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举重创重庆地下党,进功德林干裁缝活遭返工,气出脑溢血而亡

笑蓝阅览过去 2024-10-25 04:26:59

1973年1月,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一件微不足道的缝纫返工引发了一场意外的悲剧。曾经叱咤风云的军统特务头子徐远举,因一件缝制品不合格被要求返工,一时心有不甘,怒气攻心。这位被称为"半壁江山,西南红人"的前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在他人的劝解下仍然倔强不已。当晚,他在寒冷的三九天里执意洗冷水澡,继而引发高血压,导致脑溢血。虽经抢救无效,最终于1月22日离世。这位曾重创重庆地下党、造成130多名地下党员被捕的军统要员,就这样在一场令人唏嘘的意外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从顽童到特务,一路向上攀

在湖北省大冶县,徐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这个家族虽出了许多读书人,可徐家的这个小子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本性。

小徐远举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玩泥巴、跳绳,反倒爱到处点火玩,打起架来也是狠角色。据乡亲们描述,这孩子打架时从不手软,全然不顾对方死活。

十七岁那年,一次随父亲去扫墓,在祖坟边看见一个老人正在除草。徐远举误以为老人触动了祖坟,竟一怒之下打死了这位无辜的老人。

这一场人命官司,让徐家不得不将这个逆子赶出家门。江湖上混迹一段时间后,徐远举在1929年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七期。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陈诚的部队。在江西围剿红军的战斗中,他很快就升任了副连长。

但军队生涯对这个性格倔强的年轻人来说并不顺遂。他经常与上下级发生争执,尤其是与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他干脆一气之下脱下军装走人。

1932年,机会来了。戴笠在杭州成立了复兴社特训班,专门吸收那些失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正在为前途发愁的徐远举一听这个消息,立刻报了名。

在特训班里,徐远举对特务培训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学起来得心应手,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

戴笠视察时,看到徐远举如此用功,当场就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为了奖励他,戴笠还多次赠送金笔给这个得意门生。

徐远举每得到一支金笔,就去街上刻字:"某年某月戴先生所赠。"他将这些金笔别在衣服口袋上,走到哪里都不忘炫耀一番。

进入军统后,徐远举因为说话办事都很强硬,得了个"徐猛子"的外号。他满口都是"戴老板",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但戴笠这个人心思复杂,表面对徐远举很器重,实际上并不想让他真正掌权。因为戴笠用人偏爱老乡,像江山的毛人凤、周养浩都比徐远举更受信任。

加入军统六年,徐远举干尽了各种危险的脏活累活,却只得到一个少校军衔。看到军统里一些与戴笠有关系的女特务军衔都比自己高,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淞沪抗战爆发后,戴笠派他到西藏搜集情报。当时谁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徐远举却一去就是五年,这才真正获得了戴笠的赏识。

全面抗战爆发后,军统局大规模扩充,徐远举连升两级,成为上校。从此,他把戴笠奉为再生父母,在军统系统中的地位也逐步提升。

重庆地下党遭遇血雨腥风

1948年春天,一封装着《挺进报》的"公文"被寄到了国民党重庆行辕主任朱绍良的办公桌上。朱绍良看完这份共产党的机关报后,立即把徐远举叫来,令他限期破案。

徐远举在重庆设下天罗地网,追查《挺进报》的印刷地点。当时的《挺进报》就藏在共产党员陈然的家中,他白天在机器厂上班,晚上秘密印刷报纸。

陈然为了掩人耳目,用厚纸把木板墙的缝隙全部糊上。在他的努力下,《挺进报》的印数从一百多份增加到了一千多份。

一次偶然机会,保密局重庆站渝组组长李克昌接到密报,说有个叫陈柏霖的年轻书店店员带着《挺进报》,对当局很不满。根据这条线索,徐远举派特务曾纪纲假扮成进步青年,接近陈柏霖。

年轻的地下党员陈柏霖缺乏斗争经验,不仅相信了曾纪纲的伪装,还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宿舍。徐远举随后一网打尽,抓获了陈柏霖和他的上级任达哉。

徐远举对两人施以酷刑。陈柏霖虽然饱受折磨却坚贞不屈,最终牺牲在渣滓洞监狱。任达哉经受不住严刑拷打,选择了叛变,出卖了上级许建业。

1948年4月1日,在一家茶馆里,正等待与任达哉接头的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建业落入了徐远举的圈套。许建业遭受了特务们的残酷折磨,但始终没有透露任何情报。

徐远举转变策略,让看守陈远德假意同情许建业。当时许建业最担心的是宿舍床下箱子里的17份工人入党申请书和3份重要党内文件。

在焦急之下,许建业信任了装作老实的看守陈远德。他让陈远德拿来纸笔,写了一封给母亲的遗书,又写了一封给在志成公司工作的秘密党员刘德惠的信。

徐远举得到这封信后,立即在志成公司外布下天罗地网。他采取了只进不出的策略,一个接一个地抓捕党员。

通过对志成公司董事长和总务长的审讯,徐远举获知公司会计组长刘德惠是共产党员。他随后根据许建业宿舍中箱子里的入党申请书,将17名申请入党的工人全部抓捕。

1948年7月21日,许建业被押赴大坪刑场公开处决。看守陈远德因为套取情报的"功劳",从看守员一跃成为少尉,连升三级。

这次大规模破坏重庆地下党组织的"功绩",让徐远举在军统系统中声名大噪。他获得了重庆绥靖公署、国防部二厅、保密局三家机构的表彰和奖励。

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对徐远举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他主持保密局以来的三大政绩之首。在这场行动中,重庆和四川其他地区近200名地下工作人员被捕。

