较长,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条件较好。
同时,山区多、峡谷多,水域类型遍及河流、湖泊、水库、池塘、山塘、沟渠和滩涂等。
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为西南诸省区市的淡水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北地区大多干旱少雨,但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地理和生态环境独特,以湖库为主的水资源丰富。
西南地区热水性、暖水性、冷水性鱼类资源皆有,鱼类资源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相关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显示,四川自然分布有239种(亚种)区系组成复杂的鱼类,有80余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养殖有大宗淡水鱼品种和十多种名特优鱼类。
广西有淡水鱼类290种、北部湾鱼类402种。贵州记录的鱼类共288种(不含外来物种),主要经济鱼类44种。

重庆有江河鱼类183种,广泛分布于境内各大水域,云南共记录淡水鱼类619种。
各地区还有众多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等,还引进诸多养殖种类。
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和寒冷,鱼类资源相对较少,青海、新疆、西藏等三省区有天然及引入鱼类超过110种,主要经济鱼类占近半数。

西部各省区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显示,广西海水养殖已开发利用面积占宜渔海域面积2%以下
淡水养殖水面开发利用率在20%以下,云南水面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3%。
贵州大多数滩涂资源未进行水产养殖利用,流水池养殖潜力大;青海、内蒙古渔业水产养殖容量远低于环境可承受范围极值等,进一步开发利用空间较大。

池塘通过标准化改造和技术提升还可以带来较大的效益提升。如重庆提出,池塘的“鱼产力”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和废水生态化处理等技术提升,到2030年可将平均单产量提升至12t/hm2。
规划显示,广西、重庆可用于稻田综合种养的保水田分别有55万hm2、25万hm2,开发利用率在10%以下。

云南、贵州宜渔稻田分别有33.3万hm2和21.37万hm2,未来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和单产水平潜力很大。
国家为减缓渔业资源衰退先后出台禁、限捕政策,使得捕捞业在渔业中的比例不断下降,2022年西部捕捞水产品产量占比仅8.5%。

由于东、中部地区对捕捞业的限制,和更强的养殖水面收缩力度,西部各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潜力将被激发。
«——【·西部水产养殖业前景·】——»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政策、国家生态环保政策和各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决定了西部渔业的未来发展格局和方向。

近年来的,分别从不同角度强调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为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等目标。
当前大多数西部省区市已制定了省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将水域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

主要养殖水面的养殖方式两方面结合地域特点进行前景分析和展望。
在常规品种养殖上,为解决占比过大、效益不佳问题,所有省份都强调要提质增效。总体看有两种方式。
聚焦大宗鱼类中的个别品种进行技术优化,如宁夏选择鲤鱼和草鱼开展提质工程。
提升产业附加值进而提升效益,如云南将加强滇西优质大宗鱼类养殖与当地旅游业的关联度。

在名特优品种养殖上,各省区市都强调要大力发展、提高占比,并确定了本地优势品种。
广西既有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加工出口产品,也有龟鳖、石斑鱼、黄颡鱼等地方特色。
四川在平原区和丘陵区将重点发展长江上游经济鱼类如鲇、黄颡鱼、长吻鮠等和斑点叉尾鮰、泥鳅等优质品种。

在盆周山区和西北高原区将布局冷水鱼类;重庆将向中华鳖、岩原鲤、黄颡鱼、长吻鮠、鲟、鳜、鲶、黄鳝、泥鳅等品种转型。
云南在养殖区规划了以本地裂腹鱼和高品质的鲟鱼、鳟鱼为主的长江流域冷水鱼类优势产业带。
以罗非鱼为主的南部外向型渔业经济优势产业带和大宗鱼类为主的大滇西旅游环线优质水产品优势产业带。

贵州将以鲟鱼为主的冷水鱼养殖作为生态渔业新增长点;宁夏选择重点优化斑点叉尾鮰、鲈鱼、河蟹等3个优新品种。
陕西将大鲵、齐口裂腹鱼、秦岭细鳞鲑和冷水鱼列为重点,新疆、青海青睐鲟鱼、鳟鱼等冷水鱼类养殖及延伸产品加工业。西部这些名特优品种市场前景较好:一是冷水鱼。
冷水鱼是高端绿色的健康食品,只能在清冷、洁净的流动水环境中生长。

我国冷水水域主要在西部,覆盖了除广西外的几乎所有西部省区市,因此西部具备养殖冷水鱼类的独特优势,当前主要养殖鳟鱼和鲟鱼,发展势头好,售价远高于其他常规淡水鱼,资本也愿意介入。
二是南美白对虾、罗非鱼和鮰鱼这些西部重要的出口水产品。由于广西在2018年前就建成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罗非鱼遗传育种中心和海南罗非鱼南繁基地,养殖种苗有保障。

对虾和罗非鱼行情较好,鮰鱼波动略大。三是鲈鱼、鳜鱼、石斑鱼、黄颡鱼等鱼类,小龙虾河蟹类,龟鳖类等品种。
主要在西南地区,养殖技术成熟,较发达的饮食文化会提供较大的市场,但近几年可能会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

随着各项措施落地,西部水产养殖大宗鱼类占比过大、名优特品种相对不足的问题和效益欠佳状况将逐渐改观,随着效益提升,渔民收益也会相应增加。
广西就将“创新成“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从而实现双高产。随着我国稻田养殖不断总结出更多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未来将有更多高效益的稻田养殖模式在西部推广。

包括依托池塘和大水面的设施渔业和陆基设施渔业,可有效解决水产品养殖面积压缩和保供之间矛盾各省区市在推的生态设施渔业类型较多,目前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但是生态渔业成套技术、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设施渔业上运用是大趋势,通过工业集约化、信息化手段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更能精准监控生产中的养殖尾水排放、兽药残留等质量和生态安全指标。

贵州由于池塘零星分散、小而浅但流水资源丰富,将大力发展流水养殖。宁夏、内蒙古等西北省则计划,在盐碱地集中区域布局盐碱水养殖。
西部地区要提升管理能力,消除从业者开展水产养殖的疑虑和担心,提高参与积极性。

如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意识和效率、规范和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养殖合同、行政收费行为和渠道。
鼓励农民参与西部,尤其是西北相对缺资金、技术和人才,帮扶显得更重要。

西部可以凭借其生态渔业产品,与外部大型预制菜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挖掘渔业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研学体验、鱼文化等潜在功能,培育都市休闲渔业和湖库垂钓等产业集群,促进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