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好不好,一个重要标准看自不自然。
关于演技,每个人多少都会有所接触,所以有人总结出来: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特别是在职场之上,讲话稿为了出彩,一些秘书或者是办公室主任也在绞尽脑汁地运用排比、典故、对仗的修辞手法,当然在没有出意外之前,可谓是“皆大欢喜”。
写材料的人用心了,领导得到民众的强烈反响,被广大媒体报道,获得好的官声,那写材料的人,也会因此而被青眼相加。
沈德咏,1954年出生,修水县人,大学本科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
老沈是一级大法官,曾任担上海市纪委书记,最高法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领导。
二零二三年的盛夏某天,浙江省某中级以沈德咏受贿6456万余元,判处十五年。
2018年初夏,沈德咏通过最高法全体干警的办公平台发了一份《离职告别书》,这是一份充满感情的体制内离别的感言。
内容感情真挚,符合一位正直领导离职时候那种为了理想奋斗无怨无悔的心境,最后概括起来四个字,他任职的这些年,他做到:“问心无愧”,尤其是常务副院长的十年,都是在“守好本分,没贪渎擅权”。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位好院长,大家的好公仆,然而世间的事总有欺骗性。
因为在宣传的背后,就是法律和纪委留下的真相,他作为审判者,在案件处理、工程承揽、职务晋升等事上实现权力变现。
故而,有朋友说老沈是演技派大贪,表面看来是海瑞在辞官,留下无尽的意难平,可事实上,演戏的时候一点都不会脸红。
其实回顾老沈的履职,若没有落马,没有贪腐,他的履历也是能催人奋进的资料。
他起步于乡镇,却懂得审时度势,被推荐进入了大学的殿堂,虽然所学专业十分的国际化,但他却立足于体制内政法系统。
从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他没有去干高薪的律所,成为江西省委政法委干部,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怎么看,都是具有奉献精神的。
那时候,高学历业务精的律所有如财神爷的嫡系,精神会空虚,但物质很是富裕。
出身寒门的沈德咏乌鸡变凤凰,他的个人奋斗史曾被无数法律人艳羡,难以超越。
三次在法院和纪委部门间来回穿梭,懂得了纪律和法律之间某种平衡关系,在权力面前,法律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可以试想,多少官司,被他一句话就逆转了结果,这也让他的法律信仰直接崩塌。
执法犯法、靠案吃案。
久而久之,老沈丧失理想信念,公器私用,充当司法掮客,凌驾律法之上,二十七年的受贿习惯,早就已经病入膏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