毛人凤不仅给了徐远举一枚陆海空一等勋章、五亿法币奖金,还在西南特区设立区长职位,让他全权负责保密局在西南四省的工作。从此,徐远举在保密局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战犯管理所生活改头换面

1949年12月的一天,徐远举乘坐飞机从成都起飞,准备前往台湾。途经昆明巫家坝机场加油时,卢汉已经控制了机场。

卢汉下令所有经过昆明的飞机只准进不准出,并随即发动起义,将徐远举等特务头子一网打尽。1950年5月,公安部将徐远举等人押送到重庆战犯管理所关押。

命运弄人,这个地方正是解放前关押革命志士的白公馆监狱。在这里,特务头子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太平。

当时周养浩认定沈醉出卖了他,扬言要用板凳打死沈醉。宋希濂出面阻拦,反而引来了徐远举的不满。

黄埔一期的宋希濂本是徐远举的学长,但在军统系统里混惯了的徐远举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战犯审理初期,像宋希濂这样在抗日战场立过功的将领,多数倾向于从宽处理。

相比之下,像徐远举这样的特务,许多人都主张处以极刑以平民愤。这让徐远举对宋希濂更加看不顺眼,尤其是陈赓将军会见了宋希濂之后。

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一次晒衣服时,徐远举把别人的衣服挪开,把自己的搭上去。宋希濂看在眼里,装作没看见从徐远举身边走过。

在下一次生活会上,那位被挪开衣服的人当面质问徐远举。徐远举拒不承认,反问对方是否亲眼所见。宋希濂当场就用"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话讽刺徐远举。

西南公安第一处处长段大明到监狱视察时,直接点名批评徐远举。他指出徐远举在重庆的所作所为,人民政府和老百姓都心知肚明。

段大明提醒徐远举,现在按中灶标准给他们开伙,这待遇比起他当年对待关在白公馆、渣滓洞的共产党员要好得多。当段大明说到"依我的脾气,你这种人一天都不能留,抓住就该枪毙"时,徐远举立刻安静了下来。

1956年初,徐远举等人被转移到北京战犯管理所。到了北京后,徐远举的表现发生了巨大转变。

在小组讨论会上,他总是第一个发言,还为墙报撰写文章,不断揭发批评其他战犯。有人想利用他污蔑一些开国将帅与军统有关系,承诺可以给他减刑。

面对这样的诱惑,徐远举却表示:"不能无中生有地冤枉好人,不给老干部抹黑。建国以前我犯了罪,经过党的多年教育,我再不能犯罪了。"

1959年12月,战犯管理所第一批特赦名单公布。由于罪行太重,徐远举未能在名单之列。他对此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抱怨自己在学习、劳动等各方面都不亚于其他人。

经过管理人员的耐心劝导,徐远举才逐渐接受现实。然而他那倔强暴躁的性格始终没有改变。在距离第七批特赦不远的时候,因为一件缝纫品不合格,他竟在寒冬洗冷水澡,最终导致脑溢血身亡。

缝纫一失意终致命丧生

1973年1月19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生活如往常一样平静。徐远举照例将自己缝制的产品交给检验员。

检验员仔细查看后,认为产品未达到质量标准,要求他返工。徐远举当场表示不服,认为这是有人故意刁难。

他开始大声埋怨,质疑是否有人在背后使坏。在场的战友好意提出帮他返工,却遭到他的一口回绝。

"好汉做事好汉当,我没出息丢了脸,是活该。你们用不着为我发慈悲,莫要猫儿哭耗子。"这番话说出口,徐远举的情绪越发激动。

那一天晚上,其他人都在食堂吃饭,徐远举却气得吃不下饭。虽然正值三九寒天,他却反常地打来一大桶凉水泡澡。

当天深夜,同舍战犯发现徐远举在床上不停翻滚。他浑身发烫,呼吸急促,两眼突出,鼻孔流血,随即陷入昏迷。

监狱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带医护人员前来抢救。医生初步诊断为高血压急性发作,给他使用了降压药,但收效甚微。

到了1月21日,监狱方面将徐远举送往北京复兴医院。医院诊断为脑溢血,经过一天的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1月22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军统特务头子永远闭上了眼睛。因为徐远举是重要战犯,他的死讯很快上报到国务院。

总理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批示要求公安部查清死因。调查的重点是,为何徐远举19日晚发病,直到21日上午才送医院抢救。

经过调查,监狱方面解释说,当时担心路上颠簸会加重病情,想等病情稳定后再转院。从医院申请报告来看,程序也很及时,只是上级审批耽搁了一些时间。

公安部门最终认定,徐远举之死是因为工作发生争执后,不顾自己长期患有高血压,在寒冬天气用冷水洗澡,引发高烧,导致血压猛升,造成脑血管破裂。

徐远举死后,他的骨灰一直无人认领。直到1981年,他的妻子马子英和两个女儿才将骨灰领回。

这位当年曾在重庆呼风唤雨的特务头子,最终长眠在了湖北汉阳县新农镇。从他去世到入土为安,整整耗时八年。

一代特务头子就这样在一个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中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他的结局,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古话:事事有得必有失,功高盖世亦难存。

0 阅读:31

笑蓝阅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