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本是南阳人,年轻的时候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所以邓艾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曹操南征荆州的时候,将当地的一部分人迁移到汝南,邓艾和母亲也在其中。到了汝南,邓艾就只能靠给当地地主放牛维持生计。
邓艾12岁的时候,他跟随母亲到了颍川,读到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说“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写文章是世人的典范,言行举止成为士人的准则”,志向远大的邓艾感觉这不就是这自己的追求,于是就自己改名为邓范,字士则。后来,邓氏宗族中已经有人叫邓范这个名字了,邓艾才改了现在这个名字。
随后,邓艾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学士,这也算是魏国的储备干部,随时会被任命为典农都尉的部下,这对于出身寒门的邓艾来说不失为一条进身之路。然而,邓艾这个人有个口吃的毛病,所以典农都尉不让他担任重要岗位,随后就让他担任看守粮草的小官。
邓艾这个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迷,他每次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考察地形,到处规划军营处所,他的这个行为遭到了旁人的嘲笑,但是他依旧我行我素。
在底层了历练了许多年,邓艾好不容易才当上了典农功曹。随后,他被派到洛阳汇报工作,在这期间邓艾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司马懿。司马懿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出他是个人才,于是就把邓艾留在身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邓艾是幸运的。
随后,司马懿派邓艾前往魏国东南地区视察,以制定对付吴国的政策。这邓艾一路视察到了寿春,回来后就给司马懿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他在《济河论》提到魏国应该在淮南、淮北兴修水利,同时进行大面积屯田,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每次出兵东吴都要的运输消耗,还能在这些地方囤积粮草,一举多得。
司马懿这只老狐狸一看这主意很不错,就采纳了邓艾的意见。没过几年,魏国东南地区就出现了一片繁华富庶的场景,东南的防守得到了极大提升,可见邓艾的厉害之处。
公元249年,邓艾被调到南安任太守,这期间他参与击退了姜维的一次进犯,并因此被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升城阳太守。在这里,邓艾向朝廷提出了治理少数民族的政策,得到了当权者司马师的认可并被采纳。
随后,邓艾继续在各地任职,每到一地,他就提倡垦荒,发展农业生产,这些地方都富庶起来了,由此可见他的地方执政能力还是挺强的。
随后,因为不满司马师逐渐权倾朝野,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联络东吴起兵造反,邓艾参与平定了这次叛乱,并因此继续被加官进爵。
随后,继任的司马昭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邓艾继续与蜀汉的姜维展开相爱相杀的攻防战,邓艾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都能很好守住魏国边境,让姜维几次北伐都无功而返。
公元262年,司马昭制定先灭蜀再顺江灭吴的战略,同年魏军兵分三路伐蜀,邓艾为其中一路大军统帅。魏军开局比较顺利,但是随后姜维退守天险剑阁,魏军进攻受阻,很快魏军因军粮不继,最高统帅钟会准备退兵。
在这时,邓艾兵出险招,他带领部下从偷渡阴平小道,历经千难万险,一路克绵竹,斩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最终兵锋直指成都,成功让蜀国刘禅投降。
随后,邓艾入成都后约束部众,安抚投降的人员,使他们复任旧业,受到当地人的拥护,这让邓艾达到人生的巅峰时刻。
然而,邓艾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随后不经过当权者司马昭的同意,擅自以魏国皇帝的名义,任命蜀汉群臣为魏国官吏。同时邓艾任命自己的部下师纂等人兼领蜀中各郡郡守,还派人在战死的魏兵跟蜀兵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以此夸耀自己的武功。
邓艾还曾对蜀国士大夫们说:“你们幸亏遇上我,才能活到今日。如果遇上像前朝吴汉这样的人,你们早被杀掉了。”他还说:“姜维自然是一时的人杰,但遇到我,他还是走到了穷途末路。”当时的有识之士见邓艾如此自夸,往往都背地里嘲笑他。
天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邓艾的这些所作所为,让野心家钟会抓住了把柄,成为置邓艾于死地的口实。
随后,统帅钟会上表向魏国权臣司马昭表功,钟会、邓艾等人都得到了重赏。
随后,意气风发的邓艾继续给司马昭汇报自己用和平手段灭吴的策略,他的种种建议可以说还是有远见卓识的。然而他擅自做主给别人封官,钟会又偷偷修改他和上司司马昭之间的通信,把邓艾的上表改成傲慢无礼的语气。于是司马昭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灭吴策略暂不实行,这是在敲打邓艾。
然而邓艾不知道是昏了头,他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于是钟会乘机向司马昭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立即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并将其他们送回魏国。
随后,真正的野心家钟会想在成都造反,结果却得不到底下人的支持,最终被杀。魏军在成都大肆掠劫,后由监军卫瓘收拾稳定局势,但因为他参与诬谄邓艾,他随后马上派人派在半路杀了邓艾父子。
邓艾一生从底层做起,一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做出了很多功绩,也夺得了灭蜀的头功。然而,虽然邓艾在治理地方和军事方面的才能非常出色,但是他的政治水平却不高,在风头正盛之时没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居功自傲,不善自保,最终落得身死小人之手的下场。
孔子曾说:“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可惜邓艾没能真正领悟这一警世恒言,最终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愿后人能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