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养老保险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保障,近年来随着缴费基数的不断提高,确实负担也越来越重。很多地方的每月缴费钱数已经达到了1000元左右。比如说山东省2024年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是每月883.2元,但未来还会根据社平工资增长而增长。

一些朋友担心,参加了好多年的养老保险,万一去世的早,不就亏本了吗?不如直接把钱存到银行,每月存款1000元到65岁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数吧?
存款能提供多少养老金?按照每年利率3%来计算,每月存款1000元(一年存款1.2万元),26~65岁坚持40年存款,能存多少钱呢?
其实,我们可以根据数学中的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根据上述条件缴费40年,计算得出最终的本息是一年缴费的75.4倍,也就是说届时个人手里有90.48万元可用于养老。

如果65岁开始自己的养老,按照每年3%利率计算,仅动用利息的话,每年可用2.7万元,平均每月2250元。说实话,40年就攒这样的一个结果,真的有些太亏了。毕竟社会平均工资的不断提高,物价也在不断增长,40年后的2250元,购买力还不知道顶不顶上现在1000元呢。
如果我们按照20年分期动用本金,差不多每月能够供给养老的钱数为4000元左右。
另外,存款有一项非常重大的养老漏洞,就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岁,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不敢动用养老本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理能力开始下降,甚至最后连自己财产管理能力都失去了。说句戳心窝子的话,那个时候能花多少钱?全看子女的孝心了。

根据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缴费产生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①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一般灵活就业人员都是按照最低基数缴费的,即平均缴费指数是0.6左右。缴费40年,可以领取32%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如果每月缴纳1000元左右的最低档次缴费,说明社平工资大约在8000元左右。
但是未来40年社会平均工资还会不断增长的,社平工资的增速肯定会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如果按照每年社平工资增速5%计算,40年后的社平工资将达到现在的6.7倍,也就是53,600元左右,这种情况下的基础养老金将达到17000元左右。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实际上,我们光考虑了社平工资的提高,并没有考虑缴费基数的提升。如果社平工资是5.36万元,60%基数将是3.2万元,每月缴费金额达到6400元,就不再是每月1000元的事情了。这种情况下缴费一年个人账户余额能够积累3万元左右。
养老保险缴费40年,按照暖心的经验,估计个人账户余额也能够积累90万元左右。如果还是按照现在65岁计发月数101个月计算,每月养老金是9000元左右。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和为每月2.6万元,这就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能够有效应对物价的上涨。另外,参保人去世,家庭成员还可以领到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不是血本无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