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持续多年上涨,食品饮料行业一直是A股的“YYDS”,也成为各路基金们主要配置的行业。
海天味业、伊利股份等食品饮料牛股,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也坚定了人们对于食品饮料赛道的忠实信仰。
食品饮料的铁粉投资者,捍卫自己逻辑时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食品饮料是非周期行业,是人的刚需,是可以穿越牛熊的。
非周期股的“下跌周期”
然而“万物皆周期”,食品饮料板块自2021年年初见顶以来,就陷入了持续下跌当中。
以几个行业龙头为例:
海天味业(603288.SH)自2021年1月8日达到近168元/股的最高价之后,就开启了下跌之路,前几天一度跌到83元附近,用1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腰斩。
金龙鱼2020年10月刚上市时,股价40元左右,随后一路上涨,在2021年1月初冲到了145元附近。连民间股神林园,都不断加仓金龙鱼。不过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金龙鱼从145元跌到了前几天的45元,仅为一年多前股价的零头。
安井食品2017年上市后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从不到20元涨到了2021年初的283元,4年涨了20倍,妥妥的超级大牛股。随后安井食品跟金龙鱼一样,跌了整整一年多,前几天一度逼近100元,跌了63%以上。
再比如,双汇发展从高点的63元跌到23元,绝味食品从107元跌到38元,中炬高新从82元跌到26元,三全食品从36元跌到13元,恒顺醋业从27元跌到10元,三只松鼠从91元跌到24元,良品铺子从87元跌到24元。
消费低迷,原材料上涨
零食、调味品、速冻食品,所有的食品饮料股过去一年多基本都是大幅下跌的走势,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之下居民消费能力的下降。
疫情对食品饮料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2020年疫情之初,各国央行普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推升了流动性,加上很多人居家办公囤货,食品饮料股迎来一波明显的上涨行情,2020年年初到8、9月份,食品饮料行业迎来了一波巨大的主升浪上涨行情。
之后的几个月,整个行业板块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
2021年年初,全球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事件是美联储吹风要加息,这导致当时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由于食品饮料股的走势决定权在公募基金手中,公募基金对于美国金融方面的动作和风向又非常在意,所以当时公募基金明显进行了减仓,导致海天味业从160元以上一路下跌到110元左右,金龙鱼则直接腰斩,从140元跌到了70元。
此外,2021年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大涨,导致食品饮料类公司成本飙升,成为压垮其股价的又一重要因素。
笔者之前在关于金龙鱼的文章里说过,原材料成本的大涨,导致金龙鱼2021年业绩明显前高后低,四个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5.70亿元、14.00亿元、7.11亿元、4.51亿元。
下半年业绩远低于上半年,又让金龙鱼股价继续下跌。
同样,食品饮料行业的权重股海天味业,在2021年也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
酱油重要原材料大豆,2021年底已经比2019年上涨了80%,白糖的价格也大幅上涨。另外包装成本的上涨也不容小觑。
过去多年,海天味业一直没有提价,但每年的营收都增长15%以上,净利润都增长20%以上,这是相当厉害的水平,奠定了其股价长牛的基础。
但是2021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让海天味业终于吃不消了,公司在10月份发布了提价计划,对酱油、蚝油、酱料等产品出厂价上调3%-7%。
即使是这样,海天味业的增速也掉到了个位数区间:2021年4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19.63亿元,同比上升7.19%。
2021年全年,海天味业营业成本上涨16.36%,而营收增幅仅为9.7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1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18%。
从连续多年不提价净利润增速还能20%以上,到提价之后净利润增速降到个位数,海天味业已经失去了“赛道股”的地位。
估值回归,还没跌透?
赛道股建立在高增速之上,因此才有高估值。海天味业在股价高企的时候,市盈率逼近100倍,堪比互联网泡沫时创业板的估值。当增速骤降到不到5%之后,海天味业目前将近60倍的动态市盈率依然是高估值,只不过是从极高估值变成了很高的估值。
除了海天味业将近60倍市盈率之外,目前金龙鱼63倍市盈率、安井食品53倍市盈率、妙可蓝多112倍市盈率。从历史角度看,食品饮料行业的合理估值在20-30倍市盈率,所以这些都是典型的高估值公司。别看股价较高点已经下跌很大,但离“跌透了”还有很长的距离。
当然也并非所有食品饮料公司都是高估值的,也有一些市盈率在20-30倍的。这些公司只能说是估值合理,但估值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原材料上涨,提价又提不动,面对社区团购的冲击甚至又要降价,那么这些合理估值的公司以后也会变成高估值的。
过去一年多,食品饮料股整体下杀,一些公司也从基金重仓的“香饽饽”变成了弃之如敝履的对象。
比如在2020年底,有226只公募基金持有天味食品股票,持股比例6.55%,到了2021年年末,变成了仅有3只基金持有,持股比例仅为0.10%。
在公募基金们集体出逃之后,天味食品的股价从68.32元跌到了15.2元,跌幅高达78%!
而在公募基金疯狂加仓买入的2020年,天味食品从18元涨到了65元,涨幅高达260%以上。
前一年如此大涨,后一年如此大跌,这跟周期股有什么区别?
所以“万物皆周期”这句话适用于非周期股的食品饮料行业。
最近几天,随着疫情的反复,很多人又开始囤积食品以备不时之需,这自然也影响到了股市。
4月14日,食品ETF(515710)大涨近4%。
个股方面,海天味业、安琪酵母上涨超过5%,做速冻食品、火锅鱼丸的安井食品涨停。
在大跌了一年多之后,疫情再次成为食品饮料股上涨的催化剂。
不过,在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制约之下,个人认为,目前的食品饮料股只能当作小反弹来看待,而不是大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