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上有着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中日两军在战场上都没有大规模围歼战的记录。国军就不必说了,长沙会战期间薛岳围歼了日军一个师团,这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围歼日军数量最多的一次记录。
日军在进攻国军的时候,打的基本上也都是击溃战,师一级军一级的围歼战也还算有,但是像是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大型围歼战却从来没有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抗日战争)
一、日军兵力问题兵力问题事实上一直都是日军的一个大问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之后,日军就一直都处于一种兵力紧缺的状态。以至于日军在全面侵华之前,就已经大规模的从台湾和朝鲜等殖民地招募殖民地公民加入日军之中。
其实纵观整个二战期间,日军的兵力始终都是少于德军的。
1939年日军的兵力大约为142万人,要知道当时侵华战争已经发动了两年了,日军的总兵力依然没有超过200万。抛去海军和驻扎在本土的部队,日军在中国的部队总数实际上可能仅仅只有几十万人。
(抗日战争)
在1940年的时候,德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但是日军的兵力依然仅仅只有150万上下。
德军兵力巅峰的1943年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部队,但是日军总数依然只有不到四百万。直到1945年,德日双方的兵力首次持平,均为700万上下。
但是当时日军已经处于强弩之末,部队数量虽然较多,但是大多都是预备役士兵,各种老人和小孩,部队中的朝鲜人比例更是越来越高。事实上在战争末期,日军中的精锐关东军都已经被大量的调集到了太平洋战场作战,留在关东地区的都是些新兵。
(抗日战争)
而在中国战场的几次大规模会战中,日军的数量也都是远远少于我军兵力的。
淞沪会战我军投入60万兵力,日军则仅仅只有20万兵力。徐州会战我军投入60万,日军24万。武汉会战我军投入110万,日军30万。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想要围歼敌人的军队,首先你自己的部队数量一定要高于敌军。但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始终不具备兵力优势,因此想要大规模围歼我军根本就是一种奢望,只要中国军队想跑,日军一定拦不住所有人!
(抗日战争)
二、赛跑没人能跑得过国军事实上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淞沪会战期间,国军最精锐战斗力最强战斗意志最高的部队,基本上就已经被日军全部歼灭。
淞沪会战期间也是我军伤亡比例最高的一次,60万部队损失了30万,但是在徐州会战同样是60万兵力也不过损失了10万上下。
这就是因为淞沪会战之后,很多国军编制几乎被打残,只能大量的补充新兵。这些新兵很多就是壮丁,根本就没有什么作战意志。第106师甚至在徐州会战期间,刚刚转进到徐州,部队中的新兵仅仅只是听到了几声炮响,几千的新兵就全部四散奔逃。
(抗日战争)
而很多国军将领本身也存有保存实力的思维,因此面对战斗普遍畏缩不前。《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曾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在抗战初期日军进攻山东期间,国军第一集团军各部甚至互相派出密探,探查友军的情况。
只要友军出现撤退的迹象,那么其他各部无论是否得到命令,立刻拔腿就跑。李宗仁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写道,在台儿庄会战期间,汤恩伯手下的中央军根本就不听他的指挥,虽然他数次命令汤恩伯部夹击敌军,但是汤恩伯就是屹然不动。
(抗日战争)
直到李宗仁下令,如果再不前进的话就按照韩复渠的前例法办处理,汤恩伯这才肯服从命令。而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国军中,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
甚至蒋介石自己也曾经说过,兰封之战中,国军十二个师面对不过五六千日军的时候,竟然全部望风而逃。
五六千人追着十二个师打,普天之下真是闻所未闻。
(抗日战争)
就这么个情况,你说日军有可能大规模围歼国军吗?
更别说重庆政府对于逃跑的将领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惩罚,当初老蒋不喜欢余程万,要把他当典型处理判死刑,但是也没有执行,甚至最后还被改判为有期徒刑五年,这更是助长了国军将领的逃跑风气。
三、国军打不了围歼战国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倒是始终都保持了兵力优势。但是国军的那点本事,根本就打不了围歼战。单单只是说装备和战斗力上,就注定了国军很难打围歼战。
哪怕是在长沙会战期间,薛岳依靠自创的“天炉战法”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师团,但是其实日军也没有被全歼。
(抗日战争)
甚至就连该师团的师团长,其实都逃出去了。但是要知道当时薛岳可是动用了7个师,外加各种游击队和民兵,总兵力共计十万余人。
十万人打一个师团,最后还没有彻底全歼,这还是在国军装备不算差,战斗力和士气都不算低的时候。
在艰苦的台儿庄战役期间,李宗仁的情况就更加艰难了,国军本来想要全歼濑谷支队,但是由于李宗仁指挥不动汤恩伯,最终濑谷支队也未能被国军全歼。这样一支互相掣肘,互相不配合的军队,想要大规模围歼敌军,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参考资料:
[1]庄和灏.医疗、训练与应征:抗战时期国军战力受制原因探析[J].历史教学问题,2020,(01):55-63+165-166.
[2]张箭,张堂贵.“二战”前和“二战”时期日军兵力规模考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9-25.